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砷具有强致癌致畸性,它的污染事件近年来频繁爆发,其毒害威胁涉及数亿人口,砷的污染已引发全球性环境危机。本书作者Peter Ravenscroft在孟加拉国工作10年,主要从事地下水砷污染的研究。本书以孟加拉地下水砷污染、危害机制和健康威胁等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环境砷污染进行了全球性和多学科综合性的评述,主要阐述了地下水砷污染形成的环境地球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巴里坤湖是我国西风区古气候环境演变研究的理想区域.根据BLK-1剖面多指标建立了巴里坤湖9 000 cal a BP以来的时间序列,了解其气候演变的过程.结合巴里坤湖古气候演变及砷元素含量的波动变化,发现砷元素变化响应气候环境的演变:气候冷干时期,砷含量较多;而暖湿时期则相对少.此外,砷含量的变化很好地指示了全新世的气候突变事件.巴里坤湖沉积物中砷元素主要来源于湖泊周边基岩受物理风化产生的碎屑,并经由风力带入湖中沉积.干旱的气候环境下,砷的沉积速率较湿润期变化明显.研究结果表明,砷对于我国西风区的古气候环境演变及气候突变事件具有指示作用;砷沉积速率的突变表明在干旱气候环境条件下,砷可能比其他元素更为敏感.不同气候环境下砷元素的来源及波动,也为砷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地下水砷污染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波涛  贺家斌 《科技信息》2010,(31):I0357-I0357,I0401
地下水砷污染问题近些年来比较突出,通过调查研究地下水中砷的污染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和天然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人为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近些深入调查研究,列举我国近期出现的砷污染个例,通过分析其污染原因,为实现地区内环境安全,确保当地环境安全有序,强化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提出预防砷污染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砷的性质和它在环境中的分布,土壤中砷污染的来源、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生物效应,提出了土壤砷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煤中砷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了元素砷的一些基本性质及煤中砷的来源,重点论述了煤中砷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并提出了一些预防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煤中砷元素对大气造成的污染,采用煤燃烧实验研究了煤燃烧过程中砷的析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燃烧过程中,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煤中砷的释放率逐渐增大,残留到燃煤灰渣中的砷含量逐渐减少。在不同的燃烧温度下,燃煤灰渣量几乎没有改变,煤中砷的释放率却有较大的差异。燃煤排放的飞灰和烟尘以及粉煤灰的裸露堆放是环境砷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是味鲜、低热量、高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的健康食品,野生食用菌更是食物中的珍品。环境镉、铅、汞、砷污染日益严重,通过食物链并经口摄食是人体对环境中有害污染物最主要的暴露途径,所以食品中污染的镉、铅、汞、砷被认为是典型有毒元素。与维管植物相比,大型真菌对生长环境中的金属和类金属等矿质元素具有更强的吸收和富集性能,包括镉、铅、汞、砷。对食用菌中镉、铅、汞、砷的含量水平,在菌体中各部位的分布及其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特别关注了野生食用蘑菇中镉、铅、汞、砷的研究现状。研究表明通过选择优良品种、改善生产环境、改革栽培技术等,市售人工栽培食用菌在镉、铅、汞、砷的污染问题上有所控制,按照相关标准抽检合格率较高,基本能够保证质量安全。但是野生食用菌种类繁多,生长环境复杂,生长过程可控性差,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和食用安全风险评价,开发野生食用菌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土壤砷污染是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和中国非常突出且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自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发现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深入理解蜈蚣草体内砷代谢和富集机制是有效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砷污染土壤的关键。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蜈蚣草逐渐分化出不同生态型。已有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态型蜈蚣草在砷富集和砷耐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在系统分析蜈蚣草砷富集特征、机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态型差异对蜈蚣草砷富集的影响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结果显示:非污染生态型与污染生态型蜈蚣草相比砷富集能力更为高效,说明通过选择性的利用合适的蜈蚣草生态型将明显改善植物修复的效率。不同生态型蜈蚣草砷富集与砷耐性差异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相关关键功能基因及其过程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使用蚯蚓来评价和控制洛克沙胂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研究了洛克沙胂进入土壤环境后,引起蚯蚓体内砷的富集过程,以及富集的砷在无洛克沙胂污染土壤中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洛克沙胂能引起蚯蚓体内砷的富集,富集因子的对数与土壤砷质量分数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蚯蚓体内砷的消除符合双区一级动力学模型;蚯蚓能用作土壤中洛克沙胂污染的指示生物,而且可以用蚯蚓生物除污技术来减少或控制洛克沙胂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正> 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毒物之一。砷的形态不同,其毒性各异。仅测定环境中总砷含量不能足以说明砷的毒性和评价环境质量。开展环境中不同形态砷的分离测定方法的研究,对于进一步研究砷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环境质量予评价、控制污染及发展环境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将含砷废液和硫化砷废渣进行综合处理,制备出含As_2O_3达99.0%以上的三氧化砷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消除了含砷废水、废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考察了温度、酸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等因素对硫化砷中砷浸出率的影响,其中温度和硫酸浓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种含砷的铟冶金溶液,研究了一种选择性硫化除砷方法,消除铟生产过程中AsH3对环境的污染,考察了酸度、温度、时间及硫化氢加入量等工艺参数对除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砷去除率达99.1%,同时铟损失少,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邯郸地区14个县87个农作物样品中砷含量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研究,参照标准分析了该地区砷污染状况及污染原因,提出了治理砷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中砷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简要论述了土壤中砷及其化合物污染对生物和人类的危害,提出了防治土壤砷污染危害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砷与社会     
砷是具有两性的准金属元素,砷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领域日趋扩大,同时不可避免地扩大了砷的污染范围。本文阐述了砷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对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旨在告诫人们合理利用砷的特性,提高环境意识,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说明砷的毒性及其中毒症状,告诫人们必须警惕砷中毒,并指出减少砷中毒的关键在于防止和治理砷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黑钨精矿分解后溶液多用镁盐净化,但产生量多而含钨又较高的砷渣。为回收渣中钨目前多用碱煮经压沪得粗钨酸钠溶液的方法,但劳动强度大,磷砷等杂质不能分离,砷渣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不能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8.
苹果树腐烂病防治状况及植物性防治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腐烂的防治主要依靠福美胂等高毒农药,长期使用会造成对环境和果品的砷污染.苹果树腐烂病植物性防治剂为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协调的新型植物性农药.具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效果.该制剂加工简单,使用方便,为生产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内陆水资源砷污染问题,介绍了砷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各种除砷方法的优缺点,然后主要以铁盐絮凝法对阳宗海砷污染的治理工程和土壤固砷法对大屯海砷污染的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不同类型的含铁吸附、絮凝剂在天然水、地下水、饮用水及工业污水等领域的除砷净水工艺条件及其应用前景,并指出三氯化铁絮凝剂处理法是适合水资源砷污染治理行之有效的工程除砷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砷,是污染较广,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有害元素。早在197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规定的世界性食品污染调查计划中,就将砷列为首批普查的15种污染物之一。关于如何测定食品中的砷,多年来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建立了一系列精密准确的测定方法。本文仪就此作一点介绍。食品中砷的测定一般主要包括三大步骤,即样品消化、净化和测定。一、样品的消化食品中砷的测定,一般需测定总砷含量,但有些砷与食品中的有机成分通过化学作用而结合在一起,所以要提取这部分砷就需要破坏样品中的有机成分结构,使砷残留下来,这就是对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