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谭大为 《科技信息》2007,(21):197-198
美术欣赏课是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进而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要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质量,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本文在分析美术欣赏课教学目标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对上好美术欣赏课提出必须注意教学目标、教学特点、课前准备及教学步骤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孙辉 《科技信息》2009,(21):239-239
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而美术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美术教师只有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欣赏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学能为学生开启一扇观察生活、开阔视界的求知之门,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审美观念,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长。时代的不断进步中,人们对美术的认识有所提升,美术并非为了培养出众多的画家,本质上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该文对美术欣赏的内涵、类型、学生学习美术欣赏情况加以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教育工作者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看懂几幅美术作品,而且要培养有主动性、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对美术欣赏教学中一些具体而微观的指导,真正实现与作品的对话,从而实现学生审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贵珍  陈旭 《科技信息》2011,(11):I0328-I032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提高国民的整体审美能力迫在眉睫。要想普及人们的高品位审美意识,就必须发挥美术教学艺术欣赏环节激发人们巨大欣赏潜力的增值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术教学     
美术欣赏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加强对美术欣赏教学中一些具体而微观的欣赏策略如感觉能力、描述能力.言语交流与阐释、美术评论短文写作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美术欣赏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作为高校美术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高校美术欣赏课教学目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程序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美术教学偏重于对少数学生考试技法方面的训练,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这样的情形导致了审关教育在学生认知中的缺失。美术教育应发挥其具有的独特作用,倡导素质教育,服务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12.
主要论述了美术与美术教育的关系、美术教育中专业美术教育与普通美术教育的区别,以及普通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舞蹈艺术与篮球艺术互有交叉。探讨两者的关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舞蹈艺术、更好的利用身体艺术、更好的开发身体的资源,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舞蹈艺术的魅力.从舞蹈艺术和篮球艺术的统一性出发,分别剖析身体、路线、时间、指导思想、形态上的运动轨迹,寻找相互的共同点;并从舞蹈艺术和篮球艺术的存异性出发,分别对节奏控制、高潮设置和角色扮演的不同进行挖掘与研究.寻求两者的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丰富人体艺术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艺术史家的眼睛 2006年底,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罗一平撰写的一套“艺术史中的图像丛书”,厚厚的四大本,分别是《破碎的逻格斯: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中的图像》、《造化与心源:中国美术史中的山水图像》、《历史与叙事:中国美术史中的人物图像》、《语言与图式:中国美术史中的花鸟图像》。  相似文献   

15.
家具艺术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文化在家具艺术中表现的深刻寓意及中西文化对家具艺术的影响,论证了家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及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给家具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象征意义,因而在家具设计中要研究家具与文化的关系,使家具设计更具有文化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美学形态中“异形”的概念.分析了在原始艺术、中国艺术、西方古典艺术、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等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地域“异形”的形态和产生的原因.认为“异形”不能笼统地概括为“变形”,而是“常态形”形态发生质变后的一种新的造型形态,呈现出一种怪诞和奇异的美学特点.在艺术史中,“异形”这种乖张的造型部分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压抑,因而,呈现为一种非主流的状态,但却显示了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它跨越千年,始终在暗示人类想要超越理性与现实的冲动、想象和浪漫.  相似文献   

17.
Gewin V 《Nature》2008,452(7186):498-500
  相似文献   

18.
Nicholls H 《Nature》2011,472(7343):287-289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佛教装饰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并进一步分析了佛教装饰艺术的形式与手法、起源题材的广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及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进而展示了佛教装饰艺术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20.
材料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材料作为造型艺术的语言之一,并不是简单的纯技术的问题,材料是艺术创作者可看、可触、可感的精神载体,具有社会性,时代性与人文性,作为艺术载体的材料是艺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