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5A型氯化聚乙烯是PVC制品生产中的主要塑料助剂。随着PVC制品企业的不断发展,其需求量日益扩大,但由于其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市场上各种型号和性能不同的氯化聚乙烯鱼龙混杂,对PVC制品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就其性能与应用进行了研究,供氯化聚乙烯生产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用挤出法生产硬质PVC低发泡型材,国外自七十年代初开始发展,居领先地位的为美国,西欧,日本。结合我国现状,发展更质PVC制品,特别是硬质PVC低发泡制品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3.
贺盛喜 《石河子科技》2010,(1):22-23,20
<正>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用量最多的通用树脂之一,其制品因具有强度高、耐油、耐化学药品且价格低廉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但因其冲击性能低、耐低温性不良等缺点而使其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氯乙烯(PVC)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并面临着PVC塑料广泛使用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风险。该文构建了用于定量测算PVC树脂及其助剂流量和存量的动态物质流模型,以展现PVC树脂及其助剂在8类制品、 6大应用领域和4类废弃物管理方法之间的复杂流动路径与存量分布。结果表明, 1978—2017年PVC树脂和助剂的累计产量为2.54亿t。城镇化的推进使得硬制品逐渐占据PVC塑料制品主流,但软制品仍是PVC助剂的主要流向;建筑材料占据了PVC树脂总存量的65.8%、 PVC助剂总存量的41.9%,是未来潜在的最大废弃源;尽管存在潜在环境与健康风险的助剂在助剂总流入量中的占比已从62.2%下降至41.5%,但仍有0.15亿t有毒助剂以存量的形式留存在社会与环境中,并将在其使用过程中通过迁移和扩散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持续性负面影响。虽然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使得该文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不确定性分析表明该文的计算结果可信度较高。未来必须加强对废PVC塑料的废物管理,通过技术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环保助剂的使用比例。  相似文献   

5.
由于PVC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广泛采用.然而,PVC材料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在建筑工程中应当注意选择使用. 一、PVC材料的性能 "PVC"是聚氯乙烯塑料的简称,它是由聚氯乙烯树脂加入稳定剂、增塑剂、填料、着色剂及润滑剂等压制、挤压或压铸而成.按软、硬程度(即塑性)又可分为硬聚氯乙烯和软聚氯乙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PVC产品多为硬聚氯乙烯制品,具有机械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介电性优良,耐腐蚀、抗老化性较好,易焊接、粘合,价格低等优点.其缺点是不耐高温、使用温度低(60℃以下)、线膨胀系数大、成型加工性不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制备了硼泥填充PVC制品,并与轻质碳酸钙填充PVC制品进行比较。探讨了硼泥填充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硼泥填充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轻质碳酸钙填充PVC相近,并具有一定的耐水性,所以硼泥可以部分替代轻质碳酸钙作为PVC的填充料以降低制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 PVC加工制品厂商除了对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有特殊的要求外,而且对树脂的颗粒形态也有相当严格的要求。颗粒形态好的树脂具有易加工,制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因此,PVC行业对树脂颗粒形态的研究日趋活跃。通过对PVC树脂颗粒内部结构和外观形态进行表征,探明其成粒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IR、DLI(解偏振光)等技术手段,研究了PVC增塑糊的塑化机理及其制品中影响增塑剂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不论PVC中的H-C-Cl基团是否处于晶态,其塑化过程的本质就是增塑剂中的CO与H-C-Cl基团不断形成氢键的过程,由此可解释不同增塑剂与PVC的作用强弱.决定PVC糊制品中增塑剂迁移的主要因素在于增塑剂分子的大小,即分子越大,迁移越小.增塑剂与PVC的相互作用及增塑剂中苯环对降低迁移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拓宽硬质PVC制品的应用,克服PVC/ABS弹性体增韧的缺点.采用无机刚性粒子活性碳酸钙或有机刚性粒子PS进行增韧改性,使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得以提高,并改善其加工性能及外观。着重探讨PVC/ABS合金的组成,力学性能和加工。  相似文献   

10.
PVC 加工助剂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简称:ACR)是以甲基丙烯酯、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制成的新型塑料加工助剂。ACR—4型主要用于食品包装袋,透明塑料薄膜及硬质 PVC 制品的成型加工中。该助剂与 PVC 有良好的相溶性,能有效地改善物料的塑化程度,缩短 PVC 的溶融时间,还能增强物料的流动性及提高制品的表面光洁度,并保持 PVC 的原有性能。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聚氯乙烯改性剂的研究:EVA—VC接枝共聚”最近通过部级鉴定。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型塑料品种,由于其制品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耐腐蚀和难燃性,因此用途十分广泛,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但是纯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PVC)自1872年面世以来,广受世人瞩目,但因其稳定性差,受热超过100℃就会脱氯化氢反应,产生的氯化氢对PVC的热降解又有催化作用,使其色泽加厚,强度下降,导致加工及应用的困难。随着PVC专用稳定剂的逐渐开发,PVC目前已成为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塑料品种之一。本文着重研讨一下热稳定剂在PVC异型制品中的稳定机理、性能对比及其发展方向。1 稳定机理1.1中和氯化氢 如弱有机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类,无机盐  相似文献   

13.
王仁宪 《今日科技》1990,(3):7-7,14
聚氯乙烯(PVC)塑料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塑料品种之一。一九八○年到一九八二年,世界PVC消耗量约为每年1100万吨。预计一九九○年世界PVC消耗量将达到每年1560万吨。在国内PVC耗量也最大,以浙江省为例,全年耗量约为30万吨。同时PVC也是规模最大,应用最广,加工经验最成熟的一种塑料。可以预言,随着国内大型乙烯装置的投产,PVC生产还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国内外重视发展PVC塑料生产的原因,是由于它具有种种优点:其一是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阻燃性和染色性能。其二是它适用于多种成型工艺,制品  相似文献   

14.
水泥搅拌桩是软土地基加固常用的方法,桩体检测是其中的质量控制环节,常规静力触探检测方法存在探头易偏斜出桩的致命问题,在水泥搅拌桩内置一根导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表明,32 mm PVC插管依然存在探头偏桩问题;40 mm高强度PVC插管可以解决探头偏桩问题,但由于插管自身强度过高影响静力触探结果,无法体现桩体强度的变化;40 mm低强度PVC插管同样可以解决探头偏桩问题,可以实现对水泥搅拌桩桩体强度的检测,因此40 mm低强度PVC插管是本试验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核了PVC制品透明的指标:透光率和浊度,讨论了影响PVC透明硬片质量的主要因素原辅材料、配方、工艺条件等,通过实验和生产实践,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聚氯乙烯(PVC)的需求量快速增长。PVC的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解决环保问题,而且可以缓解这一资源紧缺的压力。本文对PVC塑料使用后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循环利用等处理方法作出探讨,从而达到节约大量的能源和资源,降低制品成本和解决废弃塑料污染环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0绪论近年来,PVC(欲了解更多?请见本期科技"生词"解释)胶地板逐渐在新建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PVC胶地板的施工过程中,由于PVC  相似文献   

18.
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结构式为-[CH2-CHCl]-n(n=800~1 600),是最早合成的热塑性树脂之一,该产品本身是无毒的但由于聚氯乙烯易老化,其分解产物氯乙烯具有致癌性.加上聚氯乙烯在加工过程中,必需添加增塑剂、稳定剂等多种添加剂,这些也都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所以,在出口的化纤、塑料、橡胶、树脂制品中禁止使用聚氯乙烯.  相似文献   

19.
聚氯乙烯电线电缆料辐射交联的研究——增塑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氯乙烯(PVC)普遍应用于电线电缆行业中,主要用作绝缘层和保护层.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人们发现PVC 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分子间相互作用大,因此必需添加各种助剂(如增塑剂)后才能使用.PVC 分子热稳定性和制品的耐热性、耐候性均差.增塑后线型PVC 的软化点较低(65~70℃).因此,需要对PVC 进行改性.其中用电子束进行辐照交联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研究几种典型增塑剂对PVC 辐照交联后各种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SMA),并用正丁醇对其进行双酯化改性,探讨了带水剂用量、催化剂用量、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SMA双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150℃,以二甲苯作为带水剂(质量分数40%)、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通过调节催化剂用量和酸醇物质的量之比,反应5h,可制备出酯化度达72%的SMA酯化物(SME)。对SME进行热失重分析(TGA)的测试结果显示,其失重温度较SMA提前,耐热性降低。然后,将SME作为增塑剂应用于PVC螺杆挤出加工实验中,考察了不同用量SME对PVC增塑样条的力学性能及耐抽出性性能的影响并与DOP增塑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ME有效改善了PVC制品的脆性,增加了其抗冲击强度,并且在化学溶剂和高温环境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耐抽出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