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嫱 《科技信息》2007,(1):26-26
“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认为是同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列的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但它对人类自身的影响,远远超过另两项计划。因此,对“人类基因组计划”在STS层面上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三个层面上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论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种种社会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产生与目标、内容、基本策略、技术背景、成果、意义、后基因组学和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喜庆之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的政府首脑一起,签署发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宣言”,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由六国科学家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胜利完成了!宣言中写到:“人类生命天书”的解读,适逢DNA双螺旋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及我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作用;指出了我国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政策支持、产权保护、学术团体等方面着重阐述了我国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1986年3月,美国生物学家杜伯克首次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设想。1990年美国能源部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向美国国会提交人类基因组五年计划。为期15年的计划正式开始。10月,美国投资30亿美元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1991年  相似文献   

6.
 2012年,距离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完成已有10周年.十年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走过了不平凡的的历程.未来,基因测序将涉及更多物种、个体、表型,也将从基础研究走向更为现实的医疗应用.  相似文献   

7.
许新 《华东科技》1998,(1):12-13
计算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计算机自投入应用即在实验科学中发挥着作用,承担了大量实验数据的存储、处理以及分析,一些适合于不同类型生物学实验数据处理的软件包纷纷问世,并为科研工作者所接受,这只是计算机在生命科学舞台上的小角色,不足为奇。“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二十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举措,可谓“主打剧”,计算机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联合主演的身份与现代基因技术同领风骚。从1988年开始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倡导,世界范围内进行的,计划15年内投资30亿美元,目的在于阐明人类染色  相似文献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3年12月批准实施了“八五”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基因组中若干位点基因结构的研究”,标志着我国参加世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正式起动。经过来自16个单位的科研人员近四年的研究和努力,已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1.完成了南、北方两个汉族人群和西南和  相似文献   

9.
1972年重组DNA技术的问世宣告了现代生物技术的诞生,现代生物技术的诞生又推动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进程,使生命科学从单纯的基础理论与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跃上了改造和创造生命的新阶段;跃上了单纯基础理论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相结合的新台阶。“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icp roject HGP)”的实施就是生物技术在人类基因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合理利用、开发人类基因资源的一个极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0.
11.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双刃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双重性问题 .指出在进行基因研究的过程中 ,必须注意其安全性问题 .  相似文献   

12.
李斌 《科技潮》2000,(4):26-28
肉眼看不见的基因蕴藏着生命的秘密,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旨在利用碱基测序等手段,从分子水平上也就是从根本上破解这一秘密。有人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有人把它喻为一本生命天书。随着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3.
基因芯片技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新技术.现已在DNA测序、基因表达分析、新基因的发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研究、基因诊断、药物筛选和药物开发、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以大量最新资料全面地概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研究状况 ,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背景、任务、研究进展以及我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主要任务是对人类基因组的 3× 10 9碱基对 (bp)进行测序 ,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工作图 ,进而破译人体遗传物质DNA上碱基对的生物学含义 ,弄清人类各种疾病与基因的关系。为从根本上预防人类疾病的发生、有效治疗疾病以及为人类历史的研究提供有力工具。至 2 0 0 0年 6月完成了覆盖人类基因组序列 97%的工作框架图 ,预计 2 0 0 3年完成基因的工作图。我国科学家完成了 3号染色体上 30 0 0万个bp的测序任务。我国基因资源丰富 ,应尽快加以保持和加快研究步伐。本文的目的就是使人们对HGP这一重大科技事件有全面的了解 ,深刻理解新成果的科技知识及意义。感受到“2 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一科学家的预言已临近现实。  相似文献   

15.
动态     
上海市已确定今后5年内在生物科技领域的“重中之重”项目,基因研究、药物创新将成为其发展主角。据悉,这些被上海市政府列为“重中之重”的项目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功能基因组研究;转基因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平台的研究;创新药物研究;中药创新园的规划与建设。到2005年,上海生物医药的产业规模将从现在的250亿元提高到600亿元;同时,上海还将在此期间内培育3-4家规模超50亿元的科、工、贸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企业集团,形成较为完善的新药创新体制,使生物科技真正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6.
当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03年完成之际,它给出了30亿个碱基对的DNA序列。之后,研究人员需要将那些序列数据翻译成对编码蛋白质基因有意义的信息,而这些工作是40多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直关注的焦点。研究人员需要弄明白那些处于基因间或者基因中对编码蛋白质没有明显作用的、传统上视为“垃圾”的DNA有什么含义。  相似文献   

17.
生命科学可作为工具为其他自然科学提供研究方法和思路,并形成新学科。生命科学也可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用它去研究社会学和经济学,可产生“社会基因学”和 “经济基因学”。“社会基因学”即家庭是社会的密码,单位是社会的基因,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定律”可称为 “经济基因学第一定律”。经济和资产的数学重组、物理重组、化学重组和生物重组是经济基因学的表现形式。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为基础,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因此,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人类应开始实施“社会基因组计划”和“经济基因组计划”。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综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和进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继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圆满完成之后 ,人类基因组外遗传计划 (humanepigenomeproject)也于 10月 7日正式启动 ,这也是世界上首项针对控制人类基因“开”和“关”的主要化学变化进行的图谱控制工作 ,他将帮助科学家建立人类遗传与疾病之间的关键联系。大部分情况下 ,人类疾病有半数原因与疾病遗传有关 ,另一半则取决于基因组外遗传变化 ,这种基因组外遗传变化不改变遗传信息 ,但是可导致细胞遗传性质发生变化 ,被认为是控制基因活动的“开关” ,曾经成功完成人类基因组 1/ 3测序工作的英国桑铬学院负责人斯蒂芬·贝克说 :“这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2004,(3)
2003年12月15日,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江中集团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共建的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宣告成立,并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举行了入驻签字仪式。中心将立足基础、面向应用、推进产业化,主要从事蛋白质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致力于规模化蛋白质组研究与开发专业机构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蛋白质组研究迈入新的纪元。“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一项伟大的跨世纪科技工程,国际科技界历时13年,于2003年4月23日正式宣告完成,绘制出基因组序列的“天书”,同时吹响了“破解天书”的进军号角。读懂其中的信息密码与遗传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