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对工业牌号Zn-Al合金ZA8,ZA12和ZA27进行了组织超塑性研究.发现经过组织细化的ZA8,ZA12和ZA27铸造Zn-Al合金,在270~330℃温度区间和8.3×10-4~1.7×10-2S-1初始应变速率(ε0)的试验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力学性能,并且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超塑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对工业用铬青铜QCr0.5-0.2-0.1进行了超塑性压缩试验研究,测定了其超塑流变曲线、m值,考察了温度、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以及超塑压缩变形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740~820℃,应变速率1.67×10-4~1.33×10-3S-1的范围内该合金具有较好的超塑性,为其超塑成形工艺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低碳钢铁素体相区变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研究了Q235级别低碳钢铁素体相区在550~720℃,应变速率 在5×10-4~10S-1范围的热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在铁素体相区范围,所有流变曲线都观察到了 峰值应力的出现及随后“应力软化”进入稳态的现象,意味着动态回复或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应 变速率越低,形变温度越高,出现应力峰值的临界应变量越小.Z参数及应力峰值σm数值计算得 到Q235级别低碳钢平面应变压缩的铁素体热变形激活能为300.4kJ/mol.  相似文献   

4.
以热流分析为基础,估算了Ni原子分数分别为53%和72%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快速凝固过程中的速率,研究了合金比热,熔化潜热及结晶温度间隔等对冷却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NiAl金属间化合物快速凝固过程中的冷却速率为2.56×10^4-8.02×10^5K/s之间。快速凝固开始后的冷却速率将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和熔化潜热及结晶温度间隔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5.
铁液中镁硫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密闭容器蒸汽法测定了1600℃下,纯铁液中镁硫平衡时的镁硫溶度积为K^1MgS=2.36×10^-4,求得平衡常数KMgs=2.10×10^-4。  相似文献   

6.
对温度500℃、RF氧等离子体氧化生长的SiO2形成的MOS结构进行了DLTS测量。应用能量分辨DLTS模型对这种高密度界面陷阱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界面电子陷阱在禁带上半部的密度为3~8×10^12eV^-1cm^-2;俘获截面σn(E)约为10^-18cm^2数量级。结合准静态C-V测量研究了后退火对陷阱的影响,经400℃/30分钟、N2气氛热退火可使陷阱密度降为1~2×10^11e  相似文献   

7.
二甲基硫光化学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实验研究水溶液中二甲基硫(DMS)的光化学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入射光频率与强度一定条件下,DMS进行光化学氧化反应的速率会受到介质,pH重金属离子的影响。Hg^2+能显加入人工海水介质中的DMS的光氧化速率,DMS进行光氧化的一级速率常数为4.46×10^-5~30.4×10^-5s^-1。其在光照下的人工海水介质中的半寿期为3.6h,这说明光化学过程对于影响和控制DMS在海洋中的浓度  相似文献   

8.
厦门近岸表层海水中铜,铅和锌的存在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厦门沿岸表层海水中洞,铜和锌的化学存在形态。新鲜海水试样和酸化贮存海水试样(pH2)分别以金属离子溶液滴定,达到平衡后用DPASV法测定电活性金属浓度,基于1:1配合物形成模型,估算出海水中可溶的痕量金属各种存在形态的比例。结果表明,海水中这些金属的总浓度分别为Cu:1.1×10^-7mol.1^-1;Pb:6.0×10^-8mol.1^-1;Zn:7.4×10^-7  相似文献   

9.
用动态拉伸的方法研究了应变速率对8090Al-Li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应变速率的范围为10^-3-10^3S^-1。结果表明,合金的强度和塑性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试样的SEM和TEM分析发现:准静态下的断裂为沿晶断裂;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断裂从穿晶准解理断裂过渡到由显微空穴聚集而成的韧窝断裂。高应变率下8090Al-Li合金强度和塑性的提高与其变形机制的晶界无沉淀区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Ar^+离子溅射方法将300nm SnO2薄膜沉积在Si片上,分别对膜层进行60keV,5×10^16cm^-2Mg^+离子注入和100kdV,6×10^16cm^-1Nb^+离子注入,对未注入,Mg^+离子注入,Nb^+离子注入3种薄膜进行500℃,4h退火处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粒度在0.2~0.8μm范围的钙钛矿型La1-xSrxMnO3粉末,用室温和高温X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发现其在1 200℃高温发生了四方→立方的相变;制备的粉末粒度与水浴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在室温时电阻率在6.0×10^-3~6.9×10^-3Ω.cm范围内,在温度大于45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率亦升高。  相似文献   

12.
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及其晶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冲击法等方法研究了铁基非晶Fe72.5,Cu1Nb2V2SI13.5B9合金及其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材料的结构和磁性。结果表明,合金经350℃退火,结构短程有序范围扩大,材料磁化比非晶合金容易;经520-560℃退火,α-Fe(Si)晶粒析出,得到微晶结构并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例如相对初始磁导率μi≥4.7×10^4,矫顽力Hc≤1.4A/m;在620℃以上退火,第二相Fe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Sr^2+与FeO^2-4(aq)的平衡浓度,计算出SrFeO4在298K时的K^ ○SP常数和热力学函数ΔH^○f,ΔG^○f,S^○分别为2.02×10^-10,-1067.78kJmol^-1,-936.48kJmol^-51,51.90Jmol^-1.K^-1用SrSO4作参比,对所用方法的可靠性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蔗糖中Cu^2+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蔗糖中铜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标准曲线线性范围1.00×10^-6 ̄1.00×10^-4mol/L,平均回收率101.5%,RSD=2.4%(N=4)。  相似文献   

15.
以石墨电极为基体制成碳糊电极,研究了马钱子碱在该电极上的测定方法,在0.01mol·L^-1H2SO4底液中,选择阳极电位为0.35V,峰电流与马钱子碱的浓度在1.0×10^-7-1.0×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的检测下限为5.0×10^-8mol·L^-1,回收范围为95.8-105.9%中变量的取值和相对标准偏 3.3%。本方法准确、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6.
研究5-Br-PADN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在pH9.0 ̄9.4范围内,当有10%SDS存在时,铁(Ⅲ)与5-Br-PADN形成1:4的稳定配合物。λmax为534nm,ε为5.13×10^4L·mol^-1·cm^-1,铁(Ⅲ)浓度在0 ̄12.5×10^-4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茶叶中痕量铁(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常压下采用含苯甲酸乙酯的钛系负载型催化剂的丙烯聚合动力学,并用动力学方法测定了定催化体系聚合加氢和不加氢的活性中心比浓度[C^*]、聚合速率常数Kp,链增长活化能△E。结果是加氢聚合在30~50℃温度下[C^*]值为5×30^-3~15×10^-3mol/molTi,Kp值为65~94L/mol.s,△E为19.2kj/mol;不加氢聚合[C^*]值为1×10^-3~3.5×10^-3mol  相似文献   

18.
用间接方法研究了胶束中化学反应的近似处理方法,推导出胶束溶液中反应的表现速率常数k与胶束浓度「M」的关系式,并将其应用于SOD模拟物的研究。在25℃,0.8Ec(Cc为临界胶束浓度)CTAB体系中Cu(Thr)2催化O^.-2歧化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8.37×10^8mol^-1·L·s^-1,与脉冲辐解法所得结果9.25×10^8mol^-1·L·s^-1比较接近,说明这种近似处理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芦荟甙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芦荟甙在0.05mol·L^-1硫酸溶液中出现一灵敏的吸附伏安峰,峰电位为0.23V(vs.Ag/Cl)。峰电流与芦荟甙的浓度在2.0×10^-8~4.0×10^-7mol·L^-1和4.0×10^-7~6.0×10^-6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9mol·L^-1(富集时间为150s)。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估安法研究了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并应用于芦荟原胶中芦荟甙的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应用正电子湮灭-多普勒增宽技术研究了铜板在单向拉伸、平面应变和等双向拉伸变形条件下的位错密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等儿应变从0.02增加到0.60时,位错密度从2.4×10^9cm^-2增加到7.5×10^10cm^-2;当等效应变量相同时,应变路径对位错密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