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偏微分方程数值解中常用的交替方向隐格式对Wang Qiang等提出的图像去噪中的一种基于时滞正则的扩散模型进行离散化,构造出此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数值实验.从实验结果来看,该扩散模型能有效地去除噪声并能比较好的保持图像的一些细节特征,而本文中构造出的模型的数值解法也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图像去噪的ROF模型及仿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DE模型的图像去噪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给出了离散迭代格式,通过C++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对抑制噪声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很好地保持边缘等细节特征,且峰值信噪比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Perona和Malik及Catte等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去噪模型,并做了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不但能有效地去除噪声,而且能增强边缘并保持边缘位置,使处理后的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都有大大增加,看上去也比较真实自然.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进的全变分自适应图像去噪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几种不同的变分图像去噪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的根据局部梯度信息自适应调整光滑性测度的模型.方法 新模型增加了梯度模值与两个门限的比较,小于门限1采用各向同性扩散去噪模型,大于门限2采用TV去噪模型,梯度模值在两个门限之间的采用自适应去噪模型.结果 新模型在强噪声水平下,改善了人眼主观视觉感受,均方误差(MSE)降低了约35,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了约2.25dB.结论 新模型改进了原有模型,进一步减少了"阶梯"效应,得到了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小波变换的特点,对传统小波萎缩去噪方法进行改进,在不同分解尺度和方向上采用不同的阈值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L2范数的去噪模型不能保持图像边缘和L1范数的总变差(total variation,TV)模型容易引起梯子现象的缺陷,提出了一个基于Lp(1≤p≤2)范数的自适应模型,并且给出了自适应函数p(x,y)的构造公式.将Primal-Dual方法应用到自适应模型的求解中,给出了求解自适应模型的公式.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自适应模型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持了边缘的信息,且能削弱梯子现象,所恢复的图像在信噪比等方面比原来的两种模型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将对数图像处理数学模型应用到图像还原中,采用全变分的方法获得了去除图像乘性噪声的新模型.该模型弥补了现有图像去噪方法的不足,很好地保持了图像的边缘细节特征,并具有与人眼视觉特征相吻合的特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去噪方法相比,新模型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图像在去噪处理迭代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不仅去噪效果更好,而且能很好地保...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大型有限元系统的新算法。该算法采用并行处理结构,首先将结构分成许多子区,然后利用多个波前在各个子区内并行地组集,消元,从而得到凝聚后的界面刚度阵和载荷阵。再串行组集和求解界面方程得界面位移,最后返回各个子区,并行求解内点应力和位移。从运算结果来看,该方法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运算速度,减少计算时间,同时能有效地节省内存量,是一种求解大型结构有限元系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种隐式特征有限元方法的误差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征有限元方法已经被证明比传统的有限元方法能更好地处理对流问题并能取更大的时间步长计算.但目前的特征有限元方法大多是对拟线性标量方程给出.该文给出求解一种二维非线性对流扩散方程组的一个隐式特征有限元方法,利用有限元逼近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离散Gronwall不等式,证明了该方法的H1模最优阶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10.
殷素雅  唐泉  张新东 《山东科学》2020,33(4):124-130
结合冲击滤波器和Perona-Malik(P-M)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去噪模型,在增强图像细节的同时,能够抑制噪声的放大和过冲现象,同时给出的扩散函数可以使模型达到更好的图像去噪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模型进行去噪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在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标准方面均优于P-M模型、CLMC模型以及传统的模型,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和边缘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基于PVM的桌面PC机联网而成的网络并行计算环境中,处理机的运算速度较快而处理机间的通信相对较慢,以及微机的内存有限的实际情况,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基于PVM的网上求解有限元方程组的并行m-Step Jacob i PCG方法,该算法的矩阵和向量采用行元素相邻单元贡献法实现有限元总体刚度矩阵和荷载向量的并行计算与组装,分块储存在各处理机上,其处理机间通信较少。并在1-4台桌面PC机连接成的局域网,PVM3.4 on W indow2000,VC 6.0并行计算平台上编程对该算法进行了数值试验,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种量子化学有限元并行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量子化学中双原子分子的Hartree-Fock-Slater方程,用八节点等参元来离散所要求解的方程,在计算离散后的广义特征值问题时,采用迁移式子空间迭代法来求解.本方法能以较高的精度和效率求得所需的前q维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具有编程容易、子空间维数低和占用内存少的优点.所提方法也适用于并行计算,并行程序是在微机机群系统上发展的,用SPMD(singleprogrammultipledate)模式在MPI(messagepassinginterfaces)并行编程平台上实现,MPI系统用于处理机群节点间的通信.给出计算两个双原子分子——BH分子和LiH分子基态总能量的数值算例,获得了较精确的计算结果,显示了本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小液压缸的重量,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对某型号液压缸进行了静力学仿真,得到了液压缸的变形、应力参数。优化设计时以缸体内孔半径、缸体壁厚、活塞杆半径尺寸参数为输入参数,液压缸的变形、应力、质量为输出参数,通过ANSYS软件仿真分析获得了液压缸变形、应力、质量与缸体内孔半径、缸体壁厚、活塞杆半径尺寸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液压缸变形、应力、质量为优化目标,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分析,液压缸的最大应力减小2.3%,最大变形减小4%,质量减小5.65%。  相似文献   

15.
材料裂缝的扩展是一个经典的不连续问题,采用常规的有限元方法难以实现裂缝扩展过程的仿真模拟。为了解决常规方法的诸多弊端,XFEM方法引入水平集函数描述裂缝形态,实现了裂缝在单元内部的萌生与发展,解决了传统方法只能依赖单元生死来模拟裂缝扩展的难题。在扩展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ABAQUS为平台,利用XFEM方法模拟了弹性力学经典解中的有限大平板的裂缝问题,验证了XFEM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模拟了三点弯梁的裂缝扩展过程。结果表明:扩展有限元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开裂过程仿真,逼真地模拟出裂缝的扩展行为,不受单元边界的制约,无需单元的局部加密,有效地减少了单元数量,节约了计算成本,为解决实际复杂问题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应用有限元逆向法确定板料形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板料形状可以提高板料成形质量,降低成本.有限元逆向法确定成形类零件的板料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文章用一盒形件模型验证了其真实性和精确性,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逆向法的应用.该方法适用于少无切边零件板料确定,同时可得到初步的零件成形分析.而对于带有切边余量大的拉延类覆盖件的板料,应用有限元逆向法对凸模展开,其结果可作为拉延板料快速确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有限元法的采动坡体稳定性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采动坡体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分析表明,与实际采动没坡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粘聚裂纹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能利用通用程序模拟沿任意路径的裂纹扩展问题,利用一种预设虚节点法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平台上实现扩展有限元法功能,推导了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粘聚裂纹模型控制方程。利用上述模型对三点弯梁的开裂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相应文献中给出的结果及ABAQUS粘聚单元法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扩展有限元法能有效地进行开裂过程的模拟,尤其是在开裂路径未知、难以预先设定网格边界作为裂纹面的情形。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粘聚裂纹模型为准脆性材料的开裂过程模拟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将有限元线法同岩土工程反分析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线法的反演分析方法,为有限元线法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并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法的发动机曲轴静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单缸发动机曲轴断裂问题,在CATIA里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通过导入Hypermesh进行划分网格等前处理,利用MSC.Patran /Nastran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球墨铸铁为材料的情况下,曲轴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未满足要求,从理论上验证了曲轴会发生断裂;将材料更换为40Cr的曲轴,其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满足要求,理论上不会发生断裂,最后通过400 h发动机可靠性试验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