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沥青混凝土面层温度开裂是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低温开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于气温骤降造成面层温度收缩,在有约束的沥青层内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造成的开裂;另一种是温度疲劳裂缝。在我国还普遍存在第三种形式,那就是由于半刚性基层的收缩(温缩和干缩)而引起的面层开裂。在低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脆化,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  相似文献   

2.
赵琳 《河南科技》2005,(9):75-76
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一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及营运期间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在路面交通荷载重复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这种干缩裂缝和收缩裂缝会扩展到沥青路面面层形成反射裂缝隙,  相似文献   

3.
一、原因分析 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如下: 1.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路面裂缝. (1)低温收缩开裂.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基层多在高温.夏季和常温时施工成型,入冬后温度骤降,如果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一般为横向裂缝,宽度约为2~16mm.温差越大,温度变化越快,则约束越大,混合料就越容易开裂.路面开裂发展的过程及应力分布规律是:当混合料由于温度下降产生的拉力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时就开始出现第一批裂缝,路面开裂后应力重新分布,如果此时温度应力小于或等于混合料极限抗拉强度时,裂缝的数量即停止发展,当温度升高裂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4.
樊勇  朱振平 《河南科技》2006,(11):46-46
一、原因分析 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如下: 1.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路面裂缝。 (1)低温收缩开裂。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基层多在高温。夏季和常温时施工成型,入冬后温度骤降,如果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一般为横向裂缝,宽度约为2-16mm。温差越大,温度变化越快,则约束越大,混合料就越容易开裂。路面开裂发展的过程及应力分布规律是:当混合料由于温度下降产生的拉力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时就开始出现第一批裂缝,路面开裂后应力重新分布,如果此时温度应力小于或等于混合料极限抗拉强度时,裂缝的数量即停止发展,当温度升高裂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5.
在河南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中普遍采用的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该结构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收缩会导致横向裂缝的出现.这些横向裂缝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会逐渐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造成路表面局部的轻微开裂,形成微小的横向裂缝.  相似文献   

6.
李强  崔艳晓 《河南科技》2007,(13):61-62
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之一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营运期间会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  相似文献   

7.
<正>在河南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中普遍采用的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该结构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收缩会导致横向裂缝的出现。这些横向裂缝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会逐渐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造成路表面局部的轻微开裂,形成微小的横向裂缝。如果这些裂缝不能及时封闭,夏季的雨水会沿这些细微的裂缝渗入路面和路基内,在高速公  相似文献   

8.
赵琳 《河南科技》2005,(17):75-76
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及营运期间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  相似文献   

9.
<正>国内高速公路设置下封层的目的是为保护基层,延缓或减少基层开裂引起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同时也是为防止雨水渗入到面层与基层的交界面上产生冲刷与唧浆损坏。  相似文献   

10.
国内高速公路设置下封层的目的是为保护基层,延缓或减少基层开裂引起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同时也是为防止雨水渗入到面层与基层的交界面上产生冲刷与唧浆损坏。本文,笔者分析了同步碎石下封层技术的应用情况和目前在施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原材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混合料性能测定方法及同步碎石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半刚性基层具有强度和刚度较高,易于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使用周期长,工程投资较低,养护维修方法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国内外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是这种结构容易开裂,虽然国内外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收缩裂缝产生和发展的机理,提出了多种防治对策,对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尚未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而目前多是采取加厚沥青面层和设置隔离裂缝的中间应力吸收层防止裂缝向上反射等被动措施.这些措施对预防裂缝是有效的,但不能根除,而且改善的程度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同时还带来了另外一些问题,如大幅度增加工程造价、增加沥青面层自身产生收缩裂缝和车辙的可能性等.  相似文献   

12.
孙磊 《河南科技》2022,(6):65-68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具有材料易获取、制造工艺成熟简单、施工操作便捷、成本价格低廉等显著优势.但混凝土具有自缩性,导热系数、抗拉强度较低,在成型后容易开裂,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笔者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分类出发,简要论述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机制,重点从裂控设计、材料选择、材...  相似文献   

13.
<正>在温带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地区,气候的四季特点易造成沥青路面低温开裂以及沥青老化而形成的大量网裂或龟裂,裂缝的大量存在使雨、水下渗引起路基及路面发生沉陷,大大缩短了沥青路面的寿命。采用目前普通的沥青,很难满足技术要求。而作为我国正在推广的改性沥青,由于其不仅能提高沥青的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而且还具有相当好的抗老化性能,可以较好地解决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郭晓斐 《河南科技》2005,(12):42-43
一、裂缝的性质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建设中.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出现车辙现象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越快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将成型好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荷载条件下,测量车轮来回运行所造成的车辙变形速率,以每产生1mm变形的运行次数用动稳定度表示.车辙现象主要出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是破坏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本文,笔者将以一种沥青用量在经过搅拌机拌和成沥青混合料为例,分析人工装混合料过程中由于埘粗细矿料均匀分布的不同操作而导致实验室车辙试验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之一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营运期间会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因此,探讨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对采用优质的路面材料、合理的结构层次,压缩  相似文献   

17.
郭晓斐 《河南科技》2005,(23):42-43
一、裂缝的性质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相似文献   

18.
纤维是化工产品,它是一种以聚丙烯为原料,以独特工艺制造的高强聚丙烯单丝纤维,可以极为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砂浆)塑性收缩、干缩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纹,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抗冲击和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为了有效地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采用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罩面层的方法,但该方法易产生反射裂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S316线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我们结合河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黑色罩面成套技术研究",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合料罩面层之间加铺应力吸收层,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合料罩面层之间加铺应力吸收层效果很好,能有效地减少和延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20.
董磊  宋红艳 《河南科技》2007,(11):34-35
在温带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地区,气候的四季特点易造成沥青路面低温开裂以及沥青老化而形成的大量网裂或龟裂,裂缝的大量存在使雨、水下渗引起路基及路面发生沉陷,大大缩短了沥青路面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