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贝纳塞拉夫的发现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对感染的抵抗力高于其他人,为什么有的人更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什么机体可以对异体器官免疫排斥等。免疫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机体识别"自我"和"非我"的机制,但直到1960年代,借助遗传学方法鉴定出免疫应答基因的存在才使人们对该问题有了全面认识,而做出这一突破性发现的就是去世不久的美国免疫遗传学家贝纳塞拉夫(Baruj Benacerraf)。热爱医学1920年10月29日,贝纳塞拉夫出生于委内瑞拉  相似文献   

2.
附睾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宗梁 《科学通报》2005,50(18):1935-1941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 免疫系统由早期的天然免疫和后期的获得性免疫所组成. 免疫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其中包括长效的免疫记忆反应, 对病原体或外源分子予以识别和清除, 以保护宿主的自身稳定. 本文简单介绍附睾的结构、功能和附睾上皮细胞组成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通过分析炎症引起的附睾内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大鼠附睾防御素的表达和防御素的抗炎症细胞反应, 介绍附睾的血-附睾屏障、免疫屏障以及附睾炎症和男性不育的病理机制, 揭示附睾与免疫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最后对今后应关注的与附睾免疫学相关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探索性强、实际应用性大的生物医学领域前沿性支柱性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被誉为转化医学的核心学科.近年的研究表明,以往以血液和骨髓为主体的免疫学研究数据与肠、肺、泌尿系统等称为黏膜免疫系统组织器官的免疫学特性存在巨大区别,更与尚未列为免疫器官而又独具免疫特性的器官/组织(如肝、胰、骨、子宫、肾等)的特性相差甚远.这些"非专职"的免疫器官/组织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微环境,含有独特的免疫细胞亚群和功能分子,构成了独特的区域免疫学特性,并与所在区域的器官/组织的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目前,多数"非免疫"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及其疾病机理、"专职免疫"器官与"非免疫"器官间的区域免疫特性的关系以及循环免疫系统对主要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形成的关系均缺乏系统研究.对这些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学特性、细胞分子调控网络进行基础性、前沿性的先导研究,将揭示区域免疫反应与重大疾病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寻找新的免疫治疗靶点.这既是免疫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又符合国家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4.
睾丸免疫豁免与天然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睾丸炎是引起男性不育的病因之一.睾丸是典型的免疫豁免组织,具有特殊的免疫调节机制.免疫豁免是指机体某些部位对外来抗原及自身抗原免疫反应很弱,以防止因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机体的免疫豁免位点包括睾丸、大脑、眼睛及孕期的子宫.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与合成雄激素,而精子发生完成于机体免疫系统建立之后,在这一过程中,生殖细胞合成许多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然而这些生殖细胞抗原在睾丸内并不诱导免疫反应,这主要是由于睾丸特殊的免疫豁免环境,睾丸免疫豁免受其组织结构、细胞特性及局部免疫抑制分子的共同调控.然而睾丸可以被多种病原体感染,为了克服免疫豁免环境,抵御入侵的病原体,睾丸建立了局部有效的天然防御机制.睾丸免疫环境平衡是维持其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睾丸免疫平衡受到破坏时,可引发睾丸炎,损伤男性生育能力.睾丸的免疫豁免与天然防御机制是广泛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将综述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亟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关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咸宁  庚镇城 《自然杂志》1996,18(3):156-160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由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自我识别功能遭受了破坏而引起的.全世界患者达数亿之众.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复杂、最具多态性的遗传体系,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自我识别,调节免疫反应和对异体移植的排斥作用.几乎所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特定基因座(locus)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深入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的关联性,必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和基因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有益还是有害?这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在医学上,并不总能简单地回答.例如,免疫系统既有益又有害.当它识别并杀死外来致病菌和病毒而保护机体免生疾病时,它是有益的;当它排斥移置的心脏及肾脏或攻击机体自身组织而导致多发性硬化,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时,它是有害的. 仅仅在10年前,免疫学家还不明白正常的免疫反  相似文献   

7.
心理免疫学     
心理免疫学(Psychoimmunology)是一门崭新的、迅速发展的学科,它揭示大脑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以影响疾病易感性的方式。免疫系统识别和抵制机体中外来物,如细菌和病毒。它与机体癌症反应、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对这些疾病的易感程度取决于免疫功能状况。过去生物学家认为免疫系统是一种独立的自我调节的体系。最近研究表明大脑会影响免疫功能,这意  相似文献   

8.
正常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胎儿虽携有遗传自父系的HLA抗原,但却并未引发母体产生针对胎儿这种特殊半同种"天然移植物"的排斥.妊娠期母-胎间必然存在着复杂的分子对话机制,以维持胎儿胎盘正常发育.母-胎交互对话异常,将引起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母-胎免疫调节紊乱),导致妊娠失败或妊娠并发症如自然流产、子痫前期等.母—胎对话的关键是母-胎免疫适应,而母—胎免疫适应的本质在于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其核心部位在母—胎界面;妊娠早期蜕膜局部出现免疫细胞亚群的富集和重分布,母体免疫系统不仅不排斥携有父系抗原的胚胎,反而形成母—胎免疫耐受,至今免疫生物学仍无法解释母—胎免疫相容的生理性机制.本文在总结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母-胎界面关键的功能细胞,阐明基于母-胎交互对话的母-胎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9.
免疫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是免疫应答的一种重要类型,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两个核心主题.免疫耐受的诱导、维持和破坏与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关.人们企图用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性的方法来防治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及肿瘤,则可通过消除免疫耐受,激发有效的免疫应答来促进病原体的清除及杀伤肿瘤细胞.随着对免疫耐受机理的阐明,可以用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达到定向操纵免疫应答的过程,必将为医学的进步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炎症之于机体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炎症反应利于机体对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失调的炎症反应又会使这把利剑挥向机体自身,过度放大或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是导致机体组织损伤和器质性病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一直以来炎症就被认为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鉴于此,Science于2005年提出的125个科学问题中就包括"炎症是否是所有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尽管在2型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痛风及肿瘤等多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中都检测到有慢性炎症参与的证据,但是长期以来慢性炎症在这些疾病当中发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并不清楚,相关抗炎干预靶点也并未得到确切鉴定.近年,随着对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和信号转导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包括NLRP3在内的一些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上述慢性疾病当中的危险信号,从而启动炎症反应和疾病的发生,提示NLRP3等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通路可能成为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的相关炎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将着重介绍近年有关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与T2DM的关系,以及靶向NLRP3炎症小体的T2DM治疗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