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起源     
王文清 《现代化》1990,12(7):38-39
  相似文献   

2.
周俊 《世界科学》1997,(10):31-34
自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倡导"自生论"以来,人类关于生命起源的认识与研究一直都在不断深入和发展。纵观历史,可见其发展既有持续性,又有阶段性。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或学术争论之后,往往又有个突破性发展时期。学说之争关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问题,人类历经200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到目前仅流行的学说或观点就不下数十种。但如果从学说或理论方面来概括,所有这些理论或学说又都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主张地外起源的"宇宙胚种论";一是主张地表起源的"化学起源说"。从根本上来看,…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几年里,有证据表明铁氧化物的重要价值在几百万年前的生物系统内就得到了利用.四氧化三铁(Fe_3O_4)在许多种细菌中存在,针铁矿[FeO(OH)]可以强固帽贝的牙齿,铁蛋白即[Fe(OH)_3]作为铁的储存物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生物学的磁性铁无机物仅能在地球表面的通气性良好的液态部分,例如淡水或海水细菌中才能找到.但是上一期《自然》杂志报道,法斯宾德(Fassbinder)等人从土壤中发现了大量的磁性细菌,他们甚至认为,在当今的土壤中也存在着由这些磁土壤细菌所产生的磁性材料(它们就是以前被认为是"无机物"的来源),虽然有一些仍然是细胞内的材料,但是大多数都是独特的"化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认为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水、阳光(能量来源)和氧气。显然,太阳系中符合这些条件的行星和卫星少之又少。地球之外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火星是固体星球,有着稳定的运行轨道和恰当的体积,离太阳也不太远,因此人们认为火星上的温差范围非常适合液态水的存在。然而,火星上缺乏氧气。  相似文献   

5.
早期的地球并不是生命的伊甸园,没有清澈湛蓝的海水,没有动物和植物,那么,生命是如何在地球上出现的呢?  相似文献   

6.
朱华 《科学》1991,43(1):52-53,11
  相似文献   

7.
8.
地球原始有机圈与生命起源同源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俊 《世界科学》1993,(2):21-23
  相似文献   

9.
探索地球生命起源的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7月,在法国奥尔良附近,罗亚河畔高大雄伟的城堡──钱博宫的中央大厅里,举行了3年一次的会议──第11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大厅里有一道华丽的双螺旋楼梯上升到平展的屋顶。这太适合于国际生命起源研究协会(ISSOL)的盛宴了。因为没有双螺旋的DNA和RNA分子,生命就不复存在。将近300名科学家,包括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了这次大会。他们共同致力于解决生物分子最先出现之谜,以及它们如何进化成为自我繁殖的细胞──随着生命可能以某种形态在火星上发展过的线索,重新增加了问题的紧迫性。提前了生命出现的年代ISSOL会议…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美国《科学》杂志创刊125周年,该刊以出版专辑这种特别的方式进行了庆祝活动,引领读去思考“什么是我们还不知道的”科学之谜。据《科学》编辑部的介绍章,他们先是请编委会、编辑人员和读提出能反映重要知识空白的问题,这些问题应是科学家们试图在今后25年内加以回答,  相似文献   

11.
石磊 《世界科学》2009,(3):10-10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09年年会的主题——“我们的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和未来”——使人想起今年是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诞辰200周年、《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纪念年。150年后,重新理解当年使达尔文着迷的进化过程和机制,仍旧是热门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3,(12):10-10
就像许多宗教所言一样,一项研究指出,生命的起源可能真的是始于黏土。来自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和麻省综合医院的研究小组称,他们发现黏土中的某些成分是生命形成初期的核心物质。特别是一种名为蒙脱石的黏土混合物质不仅可帮助形成脂肪包以及液  相似文献   

13.
生命从何而来?看来这个问题可能要由天学家来作答了。  相似文献   

14.
从蛋白质到原始生命吴继星编译生命是偶然出现的,还是由确定的化学步骤所引导的?生命从低等、单细胞的形式进化到高等而复杂的生物体的概念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了,至少从科学的观点来看,不过是一种似乎有理的假定而已。进一步的说,现在生物化学和遗传学进展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5.
16.
今年 3月 ,来自各地的行星学家聚集在位于休斯敦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 ,讨论关于太阳系中的岩石状 (和冰状 )物体问题。他们讨论的客体既包括像尘埃这样的微粒 ,也包括像地球这样含有陆地的行星。关于火星的问题 (包括像火星上的溪谷和分层的沉淀物是否是由水形成的 )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同时 ,因为在来自某些行星的岩石上发现了细菌 ,所以有人还提出了关于星际旅行的前景问题  相似文献   

17.
周俊 《世界科学》1997,(8):13-16
1993年,笔者曾在《世界科学》(1993.[2])上发表了“地球原始有机圈与生命起源同源说”一文,其中重点有三:一是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原始有机圈的起源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主题进行研讨,即‘以“地球原始有机物(圈)及生命的起源”这一命题来代替传统提法“地球生命的起源”’;二是提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的诞生不仅仅是原始(太阳系)尘云物质的凝聚、集结,而且是自前地球尘云时期起,到地球形成,直至生命出现,形成生物圈,其中有机物与无机物都是同源共生、同步演化和相关发展的”,即“地球由原始弥漫态星云到凝聚态星球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最小基因组与生命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家睿 《科学》2004,56(5):18-19
生命最本质的特征是。每一个生物体都拥有一份控制其结构和功能的“设计图”.这份“设计图”还可以一代代地遗传下去。在孟德尔和摩尔根时代,这份“设计图”被称为“遗传因子”或者“基因”,而在后基因组时代则被称为“基因组”。如果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关心的是物种起源。那么今天的进化论研究者则是把视野聚集在基因组的起源。此外,寻找最早基因组的工作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维持一个能够独立生存的生物个体的基因组应该有多大。换句话说,能否得到一个满足生命活动最低需求的最小基因组。  相似文献   

19.
金桃 《世界科学》2012,(1):51-52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时授予了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端粒酶研究领域的成果。绍斯塔克,1952年生于伦敦,在加拿大长大。他曾先后就读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并于1977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绍斯塔克自197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是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并同时任职于美国霍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虽然绍斯塔克因端粒酶获得诺奖,但他的研究重点已经转向探索生命起源。最近,《纽约时报》记者在波士顿采访了绍斯塔克,以进一步了解他的新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