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1992,(2)
自然界有了人,才产生了诗和科学.人与自然结合,世上就出现了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的分野.我国唐代杰出的诗歌理论家司空图论"诗品"时,曾指出自然的诗,如逢花开,俯拾即是,着手成春.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卓越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家布丰在《论风格》也说过:"诗、历史和哲学,都有同样的对象,并且是一个极伟大的对象,那就是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2.
壮族歌仙刘三姐唱过这样一首歌谣:州官出门打大锣,和尚出门念弥陀,皇帝早朝要唱礼,种田辛苦要唱歌。历史上各族劳动人民虽然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经济上受尽剥削,文化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但是,他们在劳动,生活和战斗中,唱出了许多优秀的民歌。其中驰名中外的长篇史诗和叙事长诗如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撒尼族的《阿诗玛》、壮族的《刘三姐》、蒙古族的《嘎达梅林》等就有二十部以上,这是中华民族文学史的宝贵财富。但  相似文献   

3.
壮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壮族及其先祖就居住在广西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以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内容最为丰富。解放以来,在壮族聚居的地区发现的各种类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有四百余处,证明壮族先民和其它地区的先民一样,曾经历过漫长的没有阶级的原始社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写本中的瑶用俗字现象进行概述,分析了瑶族写本的文化属性和瑶用俗字出现的历史依据,认为加强对"美馆藏"瑶族写本俗字的研究,有利于考证、解读文字背后的瑶族文化之谜,也有助于整体了解瑶用俗字发展状态,为瑶族古籍文献整理和抢救疏通道路。  相似文献   

5.
陆地的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和《瀑布》(第一部),不仅标志着他在创作道上路取得的新成就,而且显示了他的臻于成熟的艺术风格。陆地是壮族作家,他善于开掘聚居南疆的壮族人民的历史、特性、心理及其民族精神的宝藏,采集壮族人民丰富多彩的语言矿石,描绘旖旎的南国风光和古朴的民族风习,塑造壮族人物的典型性格,反映广西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使作品具有较为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广西的作家群中,是卓有成就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6.
选取了《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出现的六个俗字进行考释,主要查找了《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敦煌俗字典》和《宋元以来俗字谱》,进行了一定对比和推理。通过对俗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展现档案的全貌,从而有助于南部档案的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任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或发生的,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把他们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横向、纵向比较,考察他们的背景、过程、结果,最终去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当时和以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其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以及比较这种进步性和局限性谁占主流,让学生自己去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定位.  相似文献   

8.
壮族,和我国的其他民族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着漫长的哲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然而,壮族的哲学思想,其源起于何处,其流又向何方,它的发展规律如何,又有哪些本民族的思维特色?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开拓、研究。由于壮族过去没有文字,史书记载的资料又是寥寥无几,这就给我们研究壮族的哲学思想增加了许多困难。本文想从壮族  相似文献   

9.
壮族嘹歌是壮族民间歌谣的精品,是壮族民间文学的经典名著,堪称中国南方民族民间第一长歌和壮族社会百科全书。《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共5册)是一座沟通英壮文化的桥梁,它的出版、发行将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壮文化,有利于向世界彰显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了让更多人能更好地了解该套丛书的英文版,文章主要从翻译工作的前提条件(政府重视、译者资质)、翻译视角等方面就《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做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长夜》是壮族老作家陆地同志的长篇历史小说《瀑布》的第一部。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以一九一五年春水夏初反袁风潮为序曲,以一九三一年中央工农民主政权诞生作尾声”。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波澜起伏、迂迥曲折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无产阶级革命家——韦步平的光辉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人们的道德面貌和那一特定时代的政治思潮。  相似文献   

11.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历史典籍。它不仅形象地记载了战国时期许多重要的史实,而且还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类型形象,为后世所叹赏和传颂。据笔者统计,在这部历史巨著中,作者所描写的各阶级阶层的人物共有四百多人。其中有君王将相,也有谋臣说客;有高才俊杰,也有游侠义士,乃至“鸡鸣狗盗之徒”,“引车卖浆者流”。研究和欣赏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对于我们了解作者“腾褒裁贬”(《文心雕龙·史传》)历史人物的价值标准,探究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美学思想,都是很有意义的。1.在《战国策》中,作者着力描写的一类形象是那些政治开明,目光远大,而且能富国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构成健全人格的基础.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应从关注细节着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法国的思想家、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都没有思想的能力."作为一线的教师,育人工作是全方位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习惯抓起,从细节之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旁观者     
<正>01《旁观者》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对在自己一生中出现过的,且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一些人物的回忆录,书中刻画了一些特别的人,以及他们的特立独行。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也是代表了德鲁克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描写了他童年的回忆以及那个阶段对他产生最大影响的一些人。第二阶段是他青年阶段。第三阶段描述了他开始真正创造和研究组织管理之前的岁月。"那些年代对我的孩子、我的学生以及许多年轻朋友而言,虽还不算是‘历史’,却已如吉亚述王国的尼尼微和阿苏尔般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14.
蔡伯喈是戏文《琵琶记》中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也是高则诚创作《琵琶记》毁誉的焦点之一。是是非非,功功过过,数百年来,人们议论着蔡伯喈这一形象。是耶,非耶?功乎,过乎?该给蔡伯喈形象以应有的评价,给高则诚以一定的历史地位。蔡伯喈和赵五娘的故事,蔡、赵之间的离、合、悲、欢,在高则诚的《琵琶记》出现以前,就曾经以多种形式长期地在民间流传。  相似文献   

15.
壮族是全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据一九七七年统计,全国共有一千二百万人。壮族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曾有过很高的文化。相当于春秋战国时代,壮族的祖先就创造了精致的质量很高的铜鼓。可见,壮族的青铜文化在那个时代已经进入了全盛的阶段。遗憾的是过去壮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壮族灿烂的文化除了反映在一些珍贵文物能保留下来之外,很多都随着历史的过去而消失。解放后,随着政治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史学和文学素有密切结合的传统,不论是先秦的《左传》、《国策》,还是两汉的《史记》、《汉书》,都既是历史著作,又是生动的文学作品。宋元以来戏曲勃起,史书上的不少史料,又成了戏曲的素材,一些突出的历史人物,几乎都有相应的戏曲。我国的历史剧很繁荣,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得十分出色,如楚霸王、关羽、诸葛亮、王昭君等  相似文献   

17.
真正要了解历史人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各种各样的历史书写下,早已给他们贴上名目不一的标签,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盖棺论定"。翻检着这些标签,我们真能够知晓他们的人生吗?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个读儒家书成长的学者,但也精通道家的典籍,对易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他是个诗赋名家,是中国古代"游仙诗"的鼻祖:他是个博物学家,曾经注释过的《尔雅》、《山海经》,现在还是权威的参考;他是个方术家、堪舆家,卜筮算命、查勘风水,效验如  相似文献   

18.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18000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饲养场,被重重叠叠的山峦和参天的古松遮掩得严严实实.就是吉普车停在马脊岭山上,也很难看到饲养场的全貌.马脊岭在黑龙江省海林县东北,也就是小说《林海雪原》中提到的威虎山地区.这里属完达山脉,历史上是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据当地老人讲,50年代马脊岭山下的人家每年都能在山上捡到老虎吃剩下的野猪、狍子什么的.到了70年代初,每年能听到数量可数的几次虎啸.进入80年代就再也听不到"森林之王"的吼声了.当地一位护林员说:"近五年有人看见过虎毛和留在林中的脚印和粪便,但没有一个人看到过真虎.前年,国家有个小组来考察,也没有见到真虎."  相似文献   

19.
事实     
《华东科技》2021,(3):74-75
这本书是比尔·盖茨送给全美大学生的毕业礼物. 比尔·盖茨曾这样评价:"汉斯阐释的四个收入等级的框架,正是我致力于全球事业这几十年来也在思考的,但我从来没有像汉斯这样清晰准确地表述过.我今后会用《事实》的模型来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1989,(3)
我国人民食用昆虫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千年了.《周礼·天官》和《礼记·内则》载:"蚳醘以供天子馈食."蚳醘"就是用蚂蚁幼虫制成的酱.唐朝刘恂的《岭表异录》云:"交广溪峒间酋长多收蚁卵,淘泽令净,卤以为酱.或云其味酰似肉酱,非官家亲友不可得也."至今,云南基诺族把"烩酸蚂蚁蛋"作为招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