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SM基站系统故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德银 《科技信息》2009,(6):139-140
移动通信基站在GSM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GSM网络的通信质量。基站设备是一种要求较高的产品,最初的基站设备基本都是一些国外的产品。随着我国一些高科技电信企业在移动通信领域不断深入。一些国内的电信企业也生产出多种型号的基站。为了保证有一个优质、高效的通信环境,基站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便成为通信行业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它不仅推动着通信事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通信质量的好坏。GSM赋予基站的无线组网特性使基站的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及室内、室外型基站,无线频率资源的限制又使人们更充分地发展基站的不同应用形式来增强覆盖,吸收话务:远端TRX、分布天线系统、光纤分路系统、直放站。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GSM蜂窝通信系统中的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新技术 ,并对数字通信技术中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转换和传输过程作了介绍 .  相似文献   

3.
GSM—R技术在中国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GSM—R技术,分析了GSM—R系统构成,探讨了GSM—R技术在中国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对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高效、灵活、实用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SM—R是在GSM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平台上增加了铁路运输专用调度通信功能.充分发挥数据通信的优势。本论述对GSM—R实现平调通信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全球通”是英文Globe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ations(GSM)的中文译名三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三的俗称。它是西欧国家组成的移动通信特别小组(英文缩写也是GSM)在80年代开始研制开发,90年代初投入商用的一种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制式。开发GSM的初衷主要是使欧洲的移动电话用户能在欧洲境内自动  相似文献   

6.
CDPD(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系统的切换机制不同于模拟蜂窝通信系统和数字蜂窝通信系统。在研究了CDPD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规程(RRMP)、移动网络登记协议(MNRP) 和移动网络位置协议(MNLP)的基础上,对CDPD系统的切换机制和切换性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定量地分析了CDPD 系统的链路中断概率  相似文献   

7.
GSM无线接入终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M无线接入技术是采用数字蜂窝技术为用户提供电信业务的技术,其特点是经济、能迅速提供业务、灵活可变、容量大和安全可靠.本文是基于台湾义隆EM78系列单片机和GSM接收模块的硬件电路,采用先进的软件算法,设计了一种GSM无线接入终端(GFRA)设备.它主要由电源电路、通话及控制电路、键盘及检测电路、MCU控制模块、显示及控制电路、存储器和GSM模块等电路组成.电源电路对整个系统进行供电;键盘及检测电路是完成电话号码及相关信息的输入;MCU控制模块完成通信的相关控制;存储器完成对拨号及来电信息的存贮;显示及控制电路主要完成来拨号及来电信息、信号强弱等信息的显示.实验证实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解决我国偏远山区布线困难的通信问题有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移动通信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中国移动通信的走向一直为世人所瞩目。1987年11月,我国广东正式开通了第一个TACS制式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了移动电话用户零的突破。1994年底,广东又首先开通了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至1995年,全国已15个省、市也相继开通了GSM移动通信网。迄今为止,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面上都建设了GSM网,实现了国内和国际的全自动温游。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准备在21世纪初期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商用试验。  相似文献   

9.
数字移动通信中的均衡技术林福华曹基荣邢松(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8)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因其话音采用模拟制调频,通信质量及系统容量受到较大限制.而数字蜂窝通信系统因其频谱利用率高、质量性能优良、可支持多种业务等优点,正日益显示...  相似文献   

10.
第三代蜂窝通信技术TD—SCDMA系统的组网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在多个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它的核心网是对第二代蜂窝移动系统的演进,依然可以看作是在使用第二代蜂窝系统的核心网,网络组建相对容易。而WIMAX系统作为新兴的技术,虽能单独组网,但是架构和第三代蜂窝通信技术TD—SCDMA系统不同,要想实现这两种技术的融合,就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服务的办法,以此来解决这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GSM—R系统的组成,工作频率,结构与覆盖,功能特点,关键技术以及在我国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最后对GSM—R系统发展方向做以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石,而无线通信则是实现“5W”目标(Whoever、Wherever、Whenever、Whomever、Whatever,即任何人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通信)这一终极理想的必要途径. 将时间回溯至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的先进移动电话业务(AMPS)系统(1G),拉开了现代人类通信时代的大幕;20世纪90年代,采用数字调制技术的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逐渐兴起;此后,过渡性的GPRS技术(2.5G)初步解决了GSM在系统容量、传输速率、频谱效率方面的局限性;随之而来的3G大规模商用,带动了移动互联产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宽带 CDMA技术的特点 ,分析了宽带 CDMA与 GSM系统重叠覆盖时的蜂窝系统容量 ,最后计算结果表明 :用宽带 CDMA系统与 GSM系统进行频带共享 ,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量。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提高目前GSM系统中Abis接口线路传输能力的方法———利用语音通信的VAD和DTX进行话音的倍增复用,并对其原理、实现方法、传输性能和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结合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蜂窝网及陆地集群无线通信集群网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方案.即采用TETRA系统的信源编解码和信道编解码技术,调制解调采用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GMSK技术,对国内成熟的模拟集群系统稍加改进,如将基带话音处理及载波调制数字化,就成为国内企业可批量生产的数字集群系统.并用硬件及软件对此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易于实现,性能良好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6.
GSM—R在现代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铁路跨越式发展和提速对铁路通信技术的要求,介绍了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合GSM、GSM-R和GSM-R在铁路应用特点,探讨了GSM-R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青藏铁路的应用并预言未来在中国铁路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推动中国铁路的信息化建设,早日与世界铁路建设和通信接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铁路将通过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GSM—R)的建设,为实现铁路各种移动信息资源的采集、传输,为现代化调度、指挥、控制提供通信平台。目前列车调度命令、进路预告、车次号传送等数据业务目前均通过GSM—R的GPRS网络进行传输,本文主要探讨GSM-R网络中GPRS方式在铁路信息化方面的一些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CDPD(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系统是叠加在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网上的数据通信系统。为了很好地利用移动信道,CDPD系统有一个功能复杂的MAC( 媒质接入控制) 层。在一片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 芯片TMS320F206 上实现了MAC层的功能。介绍了在DSP芯片实现该层协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GSM(G lobal system formob ile commun ications)网络的便携式无线视频通信终端的接口。叙述了通过DSP TM1300的PC I-X IO口,经UART芯片ST16C550与GSM接口模块MC35连接的设计方案。给出了该无线接口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要点,如PC I-X IO口的缓存区控制、多线程同步等。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无线网络通信接口工作稳定,性能良好,平均速率可达1 120Byte/s。  相似文献   

20.
武现章 《甘肃科技》2012,28(9):126-129
兰渝铁路是正在建设中的一条重要铁路,围绕铁路通信尤其无线通信的建设方案,建设各方有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要不要上GSM -R通信系统.从铁路通信发展趋势、兰渝铁路地位、通信的先导作用、GSM -R业务功能及技术先进性、兰渝线地形、通信投资、铁路行车安全性要求以及兰渝线未来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兰渝线初期建设GSM -R通信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