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朱勇 《科技信息》2009,(35):131-131
体育是健与美结舍的艺术,也是富于美的教育。人类历史证明:重视体美结合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体育教学把音乐、体育、美育融为一体。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陶冶美的情操,培养美的文明行为。美育就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一词用的是身体的“体”和培育的“育”,其寓意为身体的培育.由此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与培育人密切相关的.培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即倡导“三育”学说.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德、智、体、美四育和谐发展,使受教育者在诸方面都得  相似文献   

3.
创立和构建和谐体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历史选择,也是现代体育学术理论创新的客观发展需要.和谐的本质是协调与共享,和谐体育是人类以自身运动为主要对象和谐改造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和谐体育活动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体育的主体与客体、目的和效果都统一于人自身.人既是和谐体育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和谐体育具有绿色、休闲、人性化等鲜明时代特征.系统研究和谐体育,对于积极继承和自觉贯彻2008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体操教学具有鲜明的艺术性,“体育”与“美育”并重,既健身又健心,才体现培养造就“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这一现代学校体育观念。体操教学的艺术性,源自于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体操运动美,即技术动作美和形体姿态美。体操教学是挖掘、开采、塑造美的工程,要加强形体姿态美、心灵美、创造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姚军 《科技信息》2010,(13):178-178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和谐社会的主体应该依靠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教育。完成和谐教育的主力军又是教师,需要教师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相统一的实际出发,调控教育过程中诸多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魏文琴 《奇闻怪事》2006,(12):39-39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很形象:“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只有在情感交融、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基本功能,也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对体育专门阐述:“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教育。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的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教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德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  相似文献   

9.
“体教结合”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是新时期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为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而期望构建的和谐体系,是对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举国体制”的一个有效的补充与完善.考察中国“体教结合”的发展历程,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体育与教育人才成长规律以及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等为理论支撑,概括了中国“体教结合”层次及其模式,进一步探索了“体教结合”体制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渐进式完善其体制的理性诉求,以“适合自己的即是最好的”为标准,走适宜的“体教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王惟雄  黄信园 《科技信息》2008,(12):229-229
阐述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利用自身教育方法与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理念与方法,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找出一条新的教育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一、国外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态势(一)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联系愈来愈密切。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显得日益迫切。而体育在培养、塑造人的现代教育中有着重大作用。日本在1988年公布了新编体育教学大纲,根据“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协调发展,成为身心健全的国民”的方针,提出了体育的目标:通过各种运动的合  相似文献   

12.
体育是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体育教学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阐述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功效,提出在体育教学活动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方面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尝试为高职教育更好地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光 《科技信息》2009,(24):360-360
人们在休闲体育中享受愉悦的同时,人性系统达到了内在生命与身心的和谐、社会关系与心理精神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人的整体素质充分提高,休闲体育才能步步趋向和趋近理想的人性意蕴和境界。  相似文献   

16.
王洪滨 《科技资讯》2006,(20):240-240
学校体育,就其目的、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王洪滨 《科技资讯》2006,(22):236-236
学校体育,就其目的、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抓住体育的特点,有意识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化体育教学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有效利用教学中的各种机会,把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减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口 ,以提高人的素养和品质 ,强调知识的内化和人的潜能发展 ,强调人的身心和谐而全面地发展。本文围绕培养创新人才是“减负”的根本目的 ,从教育模式、培养目标、教育格局、课堂教学形式和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的改革对做好“减负”工作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学确立以学生个性化培养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求得对每个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本文是通过对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学的统一性和以“体育骨干“为核心的个性化教育调查与比较,发现变换一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