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黃耀會 《科学通报》1959,4(13):428-428
作者曾报导了四圜素和脫水四圜素的合成途径。我們拟定的另一合成金霉素及脫水金霉素的途径是从2-氯5-甲氧基苯乙酮(Ⅰ)的Stobbe縮合开始。以所获得的β-乙氧羰基-γ-(2-氯-5-甲氧基-苯基)Δ~(β,γ)戊烯酸(Ⅱ)环化成β-萘甲酸的衍生物后,还原为醛(Ⅲ),再經一次Stobbe或Perkin縮合或其它反应,氢化,环化后可期获得(Ⅳ),然后再构造A环。显然,从(Ⅳ)合成脱二甲胺脱羟脱水金霉素(Ⅴ)不过是一般常規实驗而已。至于合成金霉素本身则可先将(Ⅱ)內酯化,破环后可期获得烷氧基酸(Ⅵ),經上述一系列步驟,最后可期获得金霉素。  相似文献   

2.
王補宣 《科学通报》1955,(12):52-52
苏联所建成的、全世界第一座原子能發电站的运行成功,正愈來愈顯著地促使人類在利用自然能源方面出現新的高潮。經过科学家們勘探和研究的結果,巳經初步確定現有鈾矿和釷矿所能供应的原子動力將超过一般燃料 (煤、油和天然煤气) 资源所能生產的動力總和工10—20倍。所以,人們对原子動力的意义和它的經济價值現在有了新的估價。例如,美國“供暖、管道和調气”雜誌1955年2月号曾載有这样的報導:最現代化的巨型烧煤电廠的建造费用为平均每千瓦163  相似文献   

3.
彭瑞伍 《科学通报》1963,8(9):56-56
惰性气氛下Cu和Ti在熔融碱金属卤化物中的溶解現象早已为人們所发現。关于金属在熔体中的溶解机理有下列三种說法:(1)Stern証明Ag在NaCl熔体中的溶解,主要是化学相互作用,即Ag+NaCl=AgCl+Na°;(2)Straumanis认为Ti的溶解应該有氧参加,即Ti+4NaCl+O_2=TiCl_4+2Na_2O;(3)发現Cd在NaCl—KCl熔体中以原子状态存  相似文献   

4.
張聞迪 《科学通报》1959,4(21):736-736
H.Yagoda等在研究宇宙綫重原成分与核的相互作用时,发現了一些4級及2級的級联蛻变事例。单就这些个別的事例来看,它們在各次碰撞(蛻变)间的平均射程比应有的平均自由程λ小很多倍。例如:λ/为19.8,6.1,18.1,6.9等。因此若把这些事例认为純粹是由于偶然的机遇产生的話,則它們出現的几率根据上述数值計算約为10~(-6)—10~(-7)。因为这一几率很小,所以称它們为反常事例。人們曾經提出一些假想来說明这些事例的产生。例如,认为共初級的重原成分可能是“反物貭”等。同时因为这些事例中粒子的能量都很高,每一核子平均能量約为19—500 Bev.,所以也认为核相互作用截面有随能量增加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夏雨人 《科学通报》1959,4(13):425-425
云雾,特別是降水,对国民經济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設有密切的关系。去年,在党的領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我国开展的人工控制天气的工作,特别是人造雨工作,仅在几个月內,就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云雾降水以及与它們有联系的大气物理現象;一直到現在还有許多問題不清楚。現在世界上研究云雾及降水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1)天气学的研究方法:就是由气象观測員的观測,利用各种天气图分析等来預报云雾降水。这些方法在我国是比較熟悉的。 (2)高空气象的研究方法:这里包括无綫电控空仪、气球、各种系留汽球、飞机及雷达探測等,其中,飞机及雷达探測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第四纪时期气候演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培华 《科学通报》1963,8(1):34-34
中国第四紀时期的气候演变,长期以来吸引着国內外地貭、地理、古生物和土壤学者們的注意。由于对有关事实的性貭看法不同,引起了不断的爭論。如以李四光教授“华北近代冰川作用遺迹”一文为爭論起点的話,則已进行了四十年。現仍在继续着。  相似文献   

7.
蔡潤生 《科学通报》1959,4(23):795-795
Ⅰ制霉菌素A-94及其产生菌的生物特性制霉菌素(Fungicidin)又名Nystatin或Mycostatin,为Hazen和Brown最初发現的抗真菌抗菌素。該抗菌素在1956年开始临床应用,証明对念珠菌引起的胃腸炎、阴道感染,以及由于长期使用广譜抗菌素所致的念珠菌病的預防和治疗有良好的效用,并且不产生副作用。另外制霉菌素可作为实驗室內細菌培养及組織培养的防霉剂。在农业方面用于真菌性植物  相似文献   

8.
曹日昌 《科学通报》1959,4(10):309-309
一、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心理学以意識为研究对象。“世界上存在着观念的現象与物貭的現象”(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义)。这两种現象的关系如何,是哲学研究的根本問題。对这个問題,不同陣营的哲学家給过三种不同的回答。二元主义者认为物貭和观念(意識)有不同的起源,它們一开始就是并存的、对立的;唯心主义者以为观念是原本性的东西,物貭是由观念派生的,不同形态的物貭只是观念的不同表現;唯物主义者则肯定物貭是第一性的,意識(观念)是第二性的,意識是物质发展到高級阶段所产生的,意識是物貭現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黄文魁 《科学通报》1957,2(2):49-49
3,6-二硝基-9-对硝基苯二苯并碘六圜鹽(Ⅴ)、3,6-二氰基二苯并碘六圜鹽(Ⅵ)及3,6-二础基二苯并一对氧碘六圜鹽(Ⅶ)的合成及其性質  相似文献   

10.
叶篤正 《科学通报》1960,5(1):23-23
关于西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的影响,一直是我国气象工作者們所注意的問題。解放初期在記录較少的情况下,我国一些气象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他們对高原在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其中一些看法到現在还是有实际意义的。近年来由于高原上的記录,尤其是高空記录不断增多,使得人們可以对高原及其附近的环流进行更仔細的分析,因而发現了許多新的事实。有些事实修改了过去的一些看法或观念。在这里,我們将近年来我国气象工作者在高原上所发現的一些重要事实以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59,4(4):118-118
海洋地质學是一門新近才发展起来的年輕的科学,它既需要地质学的知識,而又需要海洋学(如海流、波浪、潮汐)方面的知识。自从开始了海上航行,人們就注意了海底的地形(深度)和底質(海底表面的現代沉积物)。然而,这只是把它們当做为航海服务的一个因子来考虑的。十九世紀中叶,由于大西洋北部漁捞事業的衰退以及在大洋里舖設海底电线的需要,許多国家都觉得有进一步詳細地調查研究海底地形及底质情况的必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潛水艇的大量应用,漁捞事業的发展,以及对新的矿产基地的迫切要求等,就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陈荣耀 《科学通报》1959,4(15):484-484
近二十年来,各国在基本有机合成工业中应用乙炔和炔类化合物已有很大发展,并且将随乙炔生产方法的改进、利用乙炔新合成方法研究的展开,以及人們对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要求而日益扩大。現在乙炔在基本有机合成工业中,主要消耗在生产氯乙烯、氯丁橡胶、丙烯腈、乙酸乙烯、丙烯酸酯、乙醛、丁二烯、含氯溶剂及其他如乙烯、丙酮、乙腈等。第二次大战后公开了德国利用乙炔的广泛研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这些研究虽已有部分导致大規模生产,但有不少仍在发展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刻的研究,然而已显現出了它們巨大的潛在力量。在这些研究中,首推乙炔在压力下的化学反应有最大意义。乙炔在压力  相似文献   

13.
趙九章  傅承义 《科学通报》1959,4(18):603-603
一地球物理学是以物理学的原則和方法来研究地球整体及其組成部分——地球本体、大气和海洋——的性貭、状态及在其中发生的自然現象的物理过程的一門科学。很早以前,自然現象就为人們所注意,我国古代科学家对于地球物理并有了不少的貢献。最早的地震历史記載可追溯到公元前1189年,或者更早。世界上第一架地震計在公元132年就已出現。汉代已发明測风向和雨量計。公元724年,僧一行等已測出子年綫一度的长度。在11世紀以前,中国人就已知道地磁偏角并发明航海指南針。明永乐年间(1424年)  相似文献   

14.
呂犹龍 《科学通报》1959,4(16):511-511
根据現有关于半导体,特別是閃鋅矿族半导体电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实驗材料,可以告訴我們这样一个概念:半导体是一种具有共价键(大多数半导体)和飽和原子价的物貭。对具閃鋅矿結构的半导体有意識的研究,首先是在苏联开始的。高留諾娃在从事由約飞院士建議的关于灰錫的研究中,发現在低溫条件下,白錫轉变为稳定的灰錫可借助于InSb或CdTe作为“引发剂”而实現。于是在1950年即使她們确信:按格里姆(H.G.Grimm)及索末菲(A.Sommerfeld)規則形成具閃鋅矿結构的化合物,不仅在結构上与Ⅳ6族相似,且在原子间的化学鍵型間  相似文献   

15.
金国章 《科学通报》1959,4(21):737-737
延胡索素乙(簡称乙素)是中药延胡索(Corydalis ambigua)有效成分之一,有关的化学工作在1928—1936年间已有研究,其結构式确定为四氫巴馬汀(dl-Tetrshydropalmatinc)(Ⅰ)。乙素的药理作用虽然有人研究过,但是它的鎮痛作用为我們首先发現,其鎮痛指数比延胡索素甲、丑为高,并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它对麻醉猫或清醒家兔血压和呼吸的影响要比吗啡类鎮痛药为輕微,对高級神經活动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这些資料都說明乙素是一个有价值的中枢抑制剂。为了便于过渡临床試用,故进行有关的毒性研究,并进一步对乙素的中枢神經系統的药理作用作了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杜潤生 《科学通报》1959,4(19):619-619
一勇敢、勤劳而智慧的中国人民曾經創造过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产生过很优秀的古代的科学家。出国天文学家关于岁差、岁周期、日月蝕的研究都比欧洲天文学家早得多。紀元前403—221年的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发現了物貭的磁性。在第五世紀,我国数学家定圆周率值为π=355/113,准确到七位数字。十世紀时,我国已制成火药。宋代(十——十三世紀)制成了世界最早的利用噴射气流获得反作用力的火箭。医生华陀在第三世紀时就利用麻醉术进行了一些复杂的外科大手术。不胜枚举的例子表明,古代中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文化會有过光輝的貢献。但是,当世界現代科学不断前进的时候,我們落后了。人們知道,从十七世紀起,現代科学在产业革  相似文献   

17.
李四光 《科学通报》1964,9(9):760-760
尊敬的各国貴宾們,朋友們、同志們: 1964年北京科学討論会現在就要閉幕了。經历了11天的討論会开得很成功。这是来自四大洲44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团結合作、共同努力的結果。請允許我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热烈祝賀这次会議的成功,并向各国科学家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1964年北京科学討論会是四大洲科学家第一次胜利的会师大会、团結大会。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爭取和維护民族独立、建設自己的祖国、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共同愿望,把我們紧密地团結在一起。通过学术活动,各国科学家們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加強了友誼。  相似文献   

18.
郭郛 《科学通报》1964,9(1):66-66
昆虫的雌雄两性在羽化后常常生活在一起,人們都认为,雌雄两性生活在一起的主要作用,是获得交配、受精的机会而产生后代。通过最近两年的观察与試驗,我們初步发現,雌雄飞蝗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19.
黄文魁 《科学通报》1977,22(7):303-303
作者曾经报道过:3,6-二硝基二苯并碘六圜盐(Ⅰ)以及3,6-二硝基-9-对硝基苯二苯并碘六圜盐(Ⅱ)等与碱作用后生成鲜明的有色物质。这些有色物质的溶解度性质与碘盐迴异。有色物质易溶于乙酸乙酯、吡啶、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而碘杂环盐(Ⅰ)、(Ⅱ)等则表现盐类的典型溶解度性质,一般难溶于有机溶剂而溶于热甲酸、热水中。测定了碘杂环(Ⅰ)和(Ⅱ)硫氰酸盐(X~-=SCN~-)在吡啶中的紫外-可见光谱,表明碘  相似文献   

20.
刘有成 《科学通报》1964,9(1):62-62
近几年来,合成具有共軛体系的聚合物的研究受到很大的注意。苯乙炔的聚合物,在共軛双鍵的主鏈上带有苯环支鏈,引起了人們特別的兴趣。苯乙炔的聚合曾經利用热聚合、自由基引发剂、Ziegler型絡合催化剂等方法实現。所得到的聚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