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文言文,文言文的字、词、句子等方面的知识是基础,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的字、词、句子,文言文阅读才能顺利。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阅读,背诵,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掌握文言知识,理解语言的意义,对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虽然文言文不是今天的语言,现实学习和生活中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来源,仍然影响着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所以,想学习现代文,必须有中国古典的坚实基础。文言文阅读不仅是阅读几十个文言文,也要学会从中吸取营养。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深刻内涵,理解它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可以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瑰宝,它与现代文一样有着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并深远地流传下去。现如今,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古代散文都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从而促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时期文化知识的发展历程,并更好地让我们学习古代文化之精髓。从现今教育现状来看,文言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整个文言文教学中,该篇文章主要针对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探讨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许多看起来比较难以理解的古词古义,实际上现在还在使用,只不过因为语词的面貌、形式有了一些改变。让我们觉得陌生起来。我们可以利用现在仍然还在使用的复音词、成语等等来打通古今汉语的隔碍,来帮助学习者借助现代汉语记忆古义,本文使用的文言文例句多选自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例句,为的是将熟悉的文言文例句和熟悉的现代汉语语词联系起来。同时这个理解记忆的过程也必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现代汉语的语词准确的词索意义和词汇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巨大的文化宝库,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智慧的源头都蕴涵其中,一个不了解民族灿烂文化的人.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是我们汉语特有的语言形式,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言文知识是中华儿女必须具备的,传承文化是我们不可怠慢的使命。而语文学习中文言文也是其重要的环节,但却有不少学生不了解文言文,学不好文言文。就这个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文言文的重要性及其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冲 《科技资讯》2007,(29):91-92
在文言文教学中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文质兼美、在阅读中了解文言文的文化内涵和在品读中把握古人的精神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文化素养,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以下是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蓓芳 《科技信息》2012,(25):278-278,358
文言文经历了上千年的锤炼,载负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然而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课堂模式生硬,学生学习兴趣淡漠。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改变职校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现状,笔者力图通过角色扮演法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悟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探讨不同文化中不同民族的谚语,实际上就是对不同文化的经验结晶和智慧闪光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而且帮助我们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让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因此我们不仅研究谚语本身,而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研究两种民族文化。基于此,下面本文将对汉英谚语从概念、源流以及社会功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差异极大,如何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水平是困扰众多文言文学习者的一大难题,但以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联系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借助现代汉语语法分析并掌握文言文学习中的两大难点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不同文化中不同民族的谚语,实际上就是对不同文化的经验结晶和智慧闪光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而且帮助我们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让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因此我们不仅研究谚语本身,而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研究两种民族文化.基于此,下面本文将对汉英谚语从概念、源流以及社会功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宋慧 《科技信息》2011,(19):134-134
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我们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本文从几个人方面就中西文化的不同做了对比,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历史的一个最直接途径就是学习古文,文言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也可以增加我们的涵养。对于教师而言,文言文的教学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怎样切实可行地教好文言文呢? 一、文史结合,让文字接近生活文化总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而文言文创作的年代一般比较久远:上起三黄五帝,下至清朝时期。倘若脱离了时代背景,莫说学生,就是许多问题连老师也很难理  相似文献   

14.
苗晋艳 《科技信息》2012,(36):214-2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对于技校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倦,认为文言文难懂、难记、不实用。事实上,技校文言文教学对广大技校学生的现代汉语学习、自身素养的提高、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文言文的言简意丰,考究的遣词造句,深刻的思想性,出色的论辩艺术,严谨的结构特色,以及文中典型的人物事例、精辟的见解等,能够丰富技校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习现代汉语的能力。再者,文言文纪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了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心态与思维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相似文献   

15.
段士秀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5):25-27,32
俄语成语民族文化语义之语源主要来自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事件、生活习俗、礼仪、宗教、节日庆典、传说、文学形象等。其表达方式有整体、某个成素、原始形式等三种。借助俄语成语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及人民的生活,更深刻地理解俄语成语的含义,达到准确和恰当地使用成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柞了明确规定:“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国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并列出18篇文言文和18首古代诗歌作为“基本课文”、在教学中应加强朗读、背诵训练,这里我就如何强化文言文朗读、背诵教学谈几点体会。一、明确目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都是用文言文记载下来的。文言文不但言简意赅,而且表现力强,许多成语典故、名言警句至今仍然经常被引用,学生通过期读背诵这些文言文,不仅可以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生动丰富,继承民族文化,还可经增强语感,提高理解…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目,高中语文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包涵现代文、诗词、文言文等种类,而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研究表明,文言文是大部分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因此,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出发,研究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谢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1,(30):173-173
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引起我们语文老师的足够重视,文言文教学要实现传承民族文化、观照生命未来的价值取向,就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妥善处理"文""言"关系,做到文言相生,乐在其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吸收这些祖国文化的精华呢?如何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张淑淳 《科技信息》2010,(22):271-271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显文言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现代汉语典型词库,通过统计析出现代汉语根字的构词量表,并进行分段处理,对各段的构词量、构词因素、构词规律、构词能力等进行量化分析,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根字的构词规律,提高汉语学习和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