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六法论"是南北朝画家谢赫在传统绘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六种作画方法,六法在《画品》序言中的倒序顺序,恰恰是从实践角度出发,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中国画的学习过程分为包含临摹、写生、创作等在内的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从“气韵”说与“摹仿”说看中西传统绘画之异同俞晓霞气韵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方传统绘画的最高艺术纲领。“气韵”说出自中国六朝时代谢赫所著的《画品》,而摹仿说则是古希腊人阐述文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一种学说,同时作为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它一直指导着古希腊直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法则“谢赫六法”与建筑设计艺术之间的关联和共性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许玲 《科技信息》2012,(25):169-170
南朝陵墓石刻作为雕塑艺术与绘画同时发展,并受绘画风格影响很深。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三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的绘画风格及谢赫的"六法"理论体系带领整个南朝的艺术活动,包括南朝的陵墓石刻。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艺术批评发展异常活跃的时期,南朝谢赫所作的《画品》与钟嵘所作的《诗品》均为这一期间的重要艺术论著。这两部不同艺术门类的论著在文体样式、美学范畴以及话语风格等方面,虽然都保持了各自的特性,但更多地存在着相互间的影响与推动。  相似文献   

6.
叶江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55-256
中国古代绘画与造园均受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本文从“谢赫六法”绘画美学理论这一特殊视角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气韵,指文章、书画的风格、意境和韵味。"气",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韵",指事物所具的某种情态气和韵都和"神"有关,故有神气、神韵之说。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出的"六法论"把"气韵生动"放在首位可见,一幅作品的气韵是非常重要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  相似文献   

8.
谢赫《六法论》的诞生是中国画发展到一定程度应运而生的必然产物。陈其旋先生总结前人经验和研究成果,大胆提出《新六法论》,是对当前中国画创新和发展的一大贡献。在中国画界吹响了为之一震的新号角,在当代和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万成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206-206,148
20世纪中国绘画的改造与革新基本上没有突破谢赫的"六法论",只不过没有人对当代画家用逸品、神品、妙品、能品去鉴定.这个时期的品评标准在原来的"六法"基础上文人画的要求均融合在其中,也融合了西洋画的许多精神.中国传统绘画的延续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呈现出显著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成书时限一直是不解之谜,本文以有力证据证明《金瓶梅》成书上限可定于万历元年。其主要证据为:一、第68回的“新河一带”“毁闸折坝”,“南河南徒,淤沙无水”、“疲弊之极”、“贼盗梗阻”等史实均发生于隆庆元年之后;二、第77、78回提到的济州管屯产生于嘉靖二十五年重修济宁卫之后,计亩征收银两,“秋税”、“夏税”均不征收实物,发生于万丙八年之后;三、书中所提到的三大丧和生辰八字按万年历推算均排在隆庆五、六年,梅节先生有证。总之,《金瓶梅》成书时间为万历元年至万历二十年。这是《金瓶梅》研究的一项新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1.
依据新批评的审美视角,运用谢赫的绘画"六法",观照元代画家倪瓒与民国瓷绘家汪野亭的山水画作,从"经营位置"与"气韵生动"两个方面,比较倪、汪二人的山水画作,借引《二十四诗品》的"飘逸","疏野"两种美学风格加以总结,比较二人的绘画风格,发现山水画的真美。  相似文献   

12.
谢赫的六法论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而气韵生动是其关键,通过对气韵生动的内涵,美学价值艺术境界等各个方面的了解,论述了气韵生动在中国人物画鉴赏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以便于画家对客观形象进行悉心的体验、睿智的理解和感情的抒发,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中国人物绘画艺术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绘画和音乐是两个不同的艺术类别,但又统一在艺术范畴之中。绘画中说的是“气韵”,音乐中谈的是“韵律”,“气韵”和“韵律”从字面上看是有区别的,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绘画艺术中,从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至南朝谢赫提出“气韵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比较谢赫"六法"和手绘效果图含义的基础上,从绘制时间、绘制内容和所用材料方面分析了"六法"和手绘效果图的差异,分别从六法的应用方面探讨了手绘效果图技法对于"六法"的吸收和继承,提出了手绘效果图技法的研究理论仍可以基于"六法"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枫先生在《评〈人贞政要〉》一文1中说:“根据我们所能找到的文献材料来看,《(贞观)政要》的成书具体年代,目前不能作出肯定的回答,大约是吴兢在史馆任职时,即七0五年到七二一年之间编辑的。”吴先生持论谨慎,放所言如此。作为后学,我曾作二文考《贞观政要》的成书时间又作了肯定的回答。我认为,此书的成书在开元十年(722年),编辑时间在开元八年至十年(720至722年)之间。吴先生之所以将《贞观政要》成书时间的下限定在公元月1年(开元九年),是因为他采用了宋人王应磷开元八·九年,并参照了《四库提要》编者的话。他说…  相似文献   

16.
北宋时期的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第一次将“逸品”放在了神、妙、能三品之上,这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在美学追求上的一个历史转折,“逸”从历史上看首先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后成为知识分子生活的常态,因此对绘画乃至整个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倪云林为代表的元代画家将逸品绘画推向了高峰。“逸品”的特征是“崇自然”和“尚简”这种形式因素的突出恰恰形成了绘画中的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世本》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史书,本文就其著录源流及史料价值作一简述。《世本》一书,作者是谁,成书于何时,现已不能确考。《汉书·艺文志》:“《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迄于春秋时诸侯大夫”。对于作者是谁及成书的时代,都说得不明白。汉代以后史志所著录的《世本》共有七种。1、《隋书·经籍志》:“《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2、《隋书·经籍志》:“《世本》二卷,刘向撰。”3、《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世本》四卷,宋衷撰。”《新唐书·艺文志》:“宋衷《世本》四卷。”4、《旧唐书·经籍志》/…  相似文献   

18.
清朝的程晋芳,最早向世人传出《儒林外史》成书信息。程氏也是早期研究、宣传该书的唯一学者,为后人提供了该书的成书年代、成书过程、版本、卷数以及与“唐人小说”等原始信息,并最早预言《儒林外史》是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9.
“诗以神韵为心得之秘”,神韵说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尤其是诗歌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渊远流长,是历代文艺家乐而不疲的一个话题。然则,“神韵者,本极超诣之理”,围绕此说聚讼纷纭,弄得它自己也几乎成了一个“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问题。本文企图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的“神韵说”做一次管窥蠡测。“神韵”一词最初用于文艺评论的是视觉艺术,见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评顾骏之画时所说的“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前哲”;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谈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本的互文性特征入手对日本明治时期著名文学家坪内逍遥在《小说神髓》全书进行了整体细读,归纳和统计了该文本对其他文本引用和吸收的具体情况,对其中的主要互文性手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小说神髓》有直接影响的外源性前文本以及作者完成书稿前撰写的相关论著等内源性前文本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小说神髓》是融合“和”、“汉”、“洋”多种文化背景中无数文本,对其进行歪曲、改编、模仿、借用、剪贴、拼凑,它的最后成书是作者坪内逍遥超越前辈作家、评论家以及超越自我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