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构造作用、生物演化、盆地形成等方面探讨了地球自形成以来所经历的各种复杂多变的地质作用。认为这种地质作用的形成与在地球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的阶段性与不可逆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地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构造作用机制、生物进化和盆地形成等都是不一样的,都具有旋回式递进变形的特征;地质作用的旋回式递进变形既可受控于内动力地质作用,也可来自于地球之外,但尚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地球内部的策重力构造圈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首先依据地球内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分布数据,用计算机计算它的电离状态,得到非等温分层电离状态的电荷分布曲线;其次从地球内部存在的流体压力与两类体积力;重力和静电力的平衡方程讨论中,发现在某一等温层内可能存在微重力的构造圈,其厚度约为1000km左右;最后在地学研究向整体化和深部化发展趋势下,预期这个结果将有助于理解地球深部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首先依据地球内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分布数据,用计算机计算它的电离状态,得到非等温分层电离状态的电荷分布曲线;其次从地球内部存在的流体压力与两类体积力:重力和静电力的平衡方程讨论中,发现在某一等温层内可能存在微重力构造圈,其厚度约为1000km左右;最后在地学研究向整体化和深部化发展趋势下,预期这个结果将有助于理解地球深部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且与地震S波在核-幔之间层中消失观测事实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大多数人一般想到的是太阳活动。其实,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有两类:一类是太阳活动变化的影响;另一类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也就是即使太阳活动没有变化,由于地球各种运动引起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而造成的影响。太阳活动周期与气候变化由太阳黑子数显示的太阳活动周期,主要有11年、22年周期和准200年周期等。对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从1755年起开始编号(即以1755年开始的太阳活动11年周期作为第1周,称单数周;接下来的太阳活动11年周期编为第2周,称双数周,其后依次编号),目前已编到第…  相似文献   

5.
万象更新     
俞华忠 《少儿科技》2010,(12):28-28
这地球真大,高楼大厦装得下;这地球真大,山川湖海装得下;这地球真大,风云雷雨装得下……  相似文献   

6.
这部考古纪实报告去年初在美出版后,连续数月荣登畅销书排行榜。在这部令人惊悚和着迷的作品中,作者沿着北纬30°线,为我们打开了地球所有的记忆大门。 这里既是地球山脉最高峰的所在地,同时也是海底最深处藏身之所。世界著名的几条大河均在这一纬线汇人浩淼无际的大海。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无数难解之谜所在地:恰好建立地球大陆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群、死海、巴比伦“空中花园”、大西洲沉没处、百慕大海域、玛雅文明遗址…… 远古文明不停地制造着奇迹,奇迹又不断地遭到毁灭。人类生存的天机与地球的起源及未来,种种谜团都在本书中一一得到了解答。  相似文献   

7.
《青年科学》2013,(4):8-12
短短两天,先是一块陨石坠落俄罗斯境内,引发上千人受伤;后是一颗小行星飞掠地球,热无数人虚惊一场。地球感觉“亚历山大”!不过,美、欧、俄等权威航天机构纷纷表示,这两者实际上并无关联。尽管这样,这一巧合却激起了全球对与靠近地球陨星及小行星的浓厚兴趣,同时引发人类对地球安全的忧虑。  相似文献   

8.
英国赫特福德郡霍德斯顿地球一名命大男子在半年内,遭遇了5次震惊世界的大灾难。但是,令人无法置信的是,该男子每次都能够在悲剧发生前的短暂时刻内,避过灾难,奇迹般逃生。  相似文献   

9.
燕兴华 《科技信息》2011,(33):I0397-I0397
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的学科。大地测量学中测定地球的大小,是指测定地球椭球的大小;研究地球形状,是指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是指测定以地球椭球面为参考的地面点的位置。将地面点沿法线方向投影于地球椭球面上.  相似文献   

10.
海洋约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占地球总水量的98%以上,已成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和争夺经济制高点的希望所在;最具学科交叉和挑战性的海洋将是连接全球科学家的纽带;近海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修复和保护;海洋是地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全球气候的巨大调节器已得到广泛公认;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海洋资源的迫切需求,呼唤人们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资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鉴于科学大师李政道提出“微观的粒子和宏观的真空是分不开的……要结合起来”的难题;尝试以超光速率算法为主导;包容光速、真空等相关物理量融为一体协同构成地球物质同一总框架;可将微观、宏观、真空、正、反物质等五大领域的物质一一分解;率先得出最低限正-负分数氢;引出原子量级地球密度同时;估计其隐藏下地幔并结合成分数氢“偶素”,推测其产生地球分层自转动力和地球内部热源及地震源等涉猎地球科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综述了油藏地球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主要研究内容:(1)储层孔隙形成的有机一无机反应及储层孔隙分布预测;(2)油藏地球化学描述与油藏注入史的研究;(3)油气田开发动态的地球化学监测技术;(4)油田开发中油-岩润湿性的地球化学机制及其应用.深入研究油藏地球化学,对于剖析储层特征与油藏注入史,认识油藏流体性质在三维空间的展布规律,寻找新的油气聚集带,监测油气田开发动态、提高油气田的产能和最终采收率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革命"一词越来越滥俗,地球负荷越来越沉重。不断告急的能源危机、食品危机、环境危机,纷至沓来。不堪重负的城市、乡村、海洋、河流、高山、溪谷,乃至荒滩、沙漠,在存亡之际徘徊。"减负"的号召一时甚嚣尘上,聒噪不息。建设"美丽地球"、"美丽中国"、"美丽城乡",蔚然成梦。我们有期冀,就会有奇迹:瓶颈与希望共生!  相似文献   

14.
建议我国的地球科学和地质勘探工作者逐步开展四大地球科学工程的研究与开发:参与由日本等筹划的大洋综合钻探计划;开发西北太平洋中国专署经济区的海底结核矿矿产资源;制定开发天然气水合物 (gas hydrate) 的技术方针,抓紧有关工艺及设备的研究;进一步加强深部地球科学的探索,深入开展青藏高原的科学钻探研究。  相似文献   

15.
动力学讨论的是一个轨道世界和封闭系统,热力学讨论的是一个过程世界和开放系统。地球的热演化历史和地球内部热状态分布确定了地球演化进程的不可逆性和各种地质作用过程的不可逆性,也由此确定了地球为一开放的热动力学系统。按各种能量的来源不同,把地球内部统一的能量系统划分为6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6.
2012世界末日那一天,果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性灾难,那就是——糖水洪灾!太阳吃剩的棒棒糖被融化成水后.多次借助万有引力与地球擦肩而过。而这一天,地球即将遭到糖水的攻击。在此前三个小时,有人为地球默哀过;  相似文献   

17.
网络经济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经济形态,从风起云涌的新网站,到股市上网络股的“蹦极”运动;从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到眼花缭乱的创新模式。在美国,在亚洲,在中国,互联网的超速发展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些奇迹表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经济规则,取得了极大成功,而这些奇迹反过来又为互联网的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8.
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结果,既涉及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与人类对地球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区域环境变化是全球环境问题在区域上的反映和缩影,探讨区域环境变化问题既能丰富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内容,又可以为实施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期间可以优先资助从区域的角度开展的全球变化研究,并注重研究区域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具体研究方向:(1)海洋-大气-陆地相互作用与水循环;(2)东亚季风环境的形成演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影响;(3)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4)区域碳平衡及典型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5)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存在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奇迹,也是区别其他星球的重要特征。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宝贵财富,为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我们人类所共享。自从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就一直在为认识我们周围的生物多样性而努力。根据2003年的一项估计,我们地球上生物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13,(4):22-23
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外星人是否来过地球?古代那些我们无法解释的奇迹到底是人类文明,还是外星人智能存在的证据?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却始终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最近,一项新的科学发现貌似掀起了迷雾的一角,让我们窥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