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安全员名叫刘平安,是一名转业军人,在安全管理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他三句话不离本行,天天查"三违",整日查隐患。发现有谁的安全帽下颚带没系严,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齐全,他都要上前唠叨几句提醒你,直到你将安全帽带系紧,劳动保护用品穿戴齐全才肯罢休;发现哪里护栏松动,电线裸露,他就会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因此,大家都称他为"老安全"。老安全是从外单位调入轧钢厂的,在原单位是干加热工。按照公司  相似文献   

2.
大部分母蜘蛛在"欢颜"之后都要吃掉"夫君",于是有人给它们起了一个邪恶的名字"黑寡妇"。但人们不知道母蜘蛛吃雄性蜘蛛不仅是为了给自身补充营养,更是为了即将要出生的小蜘蛛。雄性蜘蛛和母蜘蛛都知道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陈东方,提起这个名字,直销业内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既然人们愿意去"评说",那么他在人们心里一定有着"被评说"的资格。陈东方自然有这个"资格",从业近20年,事业路跌宕起伏,在各大企业中辗转……评价他,人们一定会用到几个词,比如叱咤风云,比如转型失败。作为早期的直销  相似文献   

4.
南蔻 《世界博览》2012,(13):80-81
正妖艳诡异辛特拉人们都知道佩纳宫,可是有谁知道,佩纳宫下面郁郁葱葱的山里,还有一座神秘的花园?去里斯本自然不能放过辛特拉的佩纳宫。这个地方曾在各种媒体上以"神秘的童话城堡"而闻名,我们自然也不能免俗地去了。但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神秘的,却不是这座城堡。去佩纳宫的那天,里斯本的天气好得不得了,如果是我的形容的话,就叫"天气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家,唯有老爸最"啰嗦":出门过马路,他一遍遍叮嘱我要走斑马线;骑自行车上学,他总是下楼督促我戴好头盔和护膝;"路上不能闯红灯"、"同学间不能你追我赶",这些都是他每天必说的话语;连晚上熄灯睡觉,也要我务必关上房门落好锁。这一切都是为了两个字——安全。谁叫我那爱"啰嗦"的老爸,是一个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多年的老安监人呢。"哎!谁要跟我去学友大叔的演唱会!"同桌想尽办法,搞到几张张学友演唱会的门票,票一到手,便拿到班上  相似文献   

6.
开华送礼     
正新来的曾矿长要对矿机关人事进行调整了。年初,听到这个风声,开华的心里立即忐忑不安起来,他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活动活动。开华是龙文煤矿宣教科的宣传干事,写了十多年的新闻报道,虽说每周都有一两篇文章登报,多次被评为市报"优秀通讯员",但眼见和自己同期进机关的哥们都混上了科长、主任的头衔,自己还是个没有任何级别的普通办事员,心里常有一种失落感。对此,老婆兰桂比他还着急,常在枕边给他上"政治课":都说不跑不送,降级使用;光跑不送,原地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教师和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说东,他道西;你要他做,他偏不做;明令禁止的,他却要去尝试。比如批评某同学反倒激起了其他同学的同情和辩护;若表扬某同学却引起了别的同学的不满与不服气。黄色淫秽读物是严禁的,却偏要偷偷摸摸地去看;而对一些正面宣传却感到厌烦,甚至抱怀疑态度。犯了错误,不接受教育还强词夺理,犟头倔脑。人们  相似文献   

8.
<正>看过这么一则趣闻。法基姆一次到澡堂洗澡,服务员请他猜个谜语:"请你告诉我,这个人是谁:他既不是我的兄弟,也不是我的姐妹,但他却是我父母的孩子。"法基姆想啊想,最后他说:"我不知道。"澡堂服务员笑道:"就是我呀!"法基姆很喜欢这个谜语。他回到家里,便对老婆说:"莎娜,告诉我这个人是谁:他既不是我的兄弟,也不是我的姐妹但他是我父母的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奇闻怪事》2011,(1):33
重庆府人胡生利,在外做生意很久没有回来。四月的一天,他的妻子一个人在家,晚上被盗贼所杀。那天晚上下着小雨,人们在泥里拾到了一把扇子,上面的题词是王名赠给李前的。王名不知道是谁,但李前,人们都认识,平时言行举止很不  相似文献   

10.
献血与健康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近来,网上不少文章称"献血有害健康",还罗列了不少"论据"。一些本来半信半疑的人更加无所适从。那么,献血真的对身体有害吗?无偿献血本是救死扶伤的高尚之举,历来为人称道。但近来,网上不少文章称,献血会损害健康,有的还摆出了一堆"论据"。由于这种观点过于危言耸听,与大众的主流认识不符,有些文章就煞有介事地说,对此"媒体不会公开报道,因为,如果大家都知道了,谁还去献血?",看后让人禁不住疑窦丛生:献血,真的对身体有害吗?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血液从哪里来、献血又是怎么回事。弄明白了这些基础知识以后,献血是否对身体有害,也就清楚了。  相似文献   

11.
(4)小分子簇的水水也是司空见惯的东西,谁都知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过去人们只知道水的污染是严重问题,因而要喝净化水,但很少想到将它作为营养补充剂,更不太去想什么形式的水是人体所最需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A·CARRELL博士之所以能保留一个鸡的心脏在体外,并成活多年,其中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钮校长真牛     
正我去晨跑,为即将到来的运动会做准备。刚进操场,就看见了钮校长,他也看到我了。钮校长温和地看着我,边跑边问:"我要跑十圈,现在这是第九圈了。你跑几圈?"我呆住了,第九圈了?这年过半百的老头居然大气不喘,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刚跑呢。要是让我跑九圈,非面红耳赤,拼命喘气不可,搞不好还会头昏脑胀,眼冒金星。我愣了很久,才意识到钮校长的问题还没回答:"我要跑三圈。"  相似文献   

13.
<正>"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里,许多人的腰上都浮起来了"游泳圈"。沉浸在父母做的美食中,与久未相聚的亲朋好友吃吃喝喝,难免都贴了一层"春膘"。但是,在许多人都胖了的时候,有些人却瘦了。2月1日,桂泽军特意去称了体重,整整62公斤。"年后不知道会不会瘦。"他笑着在手机上记下了这个数字。  相似文献   

14.
次恺其人     
人们提到丰子恺,谁都知道他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艺术教育家,但是,关于三十年代后期开始在报刊上发表风格颇似丰子恺的漫画家次恺,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15.
正前几年,有一位非常火的经济学家在演讲时总会说,"我要是不告诉你这个问题,你都不知道这个问题还是个问题"。我很不喜欢这种自大的口气,但我又很佩服有些人的博学。每个人在出生时所具备的生理状况和兴趣爱好等大概一定会是有差异的,但上天的公平在于她给每个人的时间是一致的,每个人的每天都是24小时,谁也不会比谁多一秒,也不会比谁少一秒。不会因为谁比谁聪明而多出来一分一秒,也不会因为谁比  相似文献   

16.
车耳 《世界知识》2008,(8):50-51
去国外工作前。我在北京居住的小区里常来一个收破烂的矮个老头,无论春秋都穿一件很旧的蓝色中山装,口袋里面塞满了皱巴巴的一块一块的零钱。老头收破烂时。总要将别人交给他的袋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地倒在地上,各种瓶子、易拉罐叮叮咚咚地一痛乱滚。周末有时我在家写东西,一听见这声,就知道收破烂的老头来了。  相似文献   

17.
上学期开学初的一天,四年级一个班的宣传栏不知被哪个学生撕去了一块,还没有来得及修补。几天后,同样的情况继续“上演”,大片大片的宣传栏被撕去,而且殃及他班。看着这“苦心经营”的宣传栏现在已是面目全非、破烂不堪,人们对这一行为痛心疾首,有的老师甚至说:“如果知道谁干的,非揪出他来扇他两个耳光!”谁都知道这是说气话,但气愤之余冷静地想二.想,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继续“犯案”?  相似文献   

18.
叶馨纪萍 《科技信息》2014,(11):160+139
<正>1个案描述1.1研究对象在下园听课的过程中,有个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家都叫他小宝,才3岁。小宝是一个情绪特别不稳定的孩子。听老师们说,小宝自从入园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对幼儿园有非常抵触的情绪。小宝不像其他孩子,哭闹一段时间后会开始慢慢适应,虽然入园已有一年,小宝仍每天哭着上幼儿园。就因为小宝的"哭",成为幼儿园的"知名人物",全园的老师都知道这个孩子,就连班里从未谋面的家长都知道他的大名。对小宝的"哭",老师们尝试了许多教育方法,效果不佳。大家发现:小宝的"哭"不仅仅是因为入园的不适应,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父  相似文献   

19.
文双 《广东科技》2010,19(15):50-51
"不管再过多少年,我们都要吃饭,不可能离开农业。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人们能研制出安全的转基因植物,但这些植物要么种在田野里,要么种在温室里,即使能通过电脑去自动控制,最终还是要靠机械去操作。人类离不开农业,农业需要农机,我们的事业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20.
陈仕东 《青年科学》2008,(11):23-23
一提到"奖励",许多家长可能会说:"这个用你说吗?我从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奖励他,只要有进步,我就会用各种东西奖励他。"是呀,许多家长都在用这种物质上的奖励去激励孩子,我们也不否认这种物质奖励在某种程度上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当孩子的物欲不断膨胀时,作为家长的你又该如何去满足他呢?所以说除了物质奖励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