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对地观测卫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仁  邵振峰 《科学》2007,59(6):4-8
地球自诞生以来,物理结构及其环境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地球的演化过程发生在各个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只有连续不断地从宇宙对地进行观测.捕捉各种变化信息,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揭示地球环境变化的规律性,进而预测地球未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失重的空间环境中.细胞和小球都不会沉降到容器的底部.因此细胞可以安然地悬浮在培养介质中,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将来利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在太空城的刺药厂里生产出各种生物制剂.然后向地球出口.以治疗地球人的一些顽症。  相似文献   

3.
地球遭到外星文明的入侵.经过一番激战,人类最终获得胜利。但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人类决定退守他乡,远遁土星的第六颗卫星泰坦。不过尚有一些人坚守在地球上.与外星文明抢夺最后的资源。杰克与维多利亚就是这样一个留守团队,他们每天都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人类无疑是当今地球上居于主导地位的物种。数千年来.人类占据地球近1/3的陆地用于农牧业和城市建设.却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馈”给大地母亲——将草场改为耕地.过度砍伐森林.无限量抽取地下水.任意引入外来物种.排放核凌料和化学污染物,致使物种加速灭绝,全球气候持续恶化……可以想象,如果地球上的其他物种能够进行选择.它们一定会毅然决然地要求:将人类赶出地球! 假如它们的愿望实现了——从明天早上起.65亿地球人口突然“人间蒸发”(也许是被整体发送到外太空.我们当然不希望人类集体死于疾病或者灾祸).自然的力量再次成为地球主宰。那么.人类消失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昵?在你即将读到的下面一组文章中,作者就此问题进行大胆的科学狂想。他们就像已经在未来世界遨游过的时间旅行者.将他们的所见以现在进行时态加以报道.于是.我们得以窥探没有人类的未来世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人类当然有理由特别关心自己居住的地球。地球表面已被现代科技揭示得几乎一览无遗之后.人们的关心自然廷伸到了地球的内部,尽管各种教科书上明明白白地交代了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但各种有关地珠结构的疑问仍然不断地冒出来:其中有一种声音特别逼人:地球内部到底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相似文献   

6.
金星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上看,金星偶尔会遮挡太阳.这时它就像一点墨滴一样缓缓地穿过太阳的表面,这就是金星凌日。1716年,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1656--1742)写了一篇论文.他在文中提出借助金星凌日测算日地距离的想法。哈雷认为,从地球上的不同地点记录金星凌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就可以运用视差原理计算出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哈雷预测,下一次金星凌日将于1761到来。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发展的新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强 《自然杂志》1996,18(3):168-176
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当代地球科学的发展面临著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地球科学整体的高度出发,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地球科学发展特点的深入综合分析,提出了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引人瞩目的新走向、新趋势.这些新走向、新趋势,概括地反映出当代地球科学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具有的全球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据媒体报道.欧美科学家和决策者于2010年3B底举行研讨会,讨论未来是否能安全利用地球工程学方法抗击气候变化,确保中间不出现任何差错。事实证明,由于人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地球,从而维持了一万年稳定的气候出现急剧变化。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人类无节制地开发,把地球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相似文献   

9.
想到地球.李刚便往天上瞧了瞧,地球蓝莹莹水汪汪地挂在那里.模样儿真惹人怜爱。虽然有思想准备,也目睹了无数次影视中的地球画面,可到了外空间从太空飞机舷窗往外一看,李刚还是没能按捺住心脏的激烈跳动,瞬间理解了李卓为什么赖在月球基地不肯离开。换成他自己,要是老婆在这里,也不会想回去。这么一抬眼就能看到地球的感觉,很奇妙,没法子形容,  相似文献   

10.
任建国  初航  吕大炜 《科学通报》2021,66(2):162-168
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科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质作用、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1-3].地质学研究聚焦地球自身的物质组成、从表层到内部结构构造以及它们的形成过程、动力学机制和所反映的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1~3].现阶段地质学研究的视角已拓展至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特别是宜居地球成因以及地...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5,(7):6-7
乍眼一看,泰坦星(土星的卫星之一)和蓝色大理石般的地球毫无相似之处。然而.天文学家在研究了泰坦的地质和大气情况之后认为,其实泰坦上的自然力量和地球上惊人地相似。这项研究的基本资料来自于“卡西尼号”对泰坦的探测。  相似文献   

12.
新的太空照片说明.小彗星还在不断地撞击地球外层空间。这些太空物体可能已给地球带来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化学物质,证据是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北极卫星得到的。一个科研小组上周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议上报告了这一发现。依阿华大学的路易斯·福克兰是这一小组的领导人。这些太空物体大约像一座小房子那么大.在地球上空几千公里处就被毁掉,所以对地球上的人和太空宇航员均无威胁。科学家把这些物体称做“雪球”,它包含的物质主要是水,而水是生命所必须的。它还可能含有在地球上形成生命时所需的简单有机物。科学家认为,在亿万…  相似文献   

13.
“火星大冲” 2003年夏天.火星的亮度比平时增强了50倍,它成了当时夜空中名副其实的“明星”,假若那时我们能够跃升到太阳系各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上方,我们就能清楚地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了。原来火星和地球的轨道挨着,而此时地球正好赶上了火星.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从地球上看.  相似文献   

14.
孙家明 《世界科学》1995,(3):23-24,19
地球内热还能持续多久?孙家明编译地球形成之初在天空中只是冒着热气的一巨型岩块。小行星不断地撞击它的表面,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地产生着热.这样温度就越来越高,最终,这颗行星大部分处于融熔状态。从远处看去.围绕太阳旋转的这颗行星就象一大滴刚出炉的“铁水”...  相似文献   

15.
庞峥 《自然与人》2012,(5):20-21
目前,地球人不仅受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还受到失控航天器坠入地球的威胁。2011年,在轨退役的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和德国“伦琴”天文卫星先后坠入地球大气层;2012年1月15日.因故障而停留在地球轨道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坠入太平洋智利海岸附近。  相似文献   

16.
赵君亮 《科学》2006,58(4):22-26
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飓风等一些在地球上时而出现的重大灾变事件,给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圈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后果。对此.今天的科学技术尚无法予以制止,甚至还不能准确地预测。本文所要叙述的发生在宇宙中的灾变事件,其能量之大,后果之严重,远远超过上述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它们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地球和全人类的命运,决定恒星、星系的演化过程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7.
寻找大陆俯冲板片的遗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0年代末期总结大洋地质地球物理观测结果而出现的岩石层板块大地构造学说,继承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的活动论内涵,引起20世纪地球科学的一场革命.但板块构造学说并不能令人满意地阐释复杂的大陆地质现象,更未曾阐明大陆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大陆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演化的?这些一直是近年地球科学探讨的热门话题.而特提斯海的启闭关系到中生代中国大陆的形成演化与挤压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Rudnick等人[1]的研究认为,底侵作用可能是大陆地壳增生和地幔演化的重要机制.Davies等人[2]提出岩石层拆离模型,…  相似文献   

18.
谁在给地球“充电” 1917年.科学家发现地球表面带有负极电,但是地球究竟为什么带电,地球的“充电器”是什么,却没有人能说清楚。  相似文献   

19.
《地球的参考极及其运动》一文分别讨论和描述了刚体地球、形变地球和液核地球的参考极在空固坐标系和地固坐标系的自由运动和受迫振动。研究地球参考极及其运动,这些工作在天文坐标系的建立、天体方位和时间的测定、天体起源和演化的研究、空间科学以及探索地球物理机制等,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天外来客     
张守忠 《世界科学》2004,(11):16-18
两个世纪以前,天文学家和地质学家就已认识到地球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遭到一种被称做流星体的小型地外物体的撞击。这种宇宙残骸环绕太阳运行,并有自己的固定轨道。由于某些流星体的运行轨道与地球相交,因而这些宇宙残骸就不可避免地在某一时刻某个交叉点上与地球相撞。 事实上,每天都有100多吨地外物质进入我们的地球,大部分天外物质都是些细小的尘埃粒,轻轻地漂浮而下,人不知鬼不觉地落在地球上。 人们因此会认为,流星体对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