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遗传上有缺陷的动物,具有能够近似地模拟人类某些疾病的特性。因此,常被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其中T细胞缺陷的裸小鼠在国内外最常用,特别是在肿瘤研究中应用更为有效。为推广扩大该实验动物在我省的应用,我们本着投资少,见效快的方针,建立了小规模的饲养繁殖体系。保种及生产繁殖的裸小鼠饲养在隔离器中,实验用裸小鼠饲养在层流架中带滤帽的笼盒内。着重抓好环境控制,消毒灭菌,营养和人员素质等关键环节,取得了裸小鼠在我单位的首次繁育成功,并应用于食管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等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基于临床肝癌手术标本的原位移植(patient-derived orthotopic xenograft PDOX)模型,研究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活体成像和PET/CT在模型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将临床新鲜肝癌手术标本接种于重度免疫缺陷NPG小鼠皮下建立肝癌PDX模型,通过组织形态观察、STR分型检测和免疫组化分析对PDX模型进行评估。进一步将PDX模型肿瘤组织进行裸鼠肝原位移植建立PDOX模型,注射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肿瘤的发生;尾静脉注射18F-FDG,通过小动物PET/CT观察确认肝原位肿瘤的生长。结果 STR分型结果表明PDX肿瘤的人源性特征,组织形态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表明PDX肿瘤保持了原发肿瘤病理学特征;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检测到肝脏肿瘤的发生;PET/CT可清晰观察到小鼠肝脏部位18F-FDG分子探针富集。结论 成功建立了肝癌PDOX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和PET/CT影像技术可对该模型进行评估,为肝癌的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以脑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块接种法建立三种人脑脑肿瘤裸小鼠移植模型,成功率为42.8%。移植瘤在质地、血供、间质结构、生长特征等方面良好保持了原肿瘤特性,其直接、快速、稳定地建立模型的方法优于肿瘤细胞系接种法。较高的建模型成功率有赖于快速接种、较大接种量、长期观察、良好的净化条件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CEA高表达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例人肺高分化腺癌手术标本直接移植于NIH裸小鼠皮下,建立了CEA高表达人肺高分化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LAX-91),裸鼠间已传32代,历时2年余。LAX-91潜伏期短,生长稳定,移植成功率100%。各代和多植瘤病理组织学观察均保持了原病人肿瘤的结构,并且有分泌功能,染色体分析显示人恶性肿瘤特征。血清CEA含量多次测定结果表明,LAX-91具有稳定高分泌CEA的生物学特性。该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摘要: 实验动物模型在医学生命科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些病原微生物仅仅特异对人类具有易感性及致病 性。由于缺乏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限制了人们对疾病发病机理的理解及预防治疗。因动物种属差异,许多对小鼠 有效的药物及疫苗不能有效地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或预防。通过将人的胚胎胸腺、造血干细胞等移植到免疫缺陷 小鼠可有效地建立人类天然与适应性免疫系统,即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该小鼠的成功建立为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研究及免疫药物研发提供了良好实验模型。本文主要对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发展及其在感染等研究 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应用裸鼠移植瘤模型作实验性抗鼻咽癌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69年Ryard首次将人结肠癌在裸鼠体内移植成功至今,该技术及其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与传统的小鼠肿瘤相比,运用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进行抗肿瘤药物药效学评价有以下优点:(1)强调药物对实体肿瘤的作用:(2)具有更多证实对某一特定人类肿瘤有较强作用的新化合物的机会:(3)实验结果与临床实际情况较吻合。目前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已成为抗癌药物评价和实验性肿瘤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前言     
<正> “全国第四届免疫缺陷动物实验学术交流会”订于1992年11月在广东省湛江市召开。这次会议由广东医学院、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免疫缺陷动物实验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主办。会议共收到论文65篇,其中综述3篇(1篇已发表于本刊今年第二期);人肿瘤移植瘤模型建立及有关研究16篇;人癌移植瘤实验诊断及治疗17篇;免疫缺陷动物自发肿瘤、人正常组织移植诱癌、麻风杆菌感染等15  相似文献   

8.
<正> “全国第四届免疫缺陷动物实验学术交流会”订于1992年11月26—28日在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医学院召开,会议将交流和讨论有关免疫缺陷动物实验室的建立、管理和裸鼠自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人肿瘤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有关研究;人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诊断及治疗;正常人胚组织裸鼠移植及诱癌研究;麻风杆菌裸鼠感染等问题。以进一步开拓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9.
人胃癌裸小鼠体内原位移植浸润转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人胃癌原位移植至裸小鼠体内后的浸润转移特征,并探讨其发生机制,BALB/C-nu/nu裸小鼠12只,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为材料,通过手术将瘤组织块移植到裸小鼠胃壁,待动物濒临死亡时进行系统解剖,观察其浸润转移的部位及特征,原位移植瘤全部成功,且所有动物均出现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率为66.7%,癌性腹水的发生率为50%,移植肿瘤晚期还可向脾脏,胰腺及肾脏等处浸润  相似文献   

10.
<正> 无胸腺小鼠(以下简称裸小鼠),系免疫缺陷动物,饲养于SPF环境中,能接受多种人类癌细胞移植。近年来我国病理学家和免疫学家用裸鼠做动物模型,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癌症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某些项目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国内对裸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过滤帽鼠盒可做为最简易的屏障用于饲养SPF动物,近年来国内外虽有这方面的介绍,但对其用来繁殖动物的安全性及使用时间的长短,未见详细报导。本文就过滤帽鼠盒性能,裸小鼠饲养繁殖的效果及微生物检测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11.
人体肿瘤的异种移植与抗癌药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缺陷动物的肿瘤异种移植为研究抗癌药物提供了各种人体癌瘤的实验模型。研究证明,药物对异种移植的人体肿瘤的作用与药物的临床疗效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人体肿瘤异种移植在药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针对某些类型癌瘤的新药筛选中,在评价药物对人体癌瘤的实验疗效以及在肿瘤的导向治疗研究中,此实验模型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裸小鼠是免疫缺陷动物,饲料硬度对其采食性能及生长影响较大。研究和生产适合裸小鼠采食、硬度适宜并可提高利用率的颗粒饲料,以满足其正常生长。方法 SPF级10周龄BALB/c裸鼠2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实验Ⅲ组、实验Ⅳ、实验Ⅴ和实验Ⅵ组。实验Ⅰ-Ⅵ分别给予硬度为83.3N、96.0N、112.7N、132.3N、149.0N和181.3N的颗粒饲料,观察不同饲料硬度对裸鼠体质量增加的效果。结果各实验组动物生长情况显示,83.3N、96.0N、112.7N等3个实验组裸小鼠的体质量增加明显;随着饲料硬度增加,裸小鼠体质量增加量呈下降趋势。结论饲料硬度控制在108-137N范围,BALB/c裸小鼠生长性能良好,还可提高裸小鼠对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胸膜穿刺针联合OB吻合胶构建615 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 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在无菌环境下培养制成浓度1×107个/mL细胞悬液,然后将悬液接种于小鼠右腋下,建成胃癌动物皮下移植瘤模型,利用瘤块进行体内传代3次,胸膜穿刺针法进行穿刺移植建立615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同时建立对照组(未放瘤块)用于对比,小鼠成瘤情况利用外观形态学和HE染色方法评价。结果 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减轻。模型组肿瘤在第12天后生长较快,模型成功率为100%。外观形态学观察,模型组10只小鼠成瘤率100%,平均瘤重为(7.7160±0.2937)g;对照组成瘤率为0,模型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1)。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的瘤块体积较大,表面不规则,细胞核呈圆形、卵形或异形,核仁不显现,核分裂相较明显,是比较典型的胃癌组织的形态特征。结论 胸膜穿刺针联合OB吻合胶法构建615小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成功率高、并且具有高效、便利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14.
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药理学实验研究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小鼠是目前主要的实验动物,但其与人类背景存在差异,不能完全模拟人类免疫系统及疾病状态。研究人员通过将人类细胞或组织植入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可构建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及人源化小鼠疾病模型。人源化小鼠可通过优化人源造血干细胞来源等条件,可得到免疫系统人源化程度较高的小鼠模型。目前,GVHD人源化小鼠模型及白血病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经应用在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及开发新型临床治疗药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将人表皮癌细胞KB-3-1及其阿霉素抗性细胞KB-A-1接种于裸小鼠BALB/c-nu前肢左腋下,经8~9d的潜伏期,在小鼠左前肢长出肿瘤,建立了裸小鼠人表皮癌模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注射常规麻醉剂,可以降低患肿瘤生物个体新陈代谢强度,继而抑制其肿瘤生长及降低疼痛;观察了麻醉剂对移植性小鼠乳腺癌(EMT6)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对移植乳腺癌肿瘤小鼠的培养及给药实验,全面模拟人体生长肿瘤时的生理特征。在小鼠完成移植肿瘤细胞1周后,开始注射麻醉剂,同时对肿瘤生长及小鼠生理状况进行逐天监控;给药2周后处死小鼠并检测。实验发现,注射麻醉剂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慢于实验对照组,肿瘤抑制率最高达18.5%。结果表明,注射麻醉剂可以延缓肿瘤生长,在乳腺癌治疗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阿魏菇对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了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抑制肿瘤的作用机理.实验中采用在小鼠体内建立S180移植肿瘤模型的方法,其中两组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模型.用1 g/kg的阿魏菇对小鼠连续灌胃10天后测定其抑瘤率,同时观察阿魏菇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鸡红细胞半体内法观察阿魏菇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MTT法测定阿魏菇对外周血NK细胞影响;溶血素法测定阿魏菇对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阿魏菇对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可达64.97%,同时,阿魏菇可明显促进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外周血NK细胞的免疫活性,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增加脾指数,并且可显著增强环磷酰胺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即阿魏菇可通过促进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抑制S180肿瘤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观察右旋柠檬烯对环境雌激素双酚A影响下荷人源MDA-MB-231乳腺癌裸小鼠移植瘤的抑制情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人源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Balb/c-nu/nu雌性裸鼠右侧腋窝皮下建立人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获得的30只三阴性乳腺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每天予蒸馏水),双酚A+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0.25 m L/kg、0.5 m L/kg、1 m L/kg),双酚A组(1 m L/kg),每组6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观察比较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荷瘤鼠肿瘤质量、瘤体体积的变化,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荷瘤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双酚A组肿瘤较对照肿瘤组肿瘤增加大,双酚A+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中的乳腺癌肿瘤体积、瘤重比对照组和双酚A组减小;接种肿瘤后细菌种类和丰度下降,右旋柠檬烯治疗后肠道菌群种类和丰度增加,右旋柠檬烯中高剂量组疣微菌门菌verrucomicrobiota丰度较双酚A组和对照组的明显增多,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丰度较双酚A组和对照组的明显减少。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19.
给人大肠癌H901和SW1116NC裸小鼠模型接种同系半裸鼠的胸腺,经2-3周免疫效应潜伏期后,直径约1cm的瘤块逐渐缩小,在9周内完全消失。光镜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在瘤块内逐渐缩小,被浸润的淋巴细胞和间质分割成孤岛状,在5周未肿瘤细胞基本消失,继而是一个肿瘤残存结构被逐步完全吸收的过程。透射电镜检查发现肿瘤细胞的死亡与细胞凋亡现象有关,即肿瘤细胞的核染色质浓聚,沿核膜分布。在先天性T细胞免疫缺陷的NC裸小鼠中经胸腺移植后部分重建裸鼠T细胞功能杀灭实体肿瘤的模型对进一步研究免疫系统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腹水型H22 肝癌皮下移植小鼠的生存期及环磷酰胺的影响。方法将H22 肝癌腹水瘤细胞接种 于BALB / c 小鼠左侧腋窝皮下,5d 后按肿瘤体积随机分成环磷酰胺组和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50 mg / kg,每周2 次。观察小鼠一般临床表现、成瘤时间、成瘤率、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肿瘤体积及生存时间。 结果H22 皮下移植小鼠成瘤时间约为5 d,成瘤率100% 。环磷酰胺组体质量、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 P < 0. 05) ,环磷酰胺组摄食量、饮水量与对照组比较有增加的趋势。H22 皮下移植瘤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87 d, 环磷酰胺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13 d( 生命延长率30. 3% ,P < 0. 01) 。结论H22 腹水型肝癌皮下移植小鼠是一 种较理想的实体瘤模型,具有正常的免疫功能,可用于生物反应调节剂抗肿瘤药物影响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