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强调中国文化修辞学的伦理性的重要性,重视修辞的得体性原则和合作精神,重视语言交际中的礼貌态度和礼貌语言,并对得体性原则等谈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以模糊修辞理论为基础.结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广告语中模糊修辞所发挥的多方面的、积极的语言功能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指出模糊修辞能使人们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时更为合适得体.  相似文献   

3.
合作原则是言语交际的重要准则,但交际中有意背离合作原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实际言语交际中,诸多因素导致合作原则的背离,如得体及修辞等。本文试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索振羽的得体原则互为益补的角度谈古典巨著《红楼梦》中修辞格的运用及其所实现的话语功能。大量修辞格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该巨著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论述了跨文化口头交际的得体性问题。得体性是在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最高原则,违反了得体性原则,就会导致交际失败。交际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中英文化不尽相同,因此,交际双方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在交际中因境而言,切合题旨,合乎礼俗,适应对象,切合语体,才能使言语既正确又得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作者对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的系列论文之一。文中对诞生于本世纪初的中国现代修辞学作了历史的回顾,指出其得失。考察了提出修辞得体性原则的历史背景与人文内涵,并指出修辞的得体性原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修辞学的回归,是跨世纪的转向。在跨世纪转向之际,中国修辞学者应考虑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辞学乃至语言学派或流派。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语用学、言语交际学和修辞学关于言语得体的研究成果,分析构成言语得体的主要因素,指出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言语得体需注意五个因素,并从语用学、修辞学和言语交际学三个层面分析外语教师要做到言语得体需遵循的原则,即言语的正确性与准确性、纯洁性与健康性、丰富性与简洁性、逻辑性与生动性、说服性与有效性、适应性与浅显性。  相似文献   

7.
李咏梅 《科技信息》2008,(32):179-179
言语得体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违反了得体性原则,就会导致交际失败。本文对影响跨文化交际得体性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言语得体性的策略,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总是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只有切合语境的言语交际才是得体的.得体的言语交际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得体性原则是语言交际的最高原则.<红楼梦>中的人物都非常善于根据语境选择不同的话语,王熙凤和平儿的言谈是其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随着言语交际学的兴起与发展,礼貌语言的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言语交际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言语交际的效果好坏,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礼貌原则的掌握和运用.本文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由汉语语言现象入手,借鉴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对言语交际中应遵循的礼貌原则及其运用这一课题作了些探讨.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基本特征:依次为得体性、谦恭性、亲密性、高雅性、策略性.  相似文献   

10.
模糊修辞学研究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如何选择语言材料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和提高语言表达力的一门语用学与修辞学的交叉学科。由于模糊语言特有的表现力,模糊语言运用得当可使言语得体并产生委婉、含蓄和幽默等语用效果。语言模糊修辞功能表现在维系人际关系方面,还具有亲和功能、满足功能和调节功能等。  相似文献   

11.
王颖 《科技信息》2013,(5):226-226
本文从语音,词汇,修辞、句法和非言语五个方面分析新闻英语导语的结构及其交际功能,阐述电视英语新闻导语在使用上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在交际功能上倾向于听话人的"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修辞学的“得体”观,体现出语言表达对社会文化背景(即大语境)的关注。其实,任何一种修辞观的出现都不应是孤立的,它既是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对语辞修饰的要求.同时又与传统的修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系的依据就在于文化的传承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心理的积淀。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诗三百》所代表的“和美中正,适度中节”的精神是最具典型意义的。考察吕叔湘先生对“适度”与“恰当”原则的论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化精神的积淀。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系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言语或非言语交际行为,它在国际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文化上的差异,在交际行为中产生语用失误并造成交际障碍和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语用策略的选择势在必行.本文从言语交际的礼貌得体本质、语用策略选择的"面子"理据和语用策略选择的文化属性特征三个方面对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做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数词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计数,但在言语交际中和文学作品中,数词具有模糊性、兼类性的特点以及语言上的修辞功能,同时它还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修辞就是对自然语言实行控制.言语的可能性空间是广阔的,言语控制包括表达方法和语言材料的控制.人人都有控制言语的能力,言语控制的目标为“满意”.二、言语控制的主要方式有:言语的内反馈控制、负反馈控制、随机控制和正反馈表达.三、言语控制与修辞学研究.言语控制的模型有三种,即修辞实例、修辞格、语体,分别为微观研究,功能模拟和宏观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口语导游辞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语体,其修辞主题在具有口语修辞的动态性特征的同时又具有书面修辞的静态性特征。导游员角色二重性的特点决定了他所使用的言语的修辞方式具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复合性特征。从导游言语辞格频度分布次序来看,由于景观类型的内涵不同,因而其导游言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导游言语的取向比较明确,可以预设。文化景观的导游言语的取向具有综合性、不可预设性。  相似文献   

17.
修辞的目的在于提高言语表达的社会效果,使言语接受者乐于接受,产生共鸣。检验修辞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言语接受者的心理认同度。易懂、易记、易感是言语表达的基本原则,也是提高言语表达社会效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人际修辞是双向交流中追求理想交际效果的言语行为。人际修辞的基本原则包含:定位原则、诚信原则、尊重原则、情感原则与谐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集中探讨最佳修辞效果的评估原则和评估标准。认为原则主要是得体性与相对性;主张持既以说写者也以听读者为基点的主客观相统一的标准,并从信息论角度提出“反馈即是效果”的基本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的分析,阐述了故意使用间接语言的现象,并对礼貌策略的文化特征与语言使用间接性的关系进行了简单剖析,最后强调了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