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战后,赫鲁晓夫对当时莫斯科强求全国各地普遍种植春小麦的错误做法进行了抵制,在作物的种植类别上坚持因地制宜。然而对乌克兰农民"包产到组"的成功创举他却采取了先是暗中支持,后(遭到莫斯科的否定后)又公开谴责的态度。同时他在农业问题上提出了对逃避集体农庄劳动者强制迁移、合并小型集体农庄、建设"集体农庄村镇"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或者被联共(布)中央接受而在全国得以实施,或者遭到联共(布)中央的批判,从而防止了日后此类意见和倾向的再度出现。赫鲁晓夫的这些作为,使他与战后时期的苏联农业密切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2.
陆呜芝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
本文阐述了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时期(1945—1949)内棉纺织行业的恢复、发展、转折和危机;对旧中国的国营企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接收日本在华纺织企业、垄断国内纺织品市场和进出口贸易以及它的功过作了介绍和论述;对民营企业从繁荣走向衰败的因果作了分析;最后介绍了棉纺织业的主要资本家队伍在解放前复杂的形势下,发生分化,并做出各自的决择,不少爱国资本家最终走上参加新中国建设宏大队伍的简要经过。 相似文献
3.
4.
一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一件空前的大事。它造成了世界极大的变化,它也给世界带来了无数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在今天应该是我们最急切的和最重要的研究的对象。就中国的人民而言,研究战后国际间的问题,有着下列几种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8.
9.
陈俊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1,(Z1)
从二战结束到苏东剧变之间的所谓当代是以“冷战”为主要特征的 ,而从 2 0世纪 80年末期到 2 1世纪中期之间的过渡阶段又被史学界贴了“后冷战”的标签 ,它表明未来全球的多极化趋势虽不可避免 ,但当前的国际关系因冷战结束的和平方式而突出一种渐进而反复的局 相似文献
11.
12.
据联合国估计,由于海湾危机和战争的冲击,1990年中东各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从1989年的6.6%剧降到了-5%。且不说直接受害的科威特1990年财政赤字为180亿美元,沙特为150亿美元,伊拉克则“退回到工业化前时代”,就是其他中东国家也是损失惨重,特别是在经济上与海湾国家关系密切或依赖较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