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侧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从侧柏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对侧柏叶黄酮类化合物在光、热、pH值、金属离子等因素方面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侧柏叶黄酮类化合物在pH值为5-6的条件下稳定;碳水化合物对化合物无明显影响;紫外灯照射会使侧柏叶黄酮类化合物颜色加深;金属离子K^+,Na^+,Mg^2+基本上不影响侧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而Ca^2+,Al^3+,Fe^3+对其有破坏作用;体积分数为0.01的H2O2和Na2SO3对侧柏叶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均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从其多种生物活性方面进行评价,为该类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黄酮类化合物多种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3.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对红光树属植物红光树枝叶的70%丙酮提 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 H NMR、 13 C 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鉴定了14个黄酮类 化 合 物 。 分 别 为 pinocembrin (1 1)、eriodictyol (2 2)、naringenin (3 3)、dihydroquercetin (4 4) 、dihydrokaempferol(5 5)、5,7,3′,4′-tetrahydroxy-3-methoxyflavone(6 6)、quercetin(7 7)、luteolin(8 8)、 (-)-epicatechin(9 9)、biochanin A(0 10)、tectorigenin(1 11),2′,5,7-trihydroxy-4′-metoxyisoflavone(2 12)、5,7-dihydroxychromone(3 13)、7-hydroxychromone(4 14)。除了化合物 4和10,其余12个化合物均首次从红光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探讨某些黄烷酮、黄酮和查耳酮的合成方法,提出以丙二及相应的芳香醛、酚为原料,通过Knoevenagel缩合和Hoesch单酰基化反应,同时水解、脱羧、关环而直接得到黄烷酮类化合物,以α-卤代-2-羟基苯乙酮类化合物与芳香醛在5~10%NaOH乙醇水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直接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省去以往通过查耳酮、黄烷酮的卤化、水解或脱卤化氢的繁琐步骤,提供了合成黄酮的简便方法,同时探讨了查耳酮的合成和关环。  相似文献   

5.
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荷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提取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4个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小牛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毒作用,对内皮细胞骨架系统及其运动迁移的抑制效应,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对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柯因、高良姜素、山奈酚、桑色素、槲皮素及杨梅酮这6种典型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及单点能计算,来研究这6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本文从化合物失去最大可能活性位H原子形成半醌式自由基前后的生成热之差(⊿HOF)、失去酚羟基H原子形成的自由基的原子自旋密度、化合物分子中酚羟基数目及形成的半醌式自由基中可形成氢键数目3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杨梅酮>槲皮素>桑色素>山奈酚>高良姜素>柯因.此外,还探讨了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及最高占据轨道与抗氧化活性间是否存在关联,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从野紫苏中分得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确定为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1;5-羟基-7,4’-二甲氧基双氢黄酮醇2;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3;檞皮素-3-O-β-D-葡萄糖甙4;5-羟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7-O-芸香糖甙5;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芸香糖甙6。除化合物1和2外,其余4个黄酮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以乙醇为溶剂的银杏叶中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将此条件下浸提液蒸干,得粗提物,其黄酮含量为2.98%,定性试验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类。  相似文献   

11.
石松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六盘水野生的石松为原料,利用70%乙醇作为提取介质,对石松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比色法分别测定了石松黄酮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及羟基自由基(—OH)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石松黄酮类化合物能显著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随着石松种子黄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升高其抗氧化性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2.
天然食品抗氧化剂-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食品抗氧化添加剂的可能性、作用机理及效构关系,并对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前景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了白杨素和木犀草素等七种黄酮类化合物。我们首先利用MMPM分子力学程序优化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然后再用CNDO/2量子化学程序进行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讨论电子结构和分子活性部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桉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并确定了较好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以φ=65%的乙醇、粒度为30目的桉树叶粉按m料∶V乙醇=1∶12的比例,浸泡24 h,然后在70℃下提取2 h,可得到质量含量为3.41%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15.
用乙醇浸提法从紫苏粕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及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样品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4 9+0.01 c,相关系数R=0.999 8;浸提时间2h、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50%、固液比1:12g·mL~(-1)时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最高为51.34 mg·g~(-1),加标回收率在94.40%-107.18%之间.原紫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得率为70.09mg·g~(-1),说明紫苏叶经超临界CO_2提取挥发油后黄酮类物质的损失较少,该工作可以促进紫苏粕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药理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利用酒精溶液从银杏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方法,并简述了该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系列以C6-C3-C6碳链结构为基本骨架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水果和蔬菜中,茶和葡萄酒也富含该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多样,按照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命名规则,根据苯环与苯并吡结构的连接位置不同,可分为黄酮类、异黄酮类和新黄酮类三大类。多年来的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成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不仅能够抗氧化,还具有抗肿瘤形成、抑制肿瘤生长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特殊功效,已成为新药开发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广枣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广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选取乙醇浓度、乙醇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考察因素,进行L16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12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5h.乙醇浓度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特别显著.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3.653%.  相似文献   

19.
黄酮类化合物的葱属分类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葱属植物叶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薄层层析,这4种植物是太白韭,卵叶韭、葱和宽叶韭。每种植物的叶都采自不同的地方居群。结果表明同种植物不同地方居群的层析谱不同,这些差异与生态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酮类化合物是竹叶中含有的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成分,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对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分离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竹叶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