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13年中外女排重要赛事的统计和分析,对中外女排的进攻方式、结构比例和效果等进攻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揭示了中外女排在进攻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并对中国女排主要对手的进攻特征和优势进行了重点解析,从而为中国女排今后进一步提高进攻质量,限制主要对手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世界高水平男女排在比赛中能合理选择和运用进攻战术打法以及预测女排进攻战术打法发展趋势,对男女排进攻战术打法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技战术统计法,对第三十一届里约奥运会男排和女排的最后8场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排和女排运用的进攻战术各不相同,女排强攻和快攻的运用明显高于男排,男排在立体攻的运用明显高于女排;各种进攻战术运用的主要进攻打法也不完全一致;男女排进攻区域结构不一致,男排在3号区和1号区进攻的概率明显大于女排,而女排在2号区和4号区进攻的概率明显大于男排;世界女排进攻战术打法应增加强攻进攻点,拓宽快攻与平快掩护攻运用机会,增强组织立体攻的战术意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1997~1998年度甲A女排联赛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甲A女排立体进攻战术运用的现状,描述了构成立体进攻战术打法主体的后排进攻战术优势和立体进攻实战运用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女排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94~1998年全国大学生第10~13届"兴华杯"和1996年全国大学生女排赛的技术统计与分析,总结出我国大学生女排进攻中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对策,为提高大学生女排运动队的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对巴西、美国女排2场8局比赛的进攻战术效果进行统计,运用数据、百分比对比等方法,分析研究中国女排在强攻、快攻、后排攻与巴西、美国女排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对中国、巴西、美国女排进攻战术项群结构进行检验分析,为中国女排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2010年女排世锦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外优秀女排主要进攻队员的比赛外部负荷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索国内外优秀女排进攻队员外部负荷的强度,找出差距.  相似文献   

7.
通过把进攻、拦网、防守转换成联系数中的同、异、反,定量地分析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女排前8名参赛队的技术状况,并与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分析对照,指出了中国队与其他女排强队的差距在于缺少主动进攻。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排球水平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立体进攻已成潮流的当今排坛,接应二传在一支队伍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世界不少强队不仅在进攻体系上围绕接应二传布置,就连防守体系也按这个位置展开.笔者对2010年女排世锦赛中中国女子排球队与世界优秀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了接应二传在进攻过程中总体的进攻效果以及在不同位置的进攻效果,并将中国队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与其他3个国家的接应二传在扣球、拦网和发球的进攻效果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本次世锦赛上我国与世界优秀接应二传进攻效果的比较分析,可以从中发现我们的不足,为今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拦网是排球比赛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第一道进攻线.现代排球比赛中网上精彩激烈的争夺战就是扣球与拦网这一对矛盾的展开,通过对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参加的11场比赛拦网效果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国队与欧美球队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是有效拦网方面差距明显.将中国女排与11支球队在拦网技术上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对后排进攻的拦网训练;着重训练双人拦网技术;提高对3、4号位进攻的单人拦网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李明智  辛伟  国梁 《科技资讯》2006,(29):169-169
目前,在国内外高校对此项目的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中,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女排比赛中后排进攻必将成为一种主要的进攻手段。伴随着我省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女排后排进攻也终究会被运用到比赛中。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现场观察、录像回放、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各场比赛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提炼出中国女排夺冠制胜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女排8场比赛合计进攻次数922次,有效进攻得分次数398次,成功率43.17%,进攻效率达到31.34%.在8场比赛中只有3场发球得分超过对手,显示出中国队发球技术实力不够稳定;而拦网技术表现稳定,整个8场比赛中中国队只有两场拦网得分少于对手,拦网得分与失误减少成为中国队里约奥运夺冠的重要因素之一;主攻队员得分219分,占比55.03%;副攻队员得分199分,占比24.87%;接应队员得分67分,占比16.83%.朱婷的得分能力突出,个人得分158分,占全队总得分39.70%.建议进一步弘扬女排精神,树立良好队伍竞技风貌,加强女排后备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技术训练效果与战术布局效率,完善国内女排联赛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统计方法,对中国女排在第九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对世界其它女排前后排进攻进行统计,得出结论: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是对付欧美高大强攻的最有力的武器,始终保持前排三人的进攻,仍是女排的发展趋势;采用四二配备,更有利于发挥快速多变的战术需要.古巴女排二、三年后,依然是世界冠军的最有力的争夺者.  相似文献   

13.
以第30届伦敦奥运会排球比赛八强为研究对象,分析男排和女排比赛进攻战术运用方式的结构特征,得出以下结论:男排进攻战术类型运用的次数多,强攻打法、快攻打法、平快掩护攻打法和立体攻打法与女排结构不一致;男子的扣死率高于女子,女子快攻运用较多且打法种类较多.世界女子排球运动越来越趋于男子化,男子排球目前战术运用现状将是女子排球战术发展的趋势,因此女排在以后的战术训练中应向男排看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把集对分析(SPA)的同、异、反态势引入到2003年"瑞士女排精英赛"四强扣球效果的分析,指出中国女排在这一环节上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女排自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失利后水平正在回升,在2号位的扣球效果明显,但在强攻和后排进攻上与欧美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并提出了提高扣球成功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阐述了新组建的中国女排与古巴女排比赛中网上实力的强与弱。扣死率和拦死率高于古巴女排,进攻分布偏重四号位和二号位,三号位扣死率与古巴女排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与老发排在扣死率和拦死率对比,新女排扣死率高于老女排,但拦死率低于老女排,并有差距;就如何加强网上实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接发球、一攻及扣球是排球运动中的三项重要技术,其技术运用效果的好坏对比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2013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中中国队的五场比赛进行现场统计,并将双方接发球、一攻以及扣球的数据录入spss,对比分析各支球队的技术效果,以期为中国女排以后的训练、比赛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队4号位高点进攻效果较好,但接应进攻能力及接发球能力较低,因此中国队今后在继续发挥网前高点进攻优势的同时,不断提高队员的接发球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3-2014全国女排联赛决赛的比赛录像,对联赛决赛中浙江和天津的三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根据两队发球、进攻、拦网和失误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情况和专家评论得出结论,并总结分析了浙江的夺冠因素,根据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女排队伍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最终累积4负1胜,排在6支参赛队伍的第5位.通过对参加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与荷兰、巴西、俄罗斯、德国、日本五队五场比赛得分情况的比较分析,发现各队得分多少依次是一攻、对失、防反、拦网、发球;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从进攻能力,拦网成功率,发球质量等方面分析了此次比赛失利的原因,中国队在整个比赛中失误过多,而过多的失误又是导致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女排二传手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 数理统计法, 分析比较法对97~98、01~02年全国女排甲A联赛和第26、27届奥运会女排二传手的身高、年龄以及国内二传手的技术情况的分析, 目的为了了解目前我国女排优秀二传身高、年龄是否有差异, 以及了解我国女排二传的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女排二传的年龄与世界优秀球队没有差距, 而身高与世界强队相比偏低, 二传手传球方式以站立传球为主, 跳传为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录相观察统计,本文对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147个进球的进攻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射门区域全部集中在前场,尤其是在罚球区内为主要射门区域.射门的主要手段是直接射门和接运射;最后一传主要集中在前场区域,其前场区域助攻又以前场中路为主,助攻主要手段是接运传、直接传;进攻发展经历的主要区域是中边路,阵地进攻是进攻组织主要手段;发动场区主要在前场,发动主要手段是抢断.射门前5次连续传球是个临界点,随着传球次数的增加进球数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