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几年来,我国的师范专科学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校数由原来的14所增加到183所,成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教委对进一步办好师专提出了“坚持正确方向、明确办学思想、主动适应改革、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  相似文献   

2.
从长远发展看,推进西部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根本的是着眼于制度安排,为其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具体来说,应制订建设标准,明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强化政府职责,建立健全教育保障体制机制;改造薄弱学校,逐步缩小办学条件标准差距;开发人力资源,推动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加强督导评估,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头等大事;是实现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需要;是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与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按照明确的目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手段、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天赋,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质、文化知识、身体心理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和补偿的有计划活动。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教育观念。它是指导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形式。素质教育是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体育专业素质教育新的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强化政治与人文教育课程;增加基础教育课程;开设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技术教育课程;加强就业教育课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加强科学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在看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的同时,只有中小学科学教师正确认识科学课程在学生终身发展和在社会中的作用、真正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才能从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出发,理性地关注科学课的改革,立足于教学本位工作搞好科学课程教学。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是一个难点,但同时也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STS教育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改革潮流,它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兼容;注重将科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地将STS教育作为重要理念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系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探索并尝试了高师化学专业开展STS教育的做法,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化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学术轻师范;课程体系设置重深度轻广度,缺乏综合性;教学改革滞后于基础教育发展;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等。地方高师院校对此必须进行改革,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结构、密切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以满足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赵翠 《科技咨询导报》2014,(31):205-205
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开始,科学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对于科学教育并没与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科学教育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该文以地方民办学校的科学教育为例,对其发展现状以及改革创新的途径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深化课程、教学和评价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管理法制化进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农村教育评价制度法制化的基础,其根本任务是要规范评估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建构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系,以建立有效的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质量监测体系。农村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需要依法治理,其立法规制应进行系统化的政策体系设计,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教育主体依法治教的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存在重学科专业课、轻教育基础课,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理学科的发展,不利于地理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本文在分析部分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提高师范生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构建以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研究课程为主的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以期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学科的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化趋势与定位,改革与重构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培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专业素质的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地理教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不仅引起了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系列转变,也对地方高校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地方高校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诸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等现状.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是高等教育的必然,从基于标准的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背景,对地方高校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策略回应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素质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正确地认识素质教育是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继续与发展,不是“差异教育、个性教育”,并指出在加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科学地处理五个关系,最后提出六条转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转型时期,加强高师与基础教育衔接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构建和完善适合本土的新型化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实现新时期基础教育对化学教师的专业需求,全面推动基础教育更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地理区位等地理环境明显影响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地势与2017年青海省41个县域教育、经济等关联指标的空间统计分析(SPSS、Arcgis等),结果表明:海拔越高,基础教育的规模越小,教育的质量越低,教育的支出越少,教育资源的配置由中心城市向边远县城及乡镇逐渐减少的趋势明显;随着海拔升高,表达民族教育规模与效益的指标值变低,显示地势对民族教育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建议:(1)在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人民收入的同时,需要提高高海拔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加强高海拔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资源投入;(2)通过提升办学质量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加强高海拔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整合,提高高海拔地区学生的受教育质量;(3)通过提高高海拔地区教师待遇,全职招聘和定期支教相结合等方式,加强高海拔地区教师队伍建设;(4)加强高海拔地区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让基础教育能够突破地势导致的阻碍,以提高高海拔地区基础教育的水平;(5)加强高海拔地区民族教育的资源投入,高度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地理科学沟通了自然与人文的联系,是一门人文意识极强的科学.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强化地理知识传授功能,忽视了智力开发、个性张扬和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导致地理知识的人文性严重地被遮蔽,严重影响中小学基础教育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新课改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将人文精神的熏陶作为地理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价值取向.该文试从人文素养本身和时代的需要入手,论述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探讨地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科学教育长期存在重视科学知识而忽视科学方法的现象,这种科学教育取向影响了多代学子的成才与发展.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学科《课程标准》只有科学知识而无科学方法的状况表明,"知识中心"科学教育观念仍然统治着科学教育活动.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我国科学教育需要从知识中心向方法中心转变,这既是科学教育理论的发展要求,也是科学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设置是课程发展的必然,回归和体现科学的“整体”面目。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而科学教育课程设置是其核心,应体现其师范性,综合性;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实施应注意教师的配备,课程建设的渐进,教学过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分析科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入手,指出了基础教育科学类课程的改革对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养的挑战,讨论了合理构建"科学教育"专业师资的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体系,并以副修专科教育为例提出了设置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从分析科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入手,指出了基础教育科学类课程的改革对 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养的挑战,讨论了合理构建"科学教育"专业师资的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体系,并以副修专科教 育为例提出了设置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阶段的西部大开发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教育优先发展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支柱之一。文章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该州基础教育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强化对基础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