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小芳 《广东科技》2014,(24):184-184
废铅蓄电池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它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还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研究废铅蓄电池的有效回收与再生铅生产工业对于我国的环境发展以及人体健康都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主要通过对我国目前废铅蓄电池回收以及再生铅生产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了国外废铅蓄电池回收和再生铅生产的现状,以国外先进的回收技术与再生铅生产技术为借鉴,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废铅蓄电池和再生铅生产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品位铜精矿日益枯竭,低品位铜精矿的杂质含量愈来愈高,因此,做好杂质元素综合回收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闪速熔炼工艺、底吹熔炼工艺、侧吹熔炼工艺和顶吹熔炼工艺中主要杂质元素As、Sb、Bi、Pb、锌在铜锍、炉渣、烟尘中的分布.根据杂质元素在烟尘中的含量,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工厂实践,介绍了烟尘中主要杂质元素回收利用的研究现状,除了传统的烟尘输送方式改进外,重点介绍了火法、湿法和火法-湿法联合法在烟尘回收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生产实践中应做好杂质元素Bi、Pb的选择性富集,以及有害杂质元素砷的固化.  相似文献   

3.
在对各种废铅蓄电池铅回收污染控制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了铅回收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对于推进废铅蓄电池铅回收处置设施建设中技术选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施运营、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现状和污染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艳媚 《科技资讯》2010,(23):163-16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废铅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现状,分析了废铅蓄电池的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污染,提出了废铅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的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铜冶炼烟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化及矿物学性质,对比铜冶炼烟尘金属分离与回收方法,包括碳热还原法、硫酸浸出法、碱性浸出法和湿法-火法联合工艺,总结各方法的原理、典型工艺、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非常规冶金方法在铜冶炼烟尘金属分离中的应用,展望铜冶炼烟尘资源回收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铜冶炼烟尘中砷、铜、锌含量受冶炼工艺、原矿品质的影响,不同元素赋存形态存在差异。碳热还原法可以通过金属砷酸盐和氧化物分解的方式释放砷,从而实现砷与其他有价金属的分离;硫酸浸出法可以高效浸提铜冶炼烟尘中的金属,实现多元素的回收;碱性浸出法可选择性浸提砷;湿法-火法联合工艺结合了火法工艺选择性分离砷和湿法工艺高效提取金属的优点,对于复杂高砷铜冶炼烟尘处理具有优势。铜冶炼烟尘兼具资源属性和环境风险,实现清洁生产及多金属资源化利用仍是关键,砷的无害化处置与锌、铜、铅等有价金属的高效协同回收工艺及分离机制、全过程物质流与环境效应是铜冶炼烟尘资源回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铅酸蓄电池回收铅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和研究改进情况,包括正负极板添加剂选择、电解液研究、板栅设计和电池结构等。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回收铅现状,重点综述了湿法回收铅工艺的研究成果,包括湿法回收金属铅、氧化铅的经典工艺及新工艺,探讨了未来铅酸蓄电池研究和回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有色冶炼废酸中和渣是一种含有砷、铅、锌、镉等有毒元素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同时也是具有较高潜在利用价值的固废资源,目前正面临产量大、污染重、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废酸中和渣的来源及化学成分;其次,重点阐述该渣在无害化处置、有价金属回收以及协同熔炼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实例对具体工艺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探讨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最后,对有色冶炼废酸中和渣的利用方向和利用途径提出展望,指出火法-湿法联合回收工艺以及协同熔炼工艺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种湿法回收废铅蓄电池填料的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一种包括NaOH脱硫、自制的还原剂还原、NaOH-KNaC4H4O6电解液体系电沉积铅过程的湿法回收废蓄电池填料的新技术,获得Pb〉99.99%的纯铅粉末,铅总回收率〉98%,此法工艺过程稳定,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酸式电解法处理废蓄电池泥渣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一种从废蓄电池泥渣中湿法回收铅的新工艺,该工艺以K2CO3脱硫,以自研的复合还原剂还原,以氟硅酸作电解液电冶Pb.获得铅粉纯度达99.99%,电流效率>98%,铅直收率>95%,铅总回收率>98%,此外,工艺过程稳定,效率高,成本低,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废铅蓄电池的组成和用以制取铅合金及铅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火法和湿法生产电解铜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对用火法、湿法两种方法生产金属铜过程的环境协调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铜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环境负荷数据.评价结果表明,铜冶炼的环境影响与生产工艺相关.湿法炼铜的能耗、温室效应、酸化效应,人体毒害分别只有火法炼铜的43.2%、45.2%、5.1%和5.0%.湿法冶炼铜过程环境影响明显低于火法炼铜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2.
铅在铅酸电池中的资源服务效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铅酸电池系统对铅矿资源的消耗规律·采用资源服务效率作为衡量指标,借助参考年的铅酸电池生命周期铅流图,获得了铅在铅酸电池中的资源服务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保持较高的铅循环率、较低的铅排放率,适当地控制产量增长率,是大幅度提高资源服务效率的有效方法·计算了中国和瑞典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资源服务效率现状;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出中国资源服务效率低下的原因,并依此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研究了在报废蓄电池中回收利用PbO2 的方法 ,并试验加入PbO2 后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为提高电池性能 ,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一个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硫酸盐化是导致铅酸电池失效的原因之一,因此通过硫酸铅脱硫煅烧制备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氧化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把硫酸铅通过与碳酸铵反应和煅烧来转化为铅酸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首先,反应得到的碳酸铅经过过滤,在350℃下煅烧得到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氧化铅.随后对此法制备的样品与工厂生产电池所用的球磨铅粉分别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通过充放电性能测试得出制备的电极材料的容量高于工厂铅粉的结论,之后通过比较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电性能来对制备样品的煅烧温度进行探讨并得出制备样品的最佳煅烧温度.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铅颗粒均匀,大小在200~300nm,作为铅酸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放电倍率为0.5C时放电比容量为120mA·h/g),最后对充放电之后的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15.
The demand for Li-ion batteries(LIBs) for vehicles is increasing. However, LIBs use valuable rare metals, such as Co and Li,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ly toxic reagents. LIBs are also necessary to utilize for a long period and to recycle useful materials. The reduction, reuse,and recycle(3 R) of spent LIBs i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constructing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is paper, a flowsheet of the 3 R of LIBs is proposed and methods to reduce the utilization of valuable rare metals and the amount of spent LIBs by remanufacturing used parts and designing new batteries considering the concept of 3 R are described. Next, several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for the reuse and recycling of LIBs are introduced. These technologies include discharge, sorting, crushing, binder removal, physical separation, and pyrometallurgical and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ing. Each process, as well as the related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problem of developed technologies and future subjects for 3 R of LIB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碳酸钠、碳酸氢铵作脱硫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废铅蓄电池湿法再生时铅膏的碳酸化脱硫转化工艺。研究表明,碳酸钠相对碳酸氢铵脱硫转化效率更高。碳酸钠作脱硫剂时,各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程度顺序为:转化剂浓度〉矿浆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碳酸氢铵作脱硫剂时,各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程度顺序为:矿浆浓度〉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在转化剂浓度1.79mol/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min,矿浆浓度10%的相同脱硫转化条件下,碳酸钠的脱硫转化率可达99.99%,碳酸氢铵的脱硫转化率达99.27%。  相似文献   

17.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The behaviors of PbSO4/Pb and PbO2/PbSO4 electrode prepared from PbCOs have been examined using powder microelectrode(PME) technique and cyclic voltammetry(CV). Firstly, PMEs packed with Pb- CO3 transformed into PbSO4 PME in 1.0 mol/L H2SO4 solution at 30 C, and then the PbSO4 in the PMEs were formed to Pb or PbO2 using an unsymmetrical signal (Qa/Qc for PbSO4/Pb electrode and QcQa for PbO2/ PbSO4 electrode being 0. 1-0. 3) in 2. 5 mol/L H2SO4 sol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V characteristic of either PbSO4/Pb or PbO2/PbSO4 PME prepared from PbCO3 are as good as that of both electrodes made from lead oxide powder produced by ball mill.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传统再生铅生产工艺所存在的熔炼温度高、能耗大、铅和低浓度SO2烟气污染严重等弊端,在对NaOH-C-PbSO4-ZnO低温碱性炼铅体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再生铅的低温碱性固硫熔炼新工艺.以废铅酸蓄电池胶泥(以下简称胶泥)为实验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考察NaOH用量、熔炼温度、焦粉用量及固硫剂ZnO用量对金属铅直收率和ZnO固硫率的影响.获得优化实验条件如下:m(NaOH)/m(胶泥)=60%,熔炼温度为860℃,m(焦粉)/m(胶泥)=10%,m( ZnO)=m(理论量).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综合扩大实验,铅的直收率为99.09%,获得粗铅品位为98.86%,ZnO固硫率为93.37%.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可知,反应后原料中硫主要以ZnS的形式固定在渣中,NaOH绝大部分转变为Na2 CO3,生产过程中无SO2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粗锑精炼工艺中除铅的难题,提出用NaPO3 作为除铅剂,生成磷酸盐渣浮于锑液表面除去的方法. 用热重-差热法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反应机理并进行粗锑除铅的条件实验. 研究发现,PbO与NaPO3 在590℃时即开始吸热反应,在850℃以下主要形成NaPb4 ( PO4 ) 3 ,而在850℃以上主要形成NaPbPO4 ,反应彻底. PbO、Sb2 O3 和NaPO3 混合物的反应表明:在NaPO3 量不足时,优先与PbO反应,只有当NaPO3 足量时才会与Sb2 O3 生成锑的非晶态玻璃. 用NaNO3 作为氧化剂,在氮气保护下进行了除铅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时间和温度、NaPO3 和NaNO3 加入量对结果的影响. 在最优条件下精锑含铅0. 047%,除铅率98. 90%.  相似文献   

20.
铅酸电池技术专利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酸电池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蓄电池。本文利用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DII)、汤姆森数据分析器(TDA)等分析了铅酸电池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申请的时序分布、领域技术主题、重点国家/地区及其重点申请人等,以期为我国在这一优势储能技术领域中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知识产权情报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