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锴  陈海燕  王双 《应用科技》2007,34(4):57-59
本齿轮综合误差测量采用的测量方法是在产品齿轮在理论安装中心距下,与标准齿轮啮合滚动,用圆光栅测出齿轮转角,用差动变压器测出两齿轮中心距的变动量.测得的数据经数字滤波之后,经计算机分析处理,计算出径向综合误差和一齿径向综合误差,绘出误差曲线,并形成检测报告,实现了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因采用数字滤波技术降低了干扰,测量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齿轮测量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齿轮测量技术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面对新时代下齿轮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新测量原理的齿轮快速测量技术与基于光学方法的齿轮并行测量技术以及面向网络的齿轮闭环测量技术相应发展起来,开启了齿轮测量技术的新发展。该文研究者对齿轮测量技术在进入新时代后的新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法向偏差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轴数控精铣加工得到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零件,提出了一种基于齿轮测量中心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法向偏差测量及分析方法.通过对理论齿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在齿轮测量中心上完成对该齿轮零件的齿面测量,将测量获得的实际坐标数据与计算得出的理论坐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了其实际齿面法向偏差,同时分析了该偏差的基本变化规律,最终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法向偏差测量及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激光测距的非接触式齿轮倒角轮廓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倒角齿轮的倒角轮廓测量需求,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及现代化的传感器技术,研制了一种非接触式齿轮倒角轮廓激光测量系统.测量系统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和光栅尺获取数据,利用X-Y精密移动平台实现测量位置的准确定位,实现了倒角轮廓的测量.实验表明,测量系统精度满足倒角齿轮测量的工业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齿面方程的建立、网格点的划分、网格点的测量及齿面误差修正方法等方面对螺旋锥齿轮检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螺旋锥齿轮齿面偏差与齿距累计误差,并对测量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基于三坐标测量的螺旋锥齿轮检测的齿面偏差与齿距累积误差明显小于普通齿轮检测仪的测量结果,测量精度高,可为指导螺旋锥齿轮的齿面修正与机床参数修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齿轮传动试验台微机测量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测试系统,它克服了齿轮传动试验台传统测量装置的缺陷,实现了对转速、转矩、效率及温升等参数的自动检测及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7.
测头跟踪式大齿轮齿形误差在机测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异步驱动同步测量原理为基础,利用测头控制跟踪驱动,研究开发了大齿轮齿形误差在机测量系统,实现大齿轮齿形误差的在机测量.实验证明,测量系统原理正确、精度稳定可靠,为大型齿轮高精度在机测量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全面概述了过去100年齿轮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给出了6件标志性事情;着重论述了测量原理的演变、实现测量原理技术方式的发展以及测量结果的表述与利用;介绍了当今CNC齿轮测量中心的原理、组成和特点;结合90年代以来齿轮测量技术领域中几股新潮流,展望了未来齿轮测量技术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齿廓偏差是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的重要参数.针对现有齿廓偏差测量方法的局限性,首先,以机器视觉为基础采集齿轮的图像,利用MATLAB进行图像处理获得清晰的齿廓边缘,采集齿廓目标点云数据.其次,运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建立标准齿轮模型获得齿轮的参考点云,结合经典迭代最近点算法实现齿廓目标点云和参考点云的配准,采集配准后的数据并进行曲线拟合,获得齿廓偏差并分析误差.最后,通过齿廓偏差计算值和测量值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关于测量齿轮齿廓偏差的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罗晓兵 《广东科技》2012,21(2):104-104,106
地形测量应用GPSRTK技术、测深仪进行水下地形测量,结合使用水上测量软件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数据后处理,探讨了水下地形测量的一种新方法,并分析了测量成果的精度与粗差处理等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齿轮测量中,齿轮齿形误差的测量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提出了利用三维坐标测量机对齿轮齿形误差进行高精度测量的一种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测球半径补偿问题,并和展成法(单盘式渐开线检查仪)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证明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2.
大型齿轮受其几何尺寸与机械性能的影响,其测量难度远大于中、小模数齿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齿轮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大型齿轮的测量要求。本文综述了大型齿轮测量技术及其测量仪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大型齿轮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大齿轮测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齿面波纹度的齿轮啮合噪声分析理论,通过对齿轮全齿面的拓扑测量、齿面波纹度分析,对比全齿波纹度图、高阶频谱图的阶次振幅大小与三维形貌图中啮合线、波纹线的接近程度,实现对高速低噪齿轮的噪声分析。基于齿面波纹度分析技术,弥补传统齿轮测量在精度一致时无法辨别齿轮啮合噪声的缺点,可在生产周期前期对故障齿轮进行筛选,降低检测成本;基于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分析输入轴齿轮批次更换时反复出现噪声的原因,对测量的拓扑数据进行波纹度计算。结果显示,齿轮右齿面存在鬼阶和整阶不良,推断在啮合时产生噪声,该分析结果与变速箱台架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董德胤 《科技资讯》2013,(11):45-45
本文介绍了几种山区高速公路全站仪横断面测量的方法,充分应用了全站仪的内置程序和断面处理程序,进行快速的横断面测量与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方便圆弧齿轮的测量和提高计算效率,从圆弧齿轮的齿面方程入手,推导出圆弧齿轮弦齿厚测量尺寸的计算公式.根据圆弧齿轮的成形特点,进一步导出圆弧齿轮弦齿厚的近似计算公式,并举例计算圆柱双圆弧齿轮弦齿厚测量尺寸.两种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近似公式的误差仅为0.001mm,完全满足工程要求的精度.近似公式计算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6.
齿轮副整体误差及其获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动误差在研究和评价齿轮传动质量中的一些局限性,从我国首创的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入手,提出了齿轮副整体误差的概念.依据空间解析几何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齿轮副整体误差的数学模型,应用误差作用原理从微观角度推导了齿轮副整体误差与主、从动轮的齿轮整体误差的关系,定义了齿轮副整体误差曲线的基本组成单元,给出了理论单元齿轮副整体误差曲线的解析方程,在建立的接触面坐标系中推导了单元齿轮副整体误差曲线的基本算法;然后详细介绍了齿轮副整体误差的获得方法和具体计算过程,并在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CZ450的硬件基础上开发了齿轮副整体误差测量系统,给出了测量实例;最后在与传动误差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齿轮副整体误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表达准双面齿轮齿形精度的几何模型,计算分析了各加工误差独立存在时对准以面齿轮齿形精度影响的主次及相关性,利用齿面坐标测量值诊断齿轮加工参数误差,并确定误差补偿参数及其修正量。齿轮的补偿加工表明本方法可提高齿形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微型齿轮测量技术的难点,介绍了所研制的微型齿轮测量仪的测量原理,切向对正方法,阶段误差补偿原理,微型测头及小测力传感器,所研制量仪的组成及实际测量结果,该量仪能完成模数为0.07mm齿轮齿形及齿距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常用的动态快速测量中,对有限的测量数据,应用模糊决策方法进行处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证明;应用这种方法处理所得到的测量结果比采用算术平均值方法处理得到的测量结果具有明显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在采用以齿顶圆定位的直角座标法测量原理测量渐开线齿形时,被测齿轮的齿顶圆误差将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本文阐述了仪器测量时座标系的建立方法以及被测齿轮齿顶圆误差对测量精度影响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