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华兹华斯是一位具有浓厚生态意识的诗人,他在诗歌中咏赞大自然,强调回归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从自然与上帝,自然与人类,自然与童年三方面探讨了华兹华斯的具有生态意识的诗歌。  相似文献   

2.
张问陶是清朝中叶乾嘉时代冠绝蜀中的诗人,其诗独抒性灵,讲求自然、天真.诗人一生四度往返京蜀,经长江三峡两次,沿途写下了大量吟山咏水、观风赏物之作,最著名的是摹写三峡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的诗歌,真切自然而空灵,极富艺术特色;其诗歌理论代表了性灵派的文学主张,与他的诗歌创作桴鼓相应.  相似文献   

3.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是一位大自然的歌手,一生创作了大量讴歌自然的诗歌作品。他以饱蘸感情的诗笔讴歌大自然,咏赞自然界的光景声色对人类心灵的影响,被雪莱誉为"讴歌自然的诗人"。他的自然观在诗歌《丁登寺》中体现为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自然与人本为一体,在对大自然的复归中,人性才得以复归。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的诗歌最先是受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深刻影响和热烈激发而喷发出来的,雪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本文从两位诗人的理想气质、人生际遇、对爱的追求及徐志摩诗对雪莱的借鉴,探讨徐志摩和雪莱诗歌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希腊现代诗人卡瓦菲斯和中国晚唐诗人陈陶处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但两位诗人却写出两首旨意相似的诗歌:《祈祷》与《陇西行》。两首诗歌都表现了人处于一种悲剧而懵然不知的状况。但由于两人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这两首诗歌中也表现了不同的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6.
屈原骚赋对《诗经》语言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诗人。由屈原奠基并定型的骚体诗以其独特的风格独占了一个文学时代,和《诗经》一起,成了先秦文学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几千年来,他们分别成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两个源头。但是,这两座高峰却又并不互相隔绝。象任何一位伟大的诗人、伟大的作家一样,屈原吸收了前人和同时代人在文学方面的各种成果,同时又全力进行创造。细读屈原骚赋,我们可以看到,南方的原始艺术,楚国的经济、历史、文化和北方的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这座奇峰的基础,而作为中国诗歌开山之祖的《诗经》,对屈原的影响更是直接而明显。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内容广博、充实,面对社会现实,针砭时弊,艺术上语言平浅、自然流畅、雅俗共赏。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自己的感情路上遇到了什么波折呢?这些曲折又是如何反映在其诗歌中呢?  相似文献   

8.
谢榛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位有独立思想且有重要影响的诗人、诗论家.他认为"浑"作为盛唐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具有内涵丰富、多层次的理论范畴.他重视浑然,认为浑然是一种诗歌由"精"而入"工"至"工而浑"的"造物"之境,是和自然之美相似,但又充满了诗人主体的能动意识的自然之境.在理论的建构上,他将"气"和"浑"联系起来,以"气"论诗和以"浑"论诗,堪为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9.
在华兹华斯《序曲》第五卷的“阿拉伯之梦”中,大海的崇高审美风格烘托着梦境的崇高精神气质,而梦境的崇高感又是诗人崇高心灵世界的表现。“阿拉伯之梦”作为全诗中“最崇高的部分”体现了自然审美经验与诗人精神气质的彼此渗透。它一方面联系着自然对诗人的“教化”,自然的教化塑造了诗人对待知识和人生的通达气质和良好直感;另~方面也联系着人文世界对自然的影响,展示出自然的精神内涵由于诗人的生命介入而逐渐丰满的过程,是理解诗歌中诗人与自然水乳交融关系的极佳切人点。“在大自然中读好书”既是诗歌中,也是日常生活世界中人与自然“共在”的一道美丽风景。  相似文献   

10.
后世敬仰的“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李白、杜甫的诗歌思想有着一致性,他们同样爱祖国、爱人民,关心国家的命运,关心人民的疾苦。本文主要从诗歌创作方法、诗歌风格、诗歌表现意象三个方面比较了李白与杜甫诗歌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极力标举的诗歌审美标准是自然,即诗人以自己的情兴为依据,而随着情兴自然抒发造语取势,同时又提出了诗歌创作过程中要经过苦思,并且这种过程要至难至险。皎然提出的观点看似矛盾,实则不然。皎然认为诗人创作过程中要苦思,达到的结果是诗歌审美的自然,形成苦思和自然的统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诗人创作要苦思;不同读者鉴赏要自然,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形成一个链条,达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李冬 《科技信息》2007,(24):221-221
诗歌自古迄今为人反复吟诵,汇聚着人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曾指出,浪漫主义诗歌应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和感情;应在描写自然风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来自在宁静中的回忆",正是这种源于自然的流露使华兹华斯的诗歌清新淡远,优美流畅而又蕴意隽永。这些在其抒情诗《孤独的刈麦女》都得以充分地体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的这一佳作,去聆听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优美动人的歌唱。  相似文献   

13.
露茜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兹华斯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自然诗歌广受世人喜爱.在著名的"露茜"组诗中, 华兹华斯塑造了永恒的大自然的形象--露茜.一个清纯的村姑, 但赋予了充分的神性和自然性, 代表了诗人的自然思想.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英国诗人蒲柏是一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着一种道德说教的浓厚色彩.这种说教代表着时代进步的思潮,辉映着欧洲启蒙运动的理念,这对于当时英国的历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蒲柏在诗歌中提出“自然”、“理性”、“中庸”以及“秩序”的伦理道德观,并以“和谐”概念为基础来维护当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处处彰显出他对于这些伦理思想所蕴涵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相似文献   

15.
惠特曼和狄金森是美国同一时代的两位伟大的诗人,开创了美国诗歌的新纪元。相同的时代背景使得这两位诗人有着不少相似之处。然而,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使他们的诗作各具特色,大相径庭。他们犹如那个时代的美国文学所生的龙凤双胞胎,各占半边天,以自己独特魅力共同撑起美国文学的一片蔚蓝天空。本文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阅历和生活体验为依托,以诗歌题材和文学风格为主线,去窥探和比较两位美国杰出诗人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六朝时期,诗人一味追求用典,导致诗歌内容空洞、文脉滞涩.鉴于此,钟嵘提出诗歌创作“直寻”说,认为诗歌贵在吟咏性情,抒发诗人切身体验.但从钟嵘选诗评诗的情况来看,其“直寻”说并不排斥用典,而是要求用典合理适当、贴切自然.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自然诗人,也是美国人民最喜爱并引以为自豪的少数几位美国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以快乐开始,以智慧结束."从传统中创新,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深意是其诗歌最大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杨叶婷 《科技信息》2010,(18):I0122-I0123
二战后,随着垮掉派运动在美国的兴起,美国文坛刮起了一股学习佛禅的风潮,不少诗人开始研究佛禅思想,美国著名诗人和翻译家肯尼斯·雷克斯罗斯就是这样一位菩提树下的诗人。本文对于王红公诗歌的探讨主要从佛禅对于王红公诗歌素材的选择、诗歌意境营造的影响以及王红公诗歌当中体现其深受佛禅影响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三个方面研究王红公的诗歌。  相似文献   

19.
叶赛宁是20世纪初杰出的俄罗斯诗人。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主题的诗歌,是"诗人在大自然的怀里,大自然在诗人的诗里"这句话的生动诠释。分析叶赛宁不同时期自然主题的诗歌,结合诗人的成长背景,以及当时俄罗斯所处的新旧时代变化的社会背景,探索诗人自然意识的变化、意象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内心的冲突,了解诗人的思想、心中的渴望,以及思想意识中的哀怨,揭示诗人人生悲剧的根源是时代变迁导致的思想矛盾。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诗人,其诗歌作品在世界文坛具有广泛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十年间我国学界在哈代诗歌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足。本文对此进行系统的梳理,以便为未来的哈代诗歌研究提供更为明晰的思路和有益的鉴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