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今后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今后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贝类,年产值位列福建省水产养殖种类之首,其遗传改良研究对于我国鲍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综述了本课题组过去20余年在鲍的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评估、抗逆性状的精准测评、选择与杂交育种、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杂色鲍"东优1号"、西盘鲍...  相似文献   

4.
白术是常用中药材,具有补脾、健胃、化湿、止泻等功能。本文综述了白术在自然变异、多倍体、诱发突变、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分子标记鉴定与辅助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杯果木属(Angophora)和伞房属(Corymbia)树种统称桉树,引入我国已有130余年的历史,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种子园建设和70年代后期的种源试验,一些技术显著促进了其进程,主要有:①早期的种子园技术促进了无性繁殖困难树种的有性扩繁;②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推动了优良无性系选育与应用;③20世纪90年代末分子标记技术开启了我国桉树分子育种研究的新纪元;④21世纪初转基因技术为品种创制提供了崭新的手段;⑤刚尝试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桉树育种策略和种质资源是其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已对一些树种制定了育种策略和育种计划,兼顾纯种内轮回选择和杂种无性系的选育,主要经济性状包括材积生长、木材密度、抗病虫和抗风等;累计已收集了近200个树种3 000余个家系的种质资源。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包括:①几个主要树种的轮回选择和世代改良,仅尾叶桉(E. urophylla)进入了第3个世代;②杂交育种的成效显著,培育了目前仍主栽的DH32-29和DH33-27等优良杂种无性系;③无性系育种结合无性繁殖技术(尤其是组织培养)的研发,极大地推动了无性系林业的发展;④开发了多种分子标记,包括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标记,并基于分子标记利用连锁作图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在尾叶桉等6个树种中检测了与生长、材性和/或抗逆等性状相关的基因组位点;⑤已对逆境响应、激素和木材形成等相关的功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一些功能基因显示了较好的育种应用潜力;⑥已优化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尝试了基因组编辑的可行性。但是,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复杂性和高质量基因组/泛基因组的缺乏,种质资源流失,新无性系缺乏,尚待从头克隆和鉴定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基因,基因组选择实用性有待探索,遗传转化率需进一步提高等。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对促进我国林业生产的意义是显著的,将有望在高世代改良、种质资源的长期评价、杂种优势的机制与利用、基因组选择的有效应用和转基因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核果类果树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离体快速繁殖,花药培养,胚胎培养,花、果实、果肉等器官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以及遗传转化等方面对核果类果树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论述植物组织培养中遗传稳定性问题,着重讨论植株再生方式、培养基、离体培养时间以及外植体对植物组织培养遗传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杂色鲍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种,但近年来因种质退化等原因导致暴发性病害频发,杂色鲍的遗传改良研究对于杂色鲍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综合厦门大学贝类遗传育种课题组近10年的研究成果,评述了近年来杂色鲍的生物学特征、选择育种、杂交育种、雌核发育、DNA分子标记开发和利用、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功能基因及转基因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杂色鲍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东风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贝类,近20年东风螺的养殖规模和养殖产量不断增加,目前仅海南与福建两省的年产量已达2万余吨;但近年来因种质退化等出现生长、抗逆等性能明显下降,养殖过程中暴发性病害频发等问题.因此,在东风螺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东风螺的遗传改良研究对于东风螺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本文综合作者团队30余年的研究成果,从东风螺的分类与进化、生物学特征、营养价值与需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DNA分子标记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提出今后东风螺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菊花的组织培养、脱毒与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菊花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脱毒培养,脱毒后苗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主要表现为植株粗壮、叶片宽大等.待无病植株成苗后再利用快繁技术大量繁殖.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IAA与6-BA的配比对菊花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而低浓度的NAA或IAA与6-BA配比使菊花的生长滞化,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2.
银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了解银杏组织培养现状,找出银杏组织培养的规律,概述了利用银杏的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花粉培养、胚及其发生的培养、毛状根培养等组织培养手段进行银杏种质保存及生理学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弄清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步骤的关键酶,利用原生质体、雌配子体细胞和花粉获得体细胞胚,建立起一个将胚长成植株的体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草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育种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生物技术,为现代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主要应用有植物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脱毒等。  相似文献   

14.
组培条件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外植体年龄、处理方式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及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蔗糖、琼脂、细胞分裂素(BA)浓度等因素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玻璃化苗少,污染少;玻璃化苗的数量随着糖分及琼脂浓度的降低、BA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封口膜的透气性与油樟苗的玻璃化关系不大.通过在培养基中适当调整蔗糖、琼脂、BA的浓度,可有效地控制油樟玻璃化苗数.  相似文献   

15.
番茄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11种番茄(lyl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栽培品种为实验材料,以10-12天为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段、叶片、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供体基因型、激素浓度及培养条件的研究,建立了一套优化的适于番茄遗传转化的组织培养与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半夏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半夏珠芽作外植体,在添加IAA3.0mg/L和BA0.5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上可诱导出一种乳白色生长快的愈组织。  相似文献   

17.
抑菌剂在开放组培中的使用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平板生长抑制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试验法检测了几种抑菌剂对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细菌和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YI-1抑菌作用具广潜性.其列微球菌、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均为62.5mg/L;对棕曲霉、黑青霉菌丝生长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15.625、7.8125mg/L;对棕曲霉、黑青霉孢子萌发最低抑菌浓度均为3.90625、62.5mg/L的YI-1对马铃薯试管苗生根、分化及生长无抑制作用,且在开放组培中未发生污染,可用作开放性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抑菌剂.  相似文献   

18.
蓍草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S和8114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整激素种类与浓度等培养条件,按正交实验设计的原则,摸索出建立蓍草组织培养体系的最佳条件:愈伤诱导最佳培养基为8114+6BA1.0 ZT1.0;最佳分化培养基为8114 6BA4.0 NAA0.2 ZT1.0;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0 0.1NAA。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影响向日葵离体培养再生的主要因素,如基因型,外植体的种类和内外源激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