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羽  张平 《科技资讯》2011,(5):55-55
简述了引滦入津的历史背景,对当时引滦入津工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阚述了引滦工程对天津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在天津开展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论述了引滦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套扬水站住于宝坻城区的正南方向津蓟铁路东侧的潮白新河左堤处,是引滦入津工程的配套工程之一,该工程的建设彻底解决了自1983年引滦入津工程通水以来遗留的引滦输水与宝坻城区沥涝水排放的冲突问题,同时工程还兼顾了城区环境用水的需要。为排引结合的水利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3.
宝坻区大套扬水站是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的配套完善工程之一,其建设的目的是解决城关地区的排涝沥水,彻底解决利用引滦明渠进行排泄宝坻城区沥涝水的这一难题。针对本工程引水前池挖深度大,挡土墙高,混凝土挡土墙设计很难满足其自身稳定要求的特点采用加筋土挡土墙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永志  张程航 《科技资讯》2010,(27):156-156
引滦工程包括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位于滦河流域,肩负着供水、发电、防汛等重要任务,引滦工程管理局为了加强水库管理,主要建设了几大类信息化应用系统:工情信息系统、防汛信息系统、水质监测信息系统。以上各系统相对独立,系统信息共享与交换比较困难,有的系统信息不能在局域网上发布。鉴于此我局和天津龙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本系统,旨在实现各业务应用系统信息的有机集成与共享,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人机交互界面、信息应用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5.
引滦工程作为天津的生命线,黎河作为生命线的上游源头,联锁板护坡是黎河防御洪水、保障输水安全的新型工程,是多年来黎河广大水利工作者智慧的结晶,与其他河道工程相比具有不同的特性。针对这一特性,对其基本结构形式、施工主要工序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对施工中应把握的关键环节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6.
结合1986年水利部颁布的《综合利用工程经营管理考核指标》(试行),对《引滦枢纽工程后评价报告》中的运行管理部分进行评价;并对引滦枢纽年运行中所发生的更改、大修、设备购置三项费用进行分析;从而评价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天津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对地下工程的施工会产生不利影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均为地下箱涵结构,地下水会对其施工产生很大影响,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的质量,做好降排水工作十分重要。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天津市2段工程为例,阐述了施工降排水的方法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六年前,正当天津市人民告别咸苦水,饮用上甘甜的滦河水不久,一块"引滦水质存在污染"的黄牌曾震撼了千百万人们的心!几年过去了,滦河两岸污染治理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岂料大自然又亮出第二块黄牌:引滦工程正在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怎么会成为引滦工程的大敌?初冬,我们沿滦河上溯去寻找答案.一滦河上游位于河北省承德地区围场县.乘吉普车出承德市区往北,沿着一条崎岖的山道颠簸了约摸三个小时,才到了围场县界.围场,过  相似文献   

9.
介绍引滦入开泵站机电设备改造工程,总结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黎河作为天津市引滦工程的咽喉,水源水质的保护不容置疑。如何做好保护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此问题我们浅述了一些分析和治理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平  安兴华  陈阳 《科技信息》2012,(33):134-134,59
针对天津引滦人力资源系统的建设应用要求,提出了Struts框架。该框架是一个开源的Web开发框架,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套Web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和组件,让开发人员专注于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功能,简化了Web应用的开发过程提高了开发效率。Struts框架是目前最流行的Web应用框架之一.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引滦尔王庄连接井闸闸体和排气孔部位的渗漏问题,在不影响引滦输水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案比较,确定对闸体部位局部化学灌浆,排气孔部位整体灌浆,将原加气混凝土封闭成整体,代替钢管,为解决这种特殊渗漏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引滦工程上游底栖动物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滦输水工程上游水域进行了底栖动物种类区系组成、现存量(密度、生物量)及分布的调查研究. 结合历史资料和国内相似水体研究结果,并辅以生物指数的分析,对调查水域进行了水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调 查水域可初步划定为中营养型类型.  相似文献   

14.
针对调(引)水对下游航道影响、水库对下游航道影响的评估和典型浅滩整治工程的方案优选等航道工程问题,给出了一、二维全沙数学模型的验证及应用情况,这些研究成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水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规划、论证及初步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调(引)水对下游航道影响、水库对下游航道影响的评估和典型浅滩整治工程的方案优选等航道工程问题,给出了一、二维全沙数学模型的验证及应用情况,这些研究成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水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规划、论证及初步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工程天津市2段采用现浇箱涵,施工期较长,为保证施工期内正常作业,需做好施工降排水工作。论述了天津市2段降排水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蓟县境内地形比较复杂,全县以京哈公路为分界线,北部为山区、半山区,南部为平原洼区.县内有大型水库1座,面积3万平方公里,设计蓄水量4.5亿立方米,是天津市引滦工程的调蓄水库,供天津市饮用水.  相似文献   

18.
 目前 ,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上马的呼声日益高涨 ,有关论证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新闻媒体的报道虽不多 ,且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 ,社会公众又缺少全面了解工程相关情况和工程全貌的其他途径 ,因此 ,人们对南水北调的经典方案(由丹江口调水至北京的中线方案以及由长江下游经大运河调水至天津的东线方案)存在着相当多的误识。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这些误解 ,将严重影响相关决策的准确性。本文拟对这些误解逐一加以讨论。1.误识之一 :南水北调的初始方案是一个十分成熟没有疑义的方案 ,在学术界(工程技术界、经济界等)得到了一致赞同。这是某些利益部门片面观点造成的某种假相。诚然 ,南水北调的最初设想提出来已有40余年。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意义深远,因此必须慎重决策,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功。为此,笔者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用水、储水诸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决策参考。一、调水的思考1.水源问题(1)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一期工程完成后,年调水145×108m3,这个调水量是按需确定的,也就是解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兼顾农业用水的需要。但实际情况是丹江口水库流域处于我国的季风活动区,受异常大气环流影响,导致旱涝灾害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引滦入津输水隧洞工程概况,基于对衬砌混凝土裂缝的两期补强加固治理,提出了一套较为合理完整的裂缝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