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含磷洗衣粉对水污染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如赤潮、水华等)的影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了禁P(磷)原因和传统合成洗衣粉中加P的作用,以及P进入水体后如何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文中还介绍了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准,以及国内、外禁P现况.  相似文献   

2.
在静态供试水体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Ce(IV),利用定期测定水体中N、P、DO、COD含量及藻类叶绿素水平的方法,研究Ce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浮萍藻类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较低浓度Ce(0.15,0.25,0.50 mg/L)能促进红浮萍生长和实验水体的富营养化,但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升高(1.0 mg/L),则对红浮萍生长和实验水体的富营养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两处富营养化水体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富营养化水体的浓度稀释为原浓度的25%时,其对黑麦草种子萌发无明显影响;浓度高时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100%浓度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整个幼苗生长期间,低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能明显促进黑麦草株高的伸长及根系的生长;75%,100%浓度不利于黑麦草地上生物量的积累;两处富营养化水体对黑麦草叶绿素的含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富营养化水体中丰富的N,P元素及一些金属元素,均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在外源污染得到控制后,最能影响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生长的是内源性营养盐。研究不同富营养化湖泊中内源性营养盐的不同比例对藻类生长机制的影响,能为解决湖泊内源性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根据藻类的经验分子式,确定以磷为限制因子时的N∶P=7.2∶0.4和以氮为限制因子时的N∶P=4.6∶1来调控上覆水中的营养盐比例,进行试验。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生长影响程度很大;内源性营养盐对富营养化湖泊的影响程度依次是:重度富营养化湖泊中度富营养化湖泊中营养化湖泊,磷作为限制因子比氮更能有效抑制湖泊藻类生长。  相似文献   

5.
受多种因素影响,滇池外海北部水域为蓝藻富集区。调查研究了蓝藻生物量季节性变动规律,对区域原水(不过滤)和净水(过滤了藻类)中N和P含量的变化也进行了监测。目的是研究蓝藻季节性消长对水体N和P含量的影响。结合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4—11月,为蓝藻水华爆发的时段,其中以5—9月最为严重。通过分析,水体N和P随蓝藻生物量呈现相应变动规律,水体叶绿素和TN,TP之间都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55 和0.952 。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学分析,蓝藻和水体中N∶P比值没有固定性,表明蓝藻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化学计量特征,而蓝藻的季节性变动也没有导致本区域水体具化学计量特性。通过分析滇池水体N∶P比值与蓝藻生物量变化之间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08,表明富营养化水体中N∶P比率对蓝藻生物量直接影响不大。因此,只有通过降低水体中N和P的浓度,才能控制蓝藻的爆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及其他受污水体中的N、P、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去除,及抑制藻类生长化感等作用的研究的进展,并分析沉水植物对其的去除率,沉水植物在水域生态修复中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指出沉水植物净化水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沉水植物净化水质的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7.
富营养化水体藻类成因、危害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的主要问题,它不但制约了湖泊资源的可利用性,而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生存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针对湖泊富营养化中备受关注的营养过剩和藻类生长过度问题,分析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危害、产生的原因,简要报道了国内外有关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的藻类N、P处理和除藻研究进展,并对国内外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美人蕉、鸢尾、千屈菜和黄菖蒲4种水生观赏植物为材料,分析单种植物和不同植物组合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物量变化及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总磷、pH、化学需氧量、溶解氧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的生物量增加值差异性显著,变化范围为3.77~12.17g·L~(-1).单种植物和不同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总磷和COD_(Mn)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对DO值有显著的增加作用(P0.05),且降低了水体pH.在处理35d时,单种植物对磷素去除率在87.24%~91.38%,植物组合对总磷去除率为62.67%~88.44%,对COD_(Mn)的去除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此外,美人蕉和美人蕉+鸢尾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明显,各指标间有极显著相关性.该研究结果为利用水生观赏植物防止富营养化水体提供了依据和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9.
泉州山美水库水质分布特征与富营养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近年水质监测结果,着重研究山美水库库区及进水水质分布特征。评价和预测库区富营养化程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入库、库区至出库的表层水体,除pH之外,DO、CODMn和BOD5浓度呈递减趋势,入库前后浓度降低尤其显著;而TN、N03^2--N和TP浓度除入库前后有所降低之外,其他呈递增趋势。现状水体富营养化水平为中营养;预测2010至2015年,水体富营养水平由中营养向中富营养状况过渡。  相似文献   

10.
以浮床水培柳树(Salix babylonica Linn)为对象,研究其在富营养化水体中2a积累的生物量、株高与生物量关系以及植物体对N、P的吸收情况.结果显示,柳树从种子到幼苗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生物量鲜重平均为789g/株.2a内,在种植密度为12.5株/m^2的浮床上,每平方米柳树浮床能将34.2m^3的水从V类水净化为Ⅲ类水质(以TP计).柳树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进程相对缓慢,但易于管理,适宜于水体的长期净化.  相似文献   

11.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及处理过程中N2O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和温室气体控制的需要,使得具有高效率脱氮,同时N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性后的松木锯末作为吸附剂,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模拟水样中的磷进行吸附去除,优化了吸附剂的改性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试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二甲胺水溶液2ml、吡啶1.5ml、环氧氯丙烷4ml、N,N-二甲基甲酰胺6ml;各阶段的最佳时间分别为:第三阶段时间1.5h、第二阶段1h、第一阶段1h。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改性松木锯末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模拟水样中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浓度的镧(La2O3)、氮(N)、磷(P)单因素溶液培养条件下,浮萍色素含量变化及浮萍对水体中N、P吸收的能力.结果表明,ρ(N)和ρ(P)分别为20和8 mg/L时,浮萍色素含量达到峰值;不同浓度La溶液培养下的浮萍色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ρ(La)为10 mg/L即对浮萍色素含量的增加产生抑制.培养时间(3~15 d)对浮萍色素含量的影响因培养条件不同而异,其中不同浓度N、La培养条件下其影响显著,但在不同浓度P条件下其影响则不显著.浮萍(鲜重)对水体中N和P的吸收峰值分别约为5和0.5 mg/g,且对N和P吸收的能力随N和P浓度升高呈现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生物技术,从河南省平顶山市平西湖水坝下水样中分离和筛选除氮细菌,结果表明:实验所筛选的8株供试菌株分别投入人工水体12 h后,水体的总氮浓度明显下降,说明这些菌株均具有脱氮能力,其中的N13、N22’菌株,其校正脱氮率可达40.38%和40.36%;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和其他菌株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为生物脱氮法治理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提供参考途径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泥的减量化处理是当前污水处理厂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南昌市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污泥为供试对象,研究河蚬对污泥有机质、SS、N和P的减量化效果。结果表明,24 h后污水污泥有机物去除率达到35.78%。河蚬对水体SS、N和P的减量化效果明显,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河蚬对水体中N的去除呈下降趋势,对水体P的去除呈先增后下降趋势。至第9天,河蚬对水体N和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7%和53%。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含磷洗衣粉对水污染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阐述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如赤潮、水华等)的影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提出了为什么要实施禁磷即禁磷的原因和传统的合成洗衣粉中加磷的作用与磷进入水体后,是如何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文中还介绍了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准,以及当今世界国内、外禁磷现况。  相似文献   

17.
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三峡库区水体总氮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体富营养化将破坏生态环境平衡.衡量水体是否发生富营养化污染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是准确测定水体中总氮的含量.三峡库区筑坝后,水体流速减缓,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发生.依据朗伯一比尔定律,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开展了三峡库区水体中总氮含量的测定工作.研究分析了影响总氮精确测定的各种可能因素,提出并改进了适合于实验室环境条件,也能获得高准确度结果的总氮测定方法.采用改进后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三峡库区内重庆主城区的嘉陵江实际水样中的总氮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得水样的总氮含量为0.6~1.0mg/L,小于国家规定的发生富营养化污染的限定值(≥2.0mg/L),得出三峡库区水体尚未发生富营养化污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槐叶萍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浮水植物槐叶萍(Salvinia natans)在两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状况及不同生物量的槐叶萍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槐叶萍生物量的增长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中高于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中,对轻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远高于对重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最好.不同生物量的槐叶萍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改性后的松木锯末作为吸附剂,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模拟水样中的磷进行吸附去除,优化了吸附剂的改性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 g锯末所需的改性试剂的最佳相对用量分别为:二甲胺水溶液10 m L、吡啶7.5 m L、环氧氯丙烷20 m L、N,N-二甲基甲酰胺30 m L;各阶段的最佳时间分别为:第三阶段时间1.5 h、第二阶段1 h、第一阶段1 h。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改性松木锯末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模拟水样中磷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宋明飞  胡艳玲 《科技信息》2013,(12):116-116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飞速增长使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现阶段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主要是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消耗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物质,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硝化反硝化菌是氮转化效率较高的脱氮菌,研究硝化反硝化菌对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不仅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对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在富营养化水体处理的工程应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