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总结锁定接骨板对胫腓骨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胫腓骨骨折,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其中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13例,并有25例骨折病人进行了6~18个月随访。分析采用Jonher-Wruh评分标准.结果所有骨折患者中愈合优为19例,良3例,中3例,差0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有1例出现近端锁钉断裂,但未影响骨折愈合,无锁定接骨板弯曲及断裂,未出现小腿筋膜室综合征,无术后感染.结论锁定接骨板治疗胫腓骨骨折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全长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24例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60(146.5)min,术中出血量150~320(230.3)m L。住院时间12~24(18.7)d。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5~24(18.5)周。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7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5.8%;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5.8%。结论微创接骨板技术是治疗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组织剥离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肿痛轻、骨折愈合快,具有明显的临床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Neer分型二部分、三部分及2例四部分共33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早期关节康复锻炼,术后对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进行随访评估。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15~32周),按neer评分评价疗效,优良率90.91%;结论: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掌侧Barton骨折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Bart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19例闭合掌侧Barton骨折,所有病例均为手法复位失败者.均采用掌侧人路,使用普通接骨板12例,国产锁定接骨板7例.结果19例在6~18月后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X线片示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程度好.综合评分优17例,占73%;良2例,占23%.优良率达100%.出现环指伸肌腱卡压1例,取出此螺钉后症状消失.结论桡骨远端Barton骨折采用掌侧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可以较好地维持骨折复位,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复杂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复杂长骨骨折52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利用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复杂长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及风险小,能满足早期功能练习的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模拟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使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突出,固定优秀,患者早期能够接受功能锻炼,促进其康复,并发症少,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探究镁合金与钛合金材料在治疗骨折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同异.采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的方法:首先通过ANSYS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并根据接骨板表面应力分布特点确定应力敏感区域位置即应变片贴片位置,然后对贴片位置应变进行预测,最后运用电测法测定镁合金接骨板和钛合金接骨板在治疗骨折过程中测点应变值,来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在单一轴向载荷下,股骨内侧一般为压缩,接骨板侧(股骨外侧)一般为拉伸,镁合金接骨板与钛合金接骨板各测点的力学规律基本一致.且随着骨折的逐渐愈合,股骨内侧的应力逐渐增大,而接骨板上应力一般具有减小的趋势.故镁合金接骨板与钛合金接骨板在治疗骨折过程中具有相似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6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评分)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NEER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与NE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恢复肩功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内固定术是最为常见且有效的骨折治疗方法,接骨板是临床中常用的内固定植入物。由于骨折愈合需要一定的力学刺激,接骨板的刚度既需要满足骨折复位稳定性的要求,又需要使断骨在愈合的过程中承受合理的力学刺激,因此,接骨板的结构设计对骨折愈合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骨折复位和愈合的评估方法入手,综述和分析骨折复位稳定性、骨愈合和骨重塑效果的评估分析方法,总结出接骨板结构的基本设计要求;进一步针对接骨板结构的设计方法,对现有接骨板的结构形式、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设计出能更好满足骨折愈合需求的接骨板结构提供参考;最后针对现有接骨板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理想接骨板的设计思路和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PHILOS)经前外侧入路使用经皮微创技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同侧肱骨中上端骨折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25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同侧肱骨干中上段骨折,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1~72岁,平均为61.5岁.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改良穿针外固定架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2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改良穿针外固定架治疗组49例,锁定钢板治疗组43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随访3~16个月,两组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按Harris标准评定两组关节功能,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9.79%,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0.6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并发症2例,锁定钢板组并发症4例。结论:改良穿针外固定架较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改良穿针后固定可靠,能早期下地扶拐行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需再次手术取内固定;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适合于无严重合并症的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2.
邹惠平  宋勇  胡德炜  李新忠  魏琴 《江西科学》2012,30(5):617-619,651
评价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奉新县人民医院使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24例,四部分骨折6例。随访评定包括X线片、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43例患者获得平均15个月(8-24个月)临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3.5个月(1.5-6个月),无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优18例,良21例,可2例,差2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粉碎性骨折和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femul plate,LPFP)与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rox-imal femur nail,PFN)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82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2例采用LPFP、40例PFN进行治疗。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LPFP组与PF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上高于PFN组。LPFP组较PFN组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LPFP较PFN具有切口长、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及术后并发症较高的缺点,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应慎用,推荐PFN。但对于髓腔过小、股骨生理性前弓曲度过大的患者LPFP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WO技术)经前方微创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2年3月我科室运用MIPO技术治疗17例粉碎肱骨骨折(AO分型:B型10例C型7例),所有病例均采取闭合牵引复位,经肱骨前方肌肉隧道置入LCP板,C臂机透视力线满意后固定,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术后随访18-24月,平均21月,骨折4-6月均一期愈合,平均5个月愈合。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术后10周完全恢复,1例患者因合并肱骨近端骨折,钢板位置较高,发生肩峰撞击综合症,物理治疗后好转。按Neer评分,肩关节活动优9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运用MIPO技术经前方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供破坏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无需暴露桡神经,这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阴式子宫肌瘤核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对比,探讨二者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40例(治疗组)及同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的患者4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治疗效果和术中情况、术后恢复状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情况,治疗组为(66±21)min、(336±73)ml、(37.8±0.5)℃;对照组为(62±24)min、(314±84)ml、(38.6±0.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术后排气时间(18±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0.5)d ,平均住院费用(5200±315)元与对照组(32±6)h、(5.8±0.6)d、(6450±460)元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收集资料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腹痛、不规则流血、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比较,两者均为微创手术,阴式手术更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结论:两种微创手术因阴式手术不开刀、无腹部瘢痕,恢复快,价位低,深受广大患者及医生的青睐,是微创手术中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总结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21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附件手术(包括卵巢囊肿剥除、输卵管积脓附件切除、异位妊娠手术)的术后恢复情况。按是否放置腹腔引流与否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切口(引流口)疼痛、肩部和(或)上腹部胀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情况、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引流组切口疼痛感高于非引流组,引流组术后肩部和(或)上腹部胀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情况、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非引流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葡萄胎吸宫术中的宫颈扩张和镇痛效果。方法将26例葡萄胎患者按观察组16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1次/12h,共4次,总量200 mg后行吸宫术;对照组10例直接行吸宫术。结果观察组宫颈评分提高≥5分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观察组服药后宫口可容7-8号扩宫器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P〈0.05);观察组吸宫术中术后疼痛评分≤2分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二次清宫术人数为31.25%,与对照组的3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葡萄胎术前应用能促进宫颈成熟,减少手术疼痛。  相似文献   

18.
探讨皮下内置外架(Internal Fixator, INFIX)系统微创治疗Tile C1、C2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应用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新鲜Tile C1、C2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骨盆后环损伤均采用骶髂螺钉固定,根据骨盆前环固定方式分为INFIX组和钢板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前环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后应用Matta放射学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定骨盆功能。结果表明:INFIX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钢板组(P<0.05);术后2 d、1周、1个月INFIX组VAS明显低于钢板组(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疼痛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Matta放射学标准评估INFIX组优良率高于钢板组(P<0.05);末次随访骨盆Majeed功能评分INFIX组优良率与钢板组相似(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