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变频调速水泵供水设备在我国的应用正在日益扩大。它与多合水泵组合运行及气压度水相比,具有一定的节能效益。如果我们对水泵选择不当,使水泵的运转大部分都处于高效区之外,那么就体现出变频调速水设备的节能优势。目前,市场上的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产品规模一般给出的是最大供水量和最高物程。在实际使用中,给水系统供水所需要的扬程,往往正好是这一扬程值,那么,系统的需要恒压值是不是只要低于这一最高扬程取任何值都行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下讨论。1 离心泵Q-H曲线与高效率区一般离心泵当其转速改变时,根据相倾足律都有如…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配以不同功能的传感器,根据网管的压力,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使水管中的压力始终保持在合适的范围.这种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直接取代水塔、高位水箱及传统的气压罐供水装置.另外,此系统可实现循环变频,电机软启动,具有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功能,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水泵耗电功率与电机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关系,所以水泵调速运行的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平均耗电量较通常供水方式节省40%.  相似文献   

3.
潘玉海 《科技信息》2011,(15):105-105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二次供水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和成熟。传统的高位水箱(或水塔)、气压供水方式已逐步被新的供水方式取代,许多住宅小区、办公楼、酒店、宾馆等的供水设施均已广泛采用了变频给水设备。目前伴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变频供水设备的应用范围得以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4.
张晓杰 《科技信息》2010,(31):256-256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变频技术不论是在功能完善,还是在稳定性上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变频调速供水系统已经得到供水行业普遍认可,它可以直接取代水塔,高位水箱及气压罐供水装置,变频调速供水系统可以根据管网用水情况调节水泵转速,改变供水量达到节能目的;目前常用的供水系统大部分都采用全死循环。变频供水系统,在系统保护,工作稳定性,设备的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比以前传统的供水系统要优越,因此变频供水系统已成为将来供水设备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建设问题,应当高度重视.由于现存消防装备的限制性,在高层消防建设过程中,应从自救角度出发,以室内消防设备为主进行设计.最常见的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建设为高层屋顶消防水箱的安装.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很高的高度,因此消防水箱的高压系统设置非常必要.消防水箱不仅要配备稳压泵、气压罐、变频调速水泵等设备,同时应保证在最不利火灾情况下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灭火初期对于水量和水压的要求.就高层建筑屋顶消防水箱安装注意事项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6.
梁敏 《甘肃科技》2003,19(8):95-96
介绍了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变频调速供水系统这两种在高层建筑最常应用的供水方式的原理、优缺点。供水方案的选择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经济、合理的给水方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讨论了双泵并联工作气压给水系统的工作特点.相对于单泵工作的气压给水系统而言,在罐内压力及机组最大启动次数不变的条件下,双泵并联可减小罐体体积;若罐内压力及罐体体积不变,双泵并联工作可减少水泵启停次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若保持罐体体积和机组最大启动次数不变,并联工作可降低系统超压,缩小压力波动范围,改善系统运行条件,取得节能效果.并联后系统的超压仅为单泵运行的39.4%-49.5%;在α<0.75的情况下,并联工作的节能率一般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海典型老旧居民小区的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供水系统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二次供水水泵在不同工况下的水量、能耗及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水池+变频水泵模式下水泵一天内主要时段的供水水量远低于额定流量,因此在满足相同供水需求时,水池+变频水泵模式下水泵的运行效率是水池+工频水泵+屋顶水箱模式下水泵运行效率的50%左右。部分水箱存在因位置距离顶楼过近,仅凭重力流无法满足供水压力需求的情况,水池+工频水泵+屋顶水箱模式需要再次加压,屋顶水泵再次加压的能耗约为泵房变频水泵能耗的200%以上,水池+变频水泵模式下总体能耗更低。  相似文献   

9.
李静 《科技信息》2012,(3):196-197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器由电动机、泵组和变频调速系统、压力仪表、管路系统等组成。电动机泵组多由同型号的水泵2~4台并联而成。由变频器和工频电网供电,根据供水系统的运行状况自动调节和切换。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除可节能外,还可以使水泵机组软启动,降低启动电流,避免对供电系统产生冲击负荷,提高供水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节能已成为衡量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变频调速水泵给水设备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变频调速水泵给水设备的节能原理,并以工程设计实例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笔者基于多年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变频供水相对于传统水泵加屋顶高位水箱联合供水的优点,指出变频供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文中首先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变频供水的优点,而后,笔者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两种变频调速供水的节能情况,在前面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定量地给出了因调速而节约的电能,全文既有定性的理论基础,也有详尽的定量分析,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响应现在我国大力倡导的节能的政策,决定将滤池反冲洗中所用的水泵进行改造,把原来的高位水箱反冲洗系统改为利用变频技术.采用水泵直接反冲洗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计算了滤池反冲洗采用变频调速泵所节约的电耗,并对其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详细阐述了变频调速供水泵站的节能原理,分析了变频调速水泵的最佳台数以及水泵调速的最佳范围,并对水泵调流的最佳范围进行了讨论,以供调速泵供水系统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⒈变频恒压供水技术概述变频恒压供水技术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楼宇高层的加压供水,具有水压恒定、水质好、占地小、无高位水箱、噪音小、节能等一系列优点。该技术能实现水泵的软起动,减小水泵起动时的冲击电流,使水泵的使用寿命延长,在调节水泵流量时,可以节约可观的能量。⒉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核心在于使用一台或几台变频器对供水系统的水泵进行变频控制,使供水水泵尽量工作在最佳效率状态。⑴系统构成与控制方式选择针对给定的条件进行系统设计,由于各泵容量相等,可只用一个变频器,额定功率稍大…  相似文献   

15.
变频器装置为水泵变频无级调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交流电机采用变频调速有减少起动电流,节能,延长水泵寿命等优点,本文就变频调速技术在给水系统中的应用状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宋志  赵永强  楚朝阳 《科技信息》2010,(17):J0080-J0080,J0021
通过调节带动水泵运行的电动机转速,从而改变水泵机组流量和扬程实现节能,已成为水厂供水节能的技术新亮点。变频调速能够根据管网对服务水压的要求随时调节供电频率,从而实现水泵的变速调节。在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柿园水厂供水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配置的变频调速设备与其他工频水泵科学的开停运行方案相结合,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生活供水中,用户日用水量的逐时变化率较为复杂,因此在满足压力条件时,合理地选择增压泵的流量对气压式给水设备优为重要.气压式给水设备运行时,增压泵的泵水一部分直接被用户使用,一部分贮存于气压罐中,本文研究的气压式给水设备是以变压方式来实现的,其给水压力在P_(min)~P_(max)之间,当给水压力低于P_(min)时,增压泵自动启动,运行t_1时间时,气压罐的贮水量等于调节水量,也就是给水压力达到P_(max),自控机构使泵自动停止.以后罐中的调节水量单独供水,经过t_2时间,压力下降至P_(min)泵再次启动,以此往复来实现供水.这里设t_1为增压时间;t_2为泄压时间;T=t_1+t_2为启动周期;f=1/T为启动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生活小区二次加压供水系统广泛采用了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但传统的生活小区恒压供水系统中一般选用相同型号的水泵2~4台,大多没有考虑小流量用水情况,即使有生活小泵,大多也是采用气压水罐小流量供水模式,系统设置复杂。若主泵功率较大(一般认为≥11kW),会造成小流量供水时能量浪费较大。本文结合某生活小区的变频供水系统,介绍了小流量变频供水系统的设计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集散控制系统是采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和PLC技术实现自动给水的机电一体化供水系统。根据供水管网的用水情况,调整水泵转速,实现全自动恒压供水,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变频调速系统方案,以供水压力为控制对象的闭环PID控制系统,实现了变频输出与工频市电之间的切换,使每台泵的电机均实现软起动,通过同一台变频器实现单台电机的变频,从而解决了电机冲击水锤作用,避免了电机频繁起动。该系统具有节能、调节性好、控制灵活及运行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供热供水企业的运行管理中,水泵的流量调节手段基本上有两种:(1)传统的阀门调节法;(2)新兴的变频调节法。传统的阀门调节控制方式基本不节能。水泵流量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方式比传统的采用阀门调节控制方式更加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