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未注册商标的大量存在是法律所不能忽视的现象。根据自然法理论和洛克的劳动财产权学说,未注册商标基于使用而与注册商标一样享有实质意义上的商标权。商标权具有私权性质,同时又具有社会属性,因此法律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依据同时基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而非注册。《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应基于自然法的精神加强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而不是只侧重于对注册商标以及少数驰名商标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对未注册商标使用权法律保护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论述未注册商标使用权的权利性质,指出未注册商标使用权是一项合法的民事权利。在分析未注册商标使用权不予以法律保护的种种理论和实践上的弊端后得出结论。未注册商标使用权应受到商标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商标法修改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次修改应强化商标权的私权属性,完善商标确权机制,加强注册商标的使用规范和驰名商标的保护,完善未注册商标制度和特殊商标保护,使我国的商标法更能适应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商标细化是笔者臆造的一个名词,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理论概念。商标细化与商标防御相对,是在原注册商标保护范围内进一步的细分和转化并重新进行注册申请的商标。这与联合商标保护的性质相近,区别主要体现在原注册商标标识不变,指定的群组项目不变)也有可能因分类表调整而发生变化),只在原类似群组上重新进行的注册申请。商标细化保护  相似文献   

5.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取得虽然需要商标局的行政审查,但注册商标专用权本质上是一种私权。在商标转让问题上,就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采取不同的法律规则,很可能将注册商标的受让人置于极为不利的法律地位。2001年商标法修订取消了关于驳回转让复审的规定,致使利害关系人丧失了行政救济途径。统一商标转让的法律规则,变形式审查标准为实质审查标准,并在商标权的移转问题上采登记对抗主义,同时赋予利害关系人申请行政救济的权利,将最大限度地保护转让方和受让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取得虽然需要商标局的行政审查,但注册商标专用权本质上是一种私权.在商标转让问题上,就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采取不同的法律规则,很可能将注册商标的受让人置于极为不利的法律地位.2001年商标法修订取消了关于驳回转让复审的规定,致使利害关系人丧失了行政救济途径.统一商标转让的法律规则,变形式审查标准为实质审查标准,并在商标权的移转问题上采登记对抗主义,同时赋予利害关系人申请行政救济的权利,将最大限度地保护转让方和受让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试论驰名商标及其法律特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驰名商标是指在一个国家被有关商品(服务)的生产(服务)者、销售者及消费者所知晓的具有较高声誉的商标.驰名商标对于我国实施名牌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商标法应在以下方面给予驰名商标特殊保护:一、增加保护驰名商标的条款.二、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给予保护.三、增加保护驰名商标网上域名的条款.四、增加禁止“商标淡化“和“商标反向假冒“的条款.从而使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达到国际公约要求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层面,论述了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的理论依据,简要分析该法关于保护未注册商标的规定,最后着重就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制度的若干立法构想,以期能对未注册保护的理论研究以及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张家襄 《华东科技》2000,(11):20-21
我国商标法和药品管理法都规定,人用药品必须使用注册商标,未经注册不得在市场上销售。但目前我国药品商标注册量却很少。在今年召开的“2000年内地与香港特区知识产权研讨会上,与会者指出,我国很多中医药企业对商标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商标意识淡漠。所以对于人用药品的商标强制注册制度,历来在法律界和知识产权界颇多议论。对于这个问题,上海市商标事务所的张家襄先生在下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公布施行以来,对人用药品商标一直实行强制注册制度。我国《商标法》第五条规定:“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  相似文献   

10.
朱艳勇 《科技信息》2009,(15):387-388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兴盛。由此引起众多新的法律问题。其中域名的注册保护和注册商标的保护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一个法律问题。其中包括了同一商标由于不同领域类别而有不同注册权享有人和域名的唯一性的冲突问题.如何定性域名注册是否侵犯已经注册商标的权利的问题,域名抢注问题和法制管辖权等问题。英美法系的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和原则可以给尚未成熟的我国此类法律领域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驰名商标无须较高声誉,只要符合公众知晓程度;驰名商标的空间范围不局限于本国市场,可突破地域性界限;驰名商标不局限于注册商标也包括未注册商标;“相关公众”是与驰名商标有牵联和影响的人群。本文从以上这四个方面探讨了驰名商标的确认。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又称“智慧财产权”,是一切人类智慧创作的成果,并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任何国家,无论是民事法典和刑事法典,还是专门的特别法律,都极为重视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逐步形成了行政、经济、民事和刑事的法律体系,且日趋完善。如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作了较为科学和详细的规定,主要表现如下: 1.进一步完善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犯罪。原刑法第127条对工商企业假冒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商标的犯罪作了规定,并将该罪归类为破坏经济秩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已逐渐成为第三大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作为旅游业软环境之一的旅游商标,其注册和保护水平却严重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和阻碍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消极作用。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旅游商标的保护体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提出了对旅游商标保护体系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4.
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一项重要权利,对其应当按照使用在先等原则予以认定和保护。经过注册的商标被侵权时当然能够从法律上得到救助,未注册已知名或驰名的商标权利受到侵害,却往往难以得到法律的救助。法律的漏洞被利用以后,商标“窃权”与“维权”之战在我国市场上屡有发生。知识产权在宴际操作和运用上,我国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在加入WTO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市场主体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有益环境,进一步完善商标法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正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是现代经济的产物。经国家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因此商标是用来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其在现今社会中的作用无需多讲,其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与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商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商标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作为已经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信誉并能够给企业带来大量利润的驰名商标,一直是不法侵权者凯觎的对象。因此,世界各国都逐渐在自己的立法中加强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完善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制度。但是,到目前为止,笔者认为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在我国至少存在着两点不足:一是商标法没有禁止驰名商标所有人的自我淡化行为;二是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不力。  相似文献   

17.
以“错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保护注册商标专有权的有关理论和法律制度,特别是从注册商标专有权限制角度,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人民法院的判决是错误的,提出了购买商品销售打出注册商标文字不构成商标侵权的观点以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尚玉为  张丽丽 《黑河科技》2002,(4):F003-F003
我国商标保护实行司法和行政“双轨制”的执法体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商标行政管理部门。自1982年《商标法》颁布、1983年实施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宣传商标法,进行商标注册和管理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建立起了一系列商标注册和管理机构,形成了一支作风顽强的商标执法队伍。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从1982年的1万件增加到2001年的27、6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也从1979年底的3万件上升到2001年的145万多件。从1983年到2001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5万多起,其中仅去年就查处…  相似文献   

19.
科技的进步使数据库产业迅猛发展,各国现有立法对数据库保护极为苛刻,由于数据库自身的技术特点,导致数据库极易受到复制侵害,因此对数据库的立法保护极为必要和迫切。我国对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以著作权模式保护,对大量不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则辅以合同法、侵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这样的保护力度不利于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德国数据库的邻接权保护是对非独创性数据库保护立法的一个有益尝试,我国应借鉴德国做法,对我国数据库保护立法加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特别是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使得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与国际公约进一步接轨,这也是中国加入WTO的要求。本文着重论述我国新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认定、保护范围、及保护措施,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完善我国驰名商标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