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贵州各稻区都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笔者在描述稻瘟病症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该病发生和流行的环境条件,进而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永发  王伦  刘东涛 《汉中科技》2010,(6):18-18,23
稻瘟病是水稻的一种主要病害,多年来在我地都有所发生,极大的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此,笔者就稻瘟病防治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3.
验证三珂植物增长素预防和减轻水稻稻瘟病发生的能力,测试三珂植物增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实际效果,为防治稻瘟病筛选生物制剂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4.
李丽 《科技信息》2013,(6):504-505
水稻是牛街镇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栽种面积在6500-7500亩,主栽品种有二优明86、文富七号、宜香3003。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温暖潮湿"型病害,水稻在菌源具备、品种感病的前提下,气象条件是影响病害发生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本文从稻瘟病的发生、发展条件方面,结合牛街镇实际,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分析探讨了稻瘟病在牛街镇水稻生产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供其他地区生产上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水稻感病基因型种质响应稻瘟病侵染的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规律和作用途径,以水稻感稻瘟病种质日本晴为材料,采用接种稻瘟病菌分生抱子悬浮液,24,48和72 h后提取叶片蛋白质,采用i 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稻瘟病胁迫下水稻叶片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稻瘟病侵染诱导了水稻幼苗叶片内涉及氧化还原平衡、防御、信号传导、糖和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光合作用,以及蛋白质代谢等代谢途径相关的53个蛋白质的表达量发生了改变.GO分析表明稻瘟病主要调控了植株体内细胞内平衡、代谢过程和蛋白质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稻瘟病侵染激活了活性氧代谢、防御,以及热休克蛋白等相关的途径,而抑制了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结合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的丰度变化结合它们可能的功能,描绘了水稻应答稻瘟病侵染的蛋白质代谢网络,有助于在蛋白质水平上了解其应答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水稻稻瘟病的危害、主要症状、病源、发病规律、发生条件和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特别杂交稻、优质稻和超级稻的推广,水稻病虫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搞好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对于培育壮秧、确保水稻丰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光照与稻瘟病发生有较大的关系,光照强度弱,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水稻抗性下降也宜发病。温度适宜,光照不足,再加上降雨多,田间湿度大,是导致稻瘟病大面积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水稻的7 个鉴别品种为材料,对可溶性水稻凝集素与水稻稻瘟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 个鉴别品种,不论抵抗或感染稻瘟病品种的稻胚凝集素都有较高的凝集活性(25~28),在SDSPAGE中都呈4 条带,且位置相同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可溶性水稻凝集素活性均测不到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表面结构检测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壁表面糖外被是半乳糖,可溶性稻胚凝集素是与N乙酰葡萄糖胺专性结合以上结果说明可溶性水稻凝集素与稻瘟病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10.
陈炳森 《广东科技》2014,(22):143-144
水稻为漳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经常发生各种病虫害,水稻病虫害防治意义重大。结合漳平市水稻病虫害的情况,即稻瘟病、病毒病、稻纹枯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分析了上述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特点,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舒旭 《遵义科技》2008,36(2):54
水稻是我省的主要夏季粮食作物。稻瘟病在我省频繁发生,对水稻产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其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但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当中有最明显的三个感病高峰期,即幼苗3—5叶期、分蘖期和抽穗初期。感病后不同程度的为害水稻的各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中后期主要的病虫害有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但近三年,我镇水稻病虫害较严重的是稻瘟病、稻飞虱。对稻螟虫,稻纵卷叶螟,利用频振式杀灯进行了物理防治。  相似文献   

13.
纵观我县晚稻稻瘟病发生史,80年代初以来,除1981年全县性大区域发生外,其余年份只局部发生。主要集中在西周、珠溪等老病区,这些地区几乎年年发生较重,特别自1991年以来连续四年重发,损失严重。 稻瘟病的发生与病菌生理小种类型、水稻品种的抗病程度及气候、肥料、土质等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以往对病菌生理的小种类型研究较多。笔者根据历年稻瘟病发生实际情况,试图以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生态学观点和方法划分稻瘟病生态型。以分析不同生境、不同  相似文献   

14.
尹凌丽 《遵义科技》2004,32(1):35-36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解决目前大田生产中防治穗颈瘟单一用药,无替换农药的问题,为新农药6%.丙多水分散粒剂提供详实的农药登记资料,去年在红花岗区稻瘟病发生区新蒲镇实施了6%.丙多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穗颈瘟小区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抗病品种性的强弱,一般有三种类型:抗病品种,感病品种,和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品种。凡水稻体内含有可溶性物质(如氨态氮一类物质)较少,而钾素含量较高的、或表皮细胞组织中特别是机动细胞的硅化程度高的,都不利于稻瘟病菌丝的侵入,表现高度抗病性。因此,这一类水稻对稻瘟病的抵抗力就强。但与此相反,如水稻体内渗出物含有丰富的氨态氮或机动细胞内硅酸的含量极少时,水稻茎叶嫩绿,组织幼嫩,有利于稻瘟病菌丝的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是世界水稻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也是研究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分子机理的模式系统之一.真菌分泌蛋白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分泌特性极有可能成为被宿主植物识别的作用病菌分泌蛋白,该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比较有限. 文章证明了稻瘟病菌分泌蛋白的存在并且检验了其中几个蛋白在其宿主植物水稻中的诱导因子作用. 通过同源基因的时空表达技术,表明分泌蛋白在稻瘟病菌中大量表达.其中两个在稻瘟病菌中的未知蛋白被测试出具有诱导因子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抗性基因Pi-km是稻瘟病抗性位点Pik上的一个主效抗病等位基因,由两个紧密连锁的具有独立功能的NBS-LRR类基因(Pikm1-TS和Pikm2-TS)组成,Pi-km基因介导的稻瘟病抗性需要Pikm1-TS与Pikm2-TS所编码的蛋白共同作用,而当只有Pikm2-TS或Pikm1-TS其中之一时,水稻则表现为感性。实验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km的Indel分子标记设计引物,对2012年62份长江上游国家水稻区域试验材料和97份2012年陕西省水稻区域试验材料进行Pi-km基因型分型研究,以期为稻瘟病抗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用75%稻艳WP进行防治稻瘟病的试验结果表明,75%稻艳WP 375 g/hm2对叶瘟防治效果不好,对穗颈瘟防治效果明显,防治效果优于40%富士一号EC,能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蔓延,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我区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以来,由于施肥水平和密植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有的地方稻瘟病的发生较为严重。其发病的轻重和损失的大小常因年份而有所不同,这里关系最大的是:发病地周围稻瘟病菌存在基数的多少,感病品种的种植以及栽培方法和环境因子等常能促进或抑制病害的发展。去年台州各地稻瘟病的发生较往年轻,其原因就是更换感病品种,适当施肥,改进栽培方法,强调合理运用水肥等。另外,七一年气候的干旱,也是稻瘟病减轻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广西科学》2007,14(1):58-58
稻瘟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疾病,由真菌病原体引起,多发于气候湿热的国家,其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可高达15%至30%。据测算,由于稻瘟病的危害,全球范围内每年减产的水稻足以养活6000万以上的人口。韩国首尔大学的科学家于2005年开始对稻瘟病病原菌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在对稻瘟病病原菌的2万多种变体进行生物学实验后,确定了病原菌的741种遗传基因,其中202种是病原性遗传基因。韩国科学家表示,他们今后将联合生物学、遗传学和电脑方面的专家,建立生物信息学研究体系,进一步分析稻瘟病病原菌遗传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人类更好地防治稻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