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国民性改造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般重要的思潮,陈独秀国民性改造思想在这股思潮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股思潮,本文试图从对国民劣根性表现的揭示、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国民性改造途径等几个层面,对陈独秀国民性改造思想进行一些个案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陈独秀关于民主政治的探索进行了多角度分析,认为陈独秀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肯定,对苏联社会主义专政制度的批评,都有比较独到的见解,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国民运动至上论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陈独秀一生乃至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国民运动至上论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陈独秀一生乃至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民话语是近代以来中国启蒙思潮演进的主题.如何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框架内,培育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新国民,凝结了数代中国知识精英的智慧与探索.陈独秀在批判反思中国国民性问题的基础上,勾画了一幅现代公民的精神图像,提出了重构现代新国民的多重维度,开启了中国国民性论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概况。(1)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萌芽,其标志是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介入和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产生;(2)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标志是君主立宪制在清朝的建立;(3)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成熟。其标志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一贯非常重视政治民主建设,他在许多文章中,深刻地论述了政治民主建设必须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保持政治稳定相联系的观点,并特别强调政治民主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为我国的民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青年毛泽东在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曾经历了数次艰难的选择。从对康梁“新学”的支持到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追求,从对社会改良主义和无政府共产主义等非科学社会政治学说的否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艰难扶择,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论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潮形成的历史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新化运动时期国民经济改造思潮的形成,既有中国近代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也有深刻的思想化渊源。概括起来,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它是中国近代化运动层层推演的必然产物;二、沉重的民族危机,使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思维角度发生变化,由对社会客体的思考转到对社会主体的探讨,即对人的素质的思考,对国民性改造的关注;三、西方化的输入与西方化的冲突,为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化的反思的不断深化以及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统;四、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受日本、欧洲启蒙思想家关于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影响;五、中国传统儒家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儒家文化包含着民主政治的一些元素,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儒家的终极理想与民主政治并不矛盾。儒家参与政治和影响政治决策的作为近乎于公民社会的政治社团的功能,儒家对合理的社会秩序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民主社会的公正与和谐诉求。民主政治的发展可以儒家文化的开放性为切入口,以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人格平等和参与平等为基础,“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和发掘儒家文化的价值功能,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参与的新型模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巨大变迁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政治稳定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遵守法律规范,必须实现制度化、程序化,发挥党内民主的示范作用,以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以党员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提高带动公民政治参与素质的提高,这是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现政治稳定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徐海  郝涛洁 《科技信息》2009,(34):I0259-I0259,I0261
网络政治参与有着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点。但是网络因其固有的技术缺陷,使得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面临着诸多难题,可能给我国的民主建设和政治稳定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为此我们应从电子政府建设、网络立法、消除"数字鸿沟"、提高公民网络素质、培养网络公民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减小网络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精英政治论     
精英政治理论从19世纪末期兴起以来,经历了传统精英政治和当代精英政治两个理论研究时期。从彻底的否定民主的价值和实践,到肯定民主作为现代政治的程序性制度,当代精英政治论在实然的角度消解了传统理论对民主的围攻。同时,当代的精英政治也给现代政治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既要注重民主的程序,更要注重民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中国在踏上经济改革之路的同时也迈入了政治改革的大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社会政治领域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我们要继续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政治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相似文献   

17.
政治民主生活已渗入社会、集团、个人实践的各个环节,我们无法回避政治民主的兴起、发展、"入侵"。反思历史,作为政治生活的不同主体,从哲学视阈出发,我们会发现,政治生活的主宰是这般纷繁复杂。在利益多元化的时下,政治民主也呼唤主体多元化。"主体"已成为当下我们审视现代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维度,成为现代政治的原初动力。从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8.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和时代、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国家所处的主要矛盾,面临的最主要任务密切相关。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明确界限,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文化心理影响和制约了国统区的抗战文艺运动 ;同时 ,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又反作用于政治 ,推动了民族独立的进程 ,动摇了国民党的政治统治 ,促进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相似文献   

20.
论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挺进到敌后,在创建抗日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的同时,又领导根据地广大军民开展了全方位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其内容主要包括组织乡村民众团体、开展普选运动、建设抗日民主政权和民主运动等四个方面,其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当代的村民民主自治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