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钟嵘品第诗人,运用的是一种类比思维,主要使用的是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通过时众多诗人的比较、类推、归类,将多种意义上的大体相似者,并为一品。其次在同品诗人之间进行相互比较,以充分认识他们各自的特点,彼此的长短,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再次,在不同品第的诗人之间,进行交叉式的比较,以发现他们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2.
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同和变异,因为只有同才能有所继承,只有变异,事物才能向前发展。相似就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同与变异矛盾的统一。这里所指的相似不等于相同,变异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差异。相似现象就是客观世界物质的基本粒子在统一场作用下运动的一种和谐协调而又相互适应的一种组合形式。我们知道,植物中都存在着相似的叶绿素,动物中大都存在赖以生存的血红素。而叶绿素和血红素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作用,由此成为植物、动物的能源供应者。1961年英国微生物化学家彼得·米切尔(Peter Mitchell)成功地证明  相似文献   

3.
联系与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两个重要范畴,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对于发展和完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很有意义的。故不揣冒昧,略抒己见,就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一在辩证法中,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的关系。就整个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在数学中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提出了在数学中辩证地处理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之间的关系,即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方法,并阐明这一方法在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科学编史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一定的案例分析,比较研究了人类学和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科学技术史研究在编史理论与方法上的同和异,认为二者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综合运用,对科学技术史研究以及人类学和女性主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在对早期基督教与现代社会主义关系的研究中采用比较的方法,从历史考察中看它们的异中之同,从产生的社会基础看它们的同中之异。恩格斯的方法论启示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当代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碳烯和硅烯是分属于碳化物和硅化物中的两类反应活性中间体。两者甚为相似。本文主要通过碳烯和硅烯的结构、制备、性质等三方面来阐明它们之间的同和异。  相似文献   

8.
《左传》中"加"与"遗"、"馈"与"赂"、"贡"与"献"这三组同义词都可以表示给予义,它们的给予义本来是相互区别的,这也显示了词汇的系统性。但是在同义连文这样的语言运用中,连文的同义词意义发生了融合,都呈现出趋同去异的趋势。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同义关系是人们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对词义进行再次认知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子君与娜拉悲剧形象之比较,探讨了子君与娜拉形象的同和异,从而确定了子君形象是娜拉的影响性再现.  相似文献   

10.
中庸之道是矛盾解决的平衡发展法,有助于矛盾双方相互共存、相互吸取、相互促进,使事物协调、平衡、和谐的存在和发展。中庸之道矛盾解决方法的运用,有利于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社会关系、国防关系的协调。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可以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互利双赢的格局。一句话,中庸之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比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英汉语比较研究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其中包括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研究的宗旨与目的。文章坚持使用的术语是“比较”而不是“对比”,旨在倡导研究方法上从“重异”转移到“异同并重”或“重同”,因为这是人类思维本质的共同点所规定的。从近百年的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历史中,文章归纳出十个研究目的;一、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二、促进现代汉语研究;三、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四、深化汉语教学改革;五、为翻译学建设打基础;六、革新英汉、汉英词典编纂工作;七、革新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工作;八、深化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九、促进英汉语类型学研究;十、进一步认识语言与思维及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整个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统一在它内部的矛盾着的各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使之各得其所,互相促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互相妨碍,教学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关系就是抓质量;要抓质量,就必须处理好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见解:有的说,矛盾同一性有三层含义,即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有的说,矛盾同一性包括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不包括相互转化本身,只包括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有的说,矛盾同一性只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这一个含义;有的说,矛盾同一性的实质在于矛盾双方具有共同点或一致性。我觉得,这些见解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都没有去深入探讨一下什么是矛盾同一性,没有把矛盾同一性和同一性的根据以及同一性的表现区别开来。下面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孔子和公孙龙都曾提出过“正名”思想,且在先秦学术界极富影响力。本文从各个要点上比较了二人“正名”思想的同和异,有助于从一定层面上了解先秦学术思想的特点和宗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咏史诗可以归纳为感史诗、述史诗和议史诗这三种主要类型,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阐释方式。感史诗更多依赖直观感悟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咏叹历史,侧重对历史的整体渲染和直觉判断;述史诗主要以一种克制隐忍的目光来捕捉历史、剪辑历史,委婉地传达诗人的复杂历史情绪;议史诗主要以理性思辨的方式来剖析历史、解读历史,惯于对具体的历史细节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这三种咏史诗的历史阐释方式彼此相互纠结缠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历史的复杂情绪和在历史观念上的矛盾与思想冲突,即在历史认知观上的"历史可知观"和"历史不可知观"的矛盾、在历史范畴观上的"历史有限观"和"历史无穷观"的争议、在历史本质观上的"史理本质观"和"史情本质观"的分歧。  相似文献   

16.
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是社会建设中的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如何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学说认识社会和谐、如何认识矛盾与和谐的辩证关系,是学术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正视矛盾,通过科学地化解社会复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而不能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正确地科学地从社会矛盾方面探寻社会和谐之道,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深入认识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矛盾.本文从和谐社会建设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和正确认识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三个认识维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的视角看,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崇拜,人对自然界的征服与控制,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制约与和谐共生。在这个过程中,人由于其能动性、创造性、目的性而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必将引导人类克服当下的生存与发展危机,为自身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续的发展时间。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部分果树工作者对果树生长发育之间缺乏辩证观念;不能正确地理解果树生长发育两者之间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而认为果树生长发育不是两个对立的过程,因而不存在矛盾,否认了果树生长发育之间的斗争性;另一部分果树工作者认为果树生长发育之间存在着矛盾,并且是对抗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作为“后发式”现代化,中国是被外在强力抛入这一进程。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受内在相关的三大因素的制约、影响和规定:一是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二是传统与现代的紧张矛盾;三是公私关系被僵化和简单理解,导致建国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公私矛盾长期尖锐。处理这三大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彻底抛弃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现代化有自身的规律性,中国应该全面借鉴西方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历史概念 ,从其产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高等教育思想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多次变革。探讨高等教育思想的变革与发展有多种角度 ,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流变是其中视角之一。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线索考察 ,可以发现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在矛盾冲突中也经历了协调、分离再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过程。这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代高等教育到中世纪大学(15世纪前) ,这段时期教学与科研是协调发展的 ,但以教学为主 ,科研是服务于教学的 ;二是从15世纪到18世纪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