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管理是艺术     
绘画也好音乐也罢,都是这个道理,没有技术的艺术虽然不能说不是艺术,但至少是盲目的艺术。管理亦是这个道理。经常听到关于这个问题的议论和讨论,很多人的管理是艺术为理由,以为管理是不需要学习或者是不可掌握的。其实恰好相反,管理是必须学习的,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和方法,才能通过灵活的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来达到管理的目的。现在我们所欠缺的,是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任何接受上级的指令,如何给上司提出建议,如何给下属布置任务,如何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授权,如何了解员工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如何激励下属,不少经理人特别是中层经理人经常抱怨说:“我一没有给下属提职晋升的权,二没有给下属加薪发赏的钱,你让我怎么激励下属?光耍嘴皮子怎么行?”就住一些经理人仍然抱着传统激励手段不放的时候,也有一些有作为的经理人却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软性激励方法。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一个哲学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围绕着这个问题.很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他们的心都在“流浪”、在寻找.有时很迷茫,不知自己在找什么,他们的心流浪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很多人被淹没,也有些人最终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个位置到底是什么?只有心知道。  相似文献   

4.
个人知识的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了知识,找到了知识,但这些知识我们也要很好的保存起来,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否则就会出现当我们需要某些知识的时候,虽然知道自己知道,但却不能快速、方便的找到他们,这样就造成了工作效率的降低。在讨论如何对给人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个人有哪些知识需要组织。从理论上说,个人需要管理的知识主要是个人的隐性知识和个人的显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组织需要个人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尽量把知识显性化,只有这样才能进行量化、有效的管理。而我们能做到的个人知识的组织主要是显性知识(还有获取知识的渠…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的管理行为学家布利斯有一句名言:一位好的经理在他的助手脸上总有一副烦忧的面孔。布利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好的管理者懂得向其下属和助手授权,会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完成任务,而不是自己包揽一切,结果使自己疲惫不堪,面孔忧烦。布利斯认为授权是管理者的良方,当管理者授权他人办事的时候,必须把足够的权力交付于他人,否则将会事半功倍,枉费力气,他基于这个认识,提出了著名的“授权法则”管理理论。其中包括几个授权原则,第一是相近原则,给下级直接授权,不要越级授权;应把权力授予最接近做出目标决策和执行的人员,这样一旦发生问题,可立即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6.
缸中之脑假设是当代西方知识论中最重要的怀疑主义假设。对“我是否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这个问题,当代西方知识论者有不同的看法。摩尔借助新常识实在论试图证明“我知道我没有被恶魔欺骗”;普特南则借助语义外在主义试图证明“缸中之脑假设是自我反驳的”,然而他们俩人的论证都是有问题的。诺齐克借助知识条件论对“我不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作了论证;不变主义者布莱克则借用诺齐克的知识条件论得出了“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的结论。语境主义者德娄斯提出了一种折衷的方案:在日常语境下,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在怀疑主义语境下,我不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本文基本赞同语境主义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郭佳 《科学大观园》2012,(3):F0003-F0003
书本里的内容给人知识,让人拓宽视野。看完的书就没有价值了吗?当然不是,我们从小到大,累积的书本可是一筐筐,如何处理它们呢?  相似文献   

8.
禁暗暗羡慕,这个运动应该费用不低吧?MissionPeak的剧边都是豪宅,我想这也许是富人们的游戏。当时因为他们在另外一个山头,我就无法近距离观察及询问了。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9,(21):16-16
问:糖尿病有这么多严重的危害,我们应该如何减轻这种危害呢? 答:我们就需要大力的宣传,让每一个人都知道,糖尿病是可以预防、是可以治疗的。它治疗的目的不是让一个病人从此就没有糖尿病了,而是尽可能延缓或者减少合并症的发生。这就需要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0.
言论     
《科学大观园》2010,(21):80-80
真的,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出了很多富人,他们因为有钱且敢花受到欢迎,但永远无法赢得尊重。不幸的是,这些人都是他们认识中国的生动窗口——穷得只剩下钱了。  相似文献   

11.
秋凌 《科学大观园》2012,(20):45-46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器官。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对人类大脑进行研究,但仍未完全了解这个器官,仍有很多秘密等待他们去发现和解答,但他们对大脑的了解正在逐步深入。大脑感觉不到疼痛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到疼痛是因为疼痛感受器,这种感觉接收器将信号传给脊髓和大脑,大脑随之发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4,(9):4-6
正永远活着的圣诞老人在网站论坛上,一个声称自己是圣诞老人的ID说,"我知道他们是出于安全原因才使用全球卫星来追踪我,但是具体是怎么办到的我也不太清楚。我想CIA在我的小精灵们中安插了些间谍,他们可能给驯鹿鲁道夫安装了追踪器——因为我检查过我的雪橇,在那上面没找到追踪器。"……在流行的传说中,这个面色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3,(17):24
家长们都知道适当给宝宝吃坚果好处很多,因为坚果营养丰富,而且有助于补脑。不过坚果虽好,也要给宝宝选择得当,下面就一起来了解吧。美味的坚果受到许多小朋友的欢迎,也因为其丰富的营养和出名的补脑效果,许多妈妈都将坚果作为儿童零食给小朋友解馋。不过坚果也不是吃越多越好,尤其是1~3岁的小朋友,吃坚果更要注意适量。  相似文献   

14.
<正>学术界之外的人可能不知道这种表述方式有什么问题,但学术界之内的人都知道这是十分可笑的,因为它直接表现出这些人追求的是名利,而不是科学真理。如果是真正的科学家做出了一个真正重大的成果,他们的表述会尽量客观、尽量克制,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担心说过头造成反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久闻王夔院士对名词工作极为热心,每次提及,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的老同志总是赞不绝口:“20多年来,王院士一直非常认真投入地做化学名词,让人敬佩。”是什么让一位院士如此热心名词工作呢?带着疑问和崇敬的心情,笔者采访了王夔教授。那时候工作全是自觉的王夔院士神定气闲、沉稳平和,是位敦厚、慈祥的长者。当谈及如何涉足名词工作时,王院士沉吟片刻,说道:“当时我们觉得名词工作很重要,是化学界甚至科学界共同的基础性问题,加上和全国科技名词委王宝瑄同志联系比较多,我们常常在一起讨论定名问题,就进到这个领域中来了。当时的环境和现在的不太一样,那时候工作全是自觉的,也没有现在的发表研究论文的压力,所以我们还挺投入的。那时我们都没有计算机,通过手写,制作卡片,收集整理名词比较困难。不过那时名词比较少,现在的名词爆炸性地增加,今天做起来难度就大多了。这是一。第二,那时我们对以前审定的个别名词有些看法,需要研究。而且每一个关于名词的不同意见背后都是科学问题,很有讨论的必要,所以我们也愿意把精力花在这个上面,把这个问题力求解决得圆满一些。再有一个督促我们做的,是两岸名词对照交流的问题,当时两岸已经有过一些接触,比如一起参加过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逐步了解到大家对学术交流的问题最关心,而其中名词是障碍,你这么叫,他那么叫,难以交流,我们也看了台湾的化学名词本子,看了后也深有感触,因为它还是国立编译馆编订的名词,国立编译馆是1932年在大陆成立的。他们的化学名词,确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也有不合适的地方。于是我们力求把台湾的老师找来,进行对照和交流,后来就有了两岸统一元素命名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更加重要了,责任也就更大了。就这样,我们一点一点地开展起名词规范工作。”王院士接着说:“在无机化学名词讨论中,张青莲先生、梁树权先生、戴安邦先生、申泮文先生这几位老前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老先生们积极参与,而且特别负责,有时为一个名词争论好几年。很多名词就是这么争论出来的。他们非常认真,互相较劲儿,往往在一封信中,就给你引经据典,查了很多资料。有时他们会打电话来问这个名词最后怎么定的,那我们就必须交代清楚。不过有时意见始终不能一致,我们就要走‘中间路线’,设法找一个两头都能接受但是又符合科学内涵的名词。”科技交流要畅通,名词规范是关键“名词规范工作很重要啊。”王夔院士感叹道。“新的现象新的概念出来了,它自然而然的就有新的名词了,如果一提到某个名词,大家都能明白,那就能很好交流了。所以,科技交流要畅通,名词规范是关键。”“所有的学科都以名词为基础,一个学科的名词规范了,这个学科的发展就会得到促进。在科学的课堂里,你总是要给科技名词以科学的定义,按照名词是什么,定义是什么,通过不同的人不同的讲法,慢慢引导出事实或者现象,比如说,这个名词叫氧化还原,那么,什么是氧化还原,定义是什么,这是必须说清楚的,没有这样确切的名词和定义,就会使学生概念不清,糊里糊涂。”“我想,名词混乱情况至少有这两种。一是,如果这个名词是中国人自己提出来的,我们可以宣布这个词叫什么,然后大家都跟着它走,但是至少在化学学科里,多数是外国人先命名的,要把它变成中文名词,就得翻译,而翻译时大家比较随意,你取这个词,他用那个词,结果造成不统一了。还有另一种情况,我的研究领域需要跟生物学结合,我了解生物学名词有这样一个特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可能叫不同的名字。我猜想,可能是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对象做出来的,比如,你是在1949年用一个什么方法测出来一个什么东西,叫什么什么酶了,我在另外一个材料里发现一个酶,我又管它叫什么什么酶了,最后放在一块,哦,原来大家指的是同一个东西!可是这些名字都已经存在了,而且不同的学派、不同的人,已经在用不同的名字。内行人也许知道,对外行来说就乱套了——这到底谁是谁,怎么回事?不清楚。所以外行人进到一个学科里,常常会遇到名词混乱的问题,我们化学这种的情况少,生物学里头特别多。”名词不光是给内行准备的谈到对当前名词工作有何建议和想法时,王院士说:“名词是给内行准备的,同时是不是还考虑到外行了?这个外行当然不全是说老百姓,你在这个学科是专家,在别的学科可能就是外行。比如,现在大家都用统计学,统计学里的有些名词我就搞不清楚,但是我要用它,因为所有试验结果的分析都要统计。就要用统计学理论和知识。全国科技名词委是不是应该在这方面要关注一下。”审定名词要结合中文语言环境“我觉得这个很重要,”王院士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我们审定出的名词不符合汉语语言习惯,就很难流通开来。有好多的名词很难说就是你这几个专家用,别人不用。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法定SI单位的文字叙述问题。比如说物质的量,因此按规定不能叫‘摩尔浓度’,而应该叫‘物质的量浓度’,我要是说氢氧化钠的浓度,就必须说‘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如果译成英文,岂不成了笑话?我们经常举这种例子来说明制定名词不能不顾语言习惯。还有词组,其实把词组搞好,也很重要。现在常常说的‘后什么什么的’,如后现代主义,英文把‘后’搁在前头,那么到底是‘基因组后时代’,还是‘后基因组时代’?再如化学生物学,英文有叫chemical biology的,还有叫chemobiology的,那么我们所说的化学生物学定义究竟是什么呢?”我总是在和名词打交道“有机试剂、金属离子水解沉淀的掩蔽、细胞生物无机化学,这三个名词是否就能勾勒出您的科研创新工作轨迹?”笔者问道。“应该说第二个名词不必要,”王院士笑了笑,“在(20世纪)70年代前,我研究的是配位化学在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里的应用,所以开始所做的有机试剂和分析掩蔽研究都是配位化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那时候学苏联,苏联在这方面发展很快,我们是按照人家精神做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要说创新,顶多新化合物掩蔽有一点点创新,思想上有点新,别人很少做,但是掩蔽这个词是旧的,所以你还不能说你本身是创新的。后来我们搞生物无机化学,是配位化学在生命科学里的应用。”“生物无机化学在国外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文革’期间。那时我们一点都不知道,等到‘文革’以后,70年代末,我们重新回实验室,发现‘冒’出来一个新的学科。而那时有机试剂研究比较衰微,因为有机试剂是依附于分光光度法、比色法,而这些方法后来被新的方法,如原子吸收等代替了。所以我们就挑选了细胞生物无机化学这个方向。在细胞生物无机化学方面,是有一定的创新,因为从国外到国内,在几年以前,大多数生物无机化学都不是拿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的。拿细胞做实验有困难,而且研究的人如果是化学家,对他们来说,培养细胞,处理细胞,在细胞层次上测定,又难做,又复杂,结果也不像化学实验那么确切,所以多是生物无机化学研究仍然按生物配位化学模式去做。我们因为在医学院,有特殊条件,而且医生们和其他的老师们也希望我们在化学上跟他们‘靠拢’,我们得到他们的帮助,也得到他们启发,所以,我们搞的细胞层次的生物化学是有创新,无论从概念上和实验方法上,都是比较先进的。”“我们搞细胞生物无机化学,是研究金属离子与细胞相互作用中的化学事件与生物效应的关系,探索生物无机化学反应间的规律。就是说,生物体里头有许多的无机物,像钙离子、磷酸根等等,它们在生物体里起着一定的生物功能,叫必需的离子;那么外来的,不是必需的,比如说汞、铅这些东西,它们就会对细胞造成影响,这个影响有时可能看着是正面的,有时是负面的,我们就总结这些规律。它们之所以表现在正的、负的影响上,主要是和必需的金属离子有相似和相异的差别,这其中我们觉得有一个所谓的相似性和相异性的问题,通过这种分析,可否总结出一套东西来,用以反映出这些必需的跟不必需的之间、相同地方和不相同地方之间,怎么就能表现出有毒或有益了?或者说在低浓度下有益,在高浓度下有毒?这就提到了统计学名词——聚类分析。你看,我总是在和名词打交道。”采访后的启示从谈话中,笔者体会到了一位院士的名词情结。偶尔翻开《院士思维》一书,看到王夔院士写下的一段话:“在热点和冷点之间、主流与非主流之间,我宁愿选择后者;我知道这是众人所不为的,等于在广漠中踽踽独行。同行少,可借鉴的经验少,论文被引用少,被理解的少,或许终生无人喝彩。但是,相当多的创新工作,都是在甘于寂寞的心态下进行的。”笔者彻底恍然:虽然王夔院士指的是从事细胞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创新工作,其实名词规范工作何尝不也是这样?冷点、独行、无人喝彩……这些也是与名词工作结缘的,看来这种情结是天然的。正是这种割不断的情结,才促使着许许多多像王夔这样的科学家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热心参与名词工作。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7,(7):34-35
据《生活科学》报道,科学具有驾驭能量的本领,它帮助人类实现了飞翔的梦想,攻克了很多疾病并且解释了很多现象。虽然科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惊喜的好处,但是它并不可以对任何事情都能做出解释。科学家可能永远不会准确地知道宇宙是如何起源的,也不能帮助人们解决信仰这样的问题。同样,他们对超自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也不能给出解答。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0,(11):20-21
现在社会上提供给女人的避孕方法有很多,避孕套、避孕药、上环比比皆是,但是你真的会选择吗?小心!也许因为你的选择不当而伤害了自己。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有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无论在大学、科研院所还是企业,很多有潜力的科技人员因为走上行政路径而实质上断送了学术生涯。如何让走学术或技术路径的人同走行政管理路径的人一样有奔头?发达国家有种种的双轨制安排,让不同轨道上的人都有光明的发展前景,都有高涨的工作积极性。波音公司的技术专员计划(Technical Fellow Proaram)就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炎龙 《科学大观园》2012,(18):28-29
往往国人们在谈论奥运时,都是高淡阔论地赞扬那螳奖牌获得者们是如何做出的牺牲和付出。而那些完全清楚自己没机会拿奖的运动员们又该如何是好呢?如果你就是那个比其他人都慢半拍的人,又会作何感想?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应该礼貌地为他们的努力鼓掌。但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很快便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并成为被人崇拜的英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9,(23):50-51
人们进食都是因为肚子饿吗?如果有人问到这个问题,您可能会有很多答案:肚子饿不饿、心情好坏、天气、环境等都会影响我们的胃口。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学者Wansink,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我们进食的很多因素,他发现饥饿并非促使我们进食的唯一因素。除了饥饿以外,很多人开始吃东西或许还有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