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豪族大姓主要由战国以来的封建旧贵族和随着秦汉地主经济的发展而新兴起的豪强大族构成。东汉初,政府一方面打击那些与王权相忤的豪族,一方面又扶植、放任豪族大姓的发展。东汉中期,豪族发展呈上升趋势,各地强宗大姓的社会、经济势力极度膨胀,对东汉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分析探讨豪族宗族组织更有利于对豪族大姓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是我国地主封建经济开始确立及最初发展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初期阶段。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秦汉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达到一个初盛阶段,取得了重大成就。该时期屯田的规模非常之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亦缓和了土地问题,但屯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作用,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重等等。本文试就秦汉时期屯田的得与失作一论述。总的看法是;秦汉时代的屯因虽然在一时取得了成效,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却是得不偿失的。一、秦汉时代屯田的规模及历史背景秦汉时代屯田的主要地区为西北黄土高…  相似文献   

3.
东汉的豪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汉豪族的发展 (二)东汉豪族政权的树立 (三)东汉豪族概述 (四)豪族与经济──小民之困顿 (五)豪族与经济──豪人之富奢 (六)豪族与政治──门生故吏 (七)豪族与政治──选举请托 (八)外戚豪族宦官豪族的专政 (九)清流豪族的挺起 (十)豪族内争──第一次党锢 (十一)豪族内争──第二次党锢 一,西汉豪族的发展 中国两晋及南北朝是阀阅统治时期。阀阅在政治上包办高级官吏,与君主“共天下”;在经济上领有大的庄园,庇荫着许多“佃客”及“衣食客”,对政府都免却课役。阀阅中人不与庶民通婚姻,而且一举一动,都不屑与庶民接触,说是“士庶之…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和确立时期,也是我国封建教育制度化和定型化时期。秦统一以后,为巩固新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到了汉朝,由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的成熟,更需要在文化教育方面为“大一统”的封建统治来“育才”和“化民”。这就使得秦汉时期,在我国封建社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主要有汉族、戎族、匈奴族及东胡系的鲜卑族等。匈奴族等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秦汉王朝有战争、有和亲、有依附,也有文化的相互影响,是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  相似文献   

6.
杨富 《西藏大学学报》2008,23(3):106-108
秦汉时期辽东地区一直是东北边疆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公孙氏政权统治时期,辽东地区社会安定、政治较为清明,公孙氏又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推动了辽东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辽东作为秦汉以来辽河流域经济中心的地位也得以延续和发展。但是,随着公孙氏政权的灭亡,辽东地区再次受到战乱的影响,又一度失去了有力政权的开发和建设;随着辽东地区政治局势的变化和经济日趋衰落,其经济中心的地位也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辽东地区一直是东北边疆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公孙氏政权统治时期,辽东地区社会安定、政治较为清明,公孙氏又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推动了辽东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辽东作为秦汉以来辽河流域经济中心的地位也得以延续和发展.但是,随着公孙民政权的灭亡,辽东地区再次受到战乱的影响,又一度失去了有力政权的开发和建设;随着辽东地区政治局势的变化和经济日趋衰落,其经济中心的地位也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8.
詈骂作为人类社会行为“异端”之一种,广泛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秦汉时期詈骂的特点是:詈骂的范围扩大,詈语的种类增多,詈骂的法规带有身份歧视。詈骂现象广泛存在于秦汉社会,反映了秦汉社会的一些重要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区南邻西藏、青海,东南接甘肃、东与内蒙古相连。秦汉时期,除其东南部分地区与化比较进步的甘肃接近外,当时的青海、西藏地区经济、化都比较封闭、落后,但都在该地区(时称西域)形成许多城邦小国,经济、化都超过了西藏和青海。其根本原因是汉武帝后直归中央王朝管辖,与中原来往较多,又对西方、南方的国家开放,东西商人、使、僧人、官吏等将汉化、西方化带进了新疆地区。其化反转过来又对西藏和青海地区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秦代时江西地区只有县置,无郡府,西汉时始设豫章郡,下设18个县,至东汉末期又增设鄱阳郡。历秦汉,江西地区的诸越大都成为统一王朝的编户齐民,基本上融合为汉民。秦汉时期是江西地区诸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西部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关中土壤膏腴,巴蜀沃野千里,陇右水草丰茂,构成了中国的基本经济区,为中国的形成与维系提供了物质基础。东汉末期以后,受长期战乱的影响,关中与陇右经济受到摧残,西部经济丧失了作为国家基本经济区的地位。但隋唐时期,西部经济仍然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稳定与维持的重要支柱,是一个范围更大、面积更广的基本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重农抑商”,是中国两千多年专制社会一个既定政策,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用力甚多。传统观点认为是儒家的主张,如果笼统地说,也不错,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人们一言以蔽之日:儒学。但如果认真分析,其实不尽然。先秦的原始儒家是不主张“重农抑商”的,“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只是到秦汉以后,随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而土地兼并的主体又由官僚地主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商人地主为主,“重农抑商”这一法家的主张便被儒家承接过来。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高原(即河套高原)是一个具有独特战略地位的区域,属中国西北地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从西、北、东三面将其环绕,南以白于山、大罗山一线为界,地理位置特殊,区域边界分明。这里处于中国农牧交错地带,长城横贯其南部边缘,是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方中原农耕民族反复交流的重点地域。正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自秦汉至隋唐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被称为“河南地”“河南”“河曲”或“河西”,明清时期定名为“河套”,因而亦称作“河套高原”。  相似文献   

14.
西藏地区自古就有人类活动 ,新石器时代的氏族主要是土著族及迁入的古越、华夏、羌、东夷人等。三代至春秋战国时期 ,经民族融合 ,西藏地区主要的民族是以发羌为主的诸羌族 (其他族也都融合到了羌族 )。他们不仅和周围地区有经济、文化、宗教交往 ,而且从古至战国末 ,也与中原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的文化关系 ,充分说明西藏自治区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虽然赶不上中原地区 ,但他们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和劳动 ,对先秦时期的灿烂文化作出的贡献也是应当充分肯定的。同时 ,他们也为秦汉时期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地中海——世界文化的漩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多种化在这里交汇,又在这里分流。地中海明是古代东方明的延伸、扩展与提升,是前后相续的两个发展阶梯,而不是两个相互平行的系统。长期影响欧洲的基督教化发端于地中海,伊斯兰化也以此为渊薮,印度化不断受到波及,远离地中海的中国也受这一“化强极”的影响。地中海是世界化的漩涡,很难把它界定为“东”或“西”。  相似文献   

16.
武陵地区改土归流后,大量汉民的迁入改变了该地区的民族构成,也改变了社会结构。这时的农民对于生产的安排与土司时期是不一样的,土司时期是封建领主经济时期,农事安排的主动权在土司阶层;与清末(1840年后)时期也是不一样的,清末因整个国家处于内忧外患境地,国内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为国内和国外帝国主义的矛盾淹没;这一时期,农民的农业生产安排主要体现在农田、种植品种、农事活动中巫术等的安排和宗族组织在农事活动中的渗透上。本文利用经济人类学理论,解释了农民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安排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秦汉时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是广西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是广西历史首先见诸正史记载的时代,广西也自此时正式进入祖国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西在秦汉时代,和我国其他地区一样,也设立了郡县,确立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在秦汉时代四百多年中(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广西地区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里,我根据史籍和考古资料,对秦汉时代的广西农业作初步的探讨。广西地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但在秦汉以前,这地区总的说来,大体还处于“砍倒烧荒”、“火耕水耨”的状态,耕作方法比较粗放,农业生产工具也比较落后。战国晚期有些地方铁制农具虽然已经使用,但还很不普遍,广大的广西地区仍是石器和木器在生产中占很大的比重。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六国后,在北击匈奴  相似文献   

18.
对"文化"和"体育文化"定义的求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准确定义“体育化”,从力图准确定义“化”开始,引伸得出了关于体育化的定义。认为“所谓体育化,就是人类在所有的体育现象及促进体育发展的活动中,在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情感倾向等层面,在理论认识、方法手段、技能技术等层面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与在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闽南体育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史前时期—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20世纪后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历程。闽南文化的“重乡崇祖、爱拼敢赢、兼容并包、尚义贵利”,使闽南体育文化具有民族体育活动展现地域性文化特色、传统的庆典民俗活动融入竞技元素、文化的融汇与交流凸显文化兼容性、尚义贵利的品质使闽南体育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内涵特征。同时,通过体育交流、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和两岸民俗体育的发展,闽南体育文化具有促进闽南经济的发展、展示互惠共赢的开放观念、演绎爱拼敢赢的闽南精神、唤起闽台文化认同感等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崛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所谓“崛起”本身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它既包括一国自身历史与现实的纵向比较,也包括同时期与他国的横向比较,一国崛起有程度和性质之分,中国和平崛起不会走向霸权,崛起的性质是渐进的、和平的。和平崛起的内涵就是在和平的前提下通过竞争实现崛起,中国和平崛起在外交方面应有以“和”为中心理念;以竞争多赢、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大国关系、睦邻友好、经济外交和合作宽容、着眼长远为战略要义等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