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分离自冀东地区冬小麦上的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病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0~39℃,最适温度为24~28℃;分生孢子在5~35℃内均可萌发,15~24℃范围内萌发率高且芽管粗壮;产孢的温度范围为8~30℃,20~22℃范围内产孢量最大;pH值在2~12范围内菌丝都能生长,最适pH值为6~8;产孢的pH值范围为3~10,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产孢量最大;分生孢子在pH值4~10范围内均可萌发,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光照对病菌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分生孢子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95%时不能萌发,水滴中的萌发率最高;营养利于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Endomycopsisfibuligera(内孢霉酵母)糖化酶发酵进行培养基的选择,并对产酶时间、接种量、装量和初始pH值诸因素进行探讨,获得最佳产酶条件.该糖化酶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最适pH为5.2,最适温度40℃;在50℃以下较稳定,有较宽的pH稳定范围(pH3.0-7.0);米氏常数Km=12.84mg·ml-1.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不同pH值条件下,在20~50℃温度范围内氟铍酸三甘肽(TGFB)晶体的溶解度与pH值的经验关系式为:S=6.6×10-8T3.729(1.16-0.115pH)-(pH-1.4)[7.5-0.4(1/lgpH)2.5].研究生长母液的酸度对亚稳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TGFB单晶的最佳pH值范围为2.2~2.6.  相似文献   

4.
从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碳源、氪源、酸碱度、温度、光照等方面探讨羊肚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羊肚茵菌丝适宜在PDA固体培养基以及黄豆芽——玉米粉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单肚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硫酸铵;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温度为25~33℃之间,并且在光照条件为弱光时羊肚菌菌丝生长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色光、温度、pH对草珊瑚愈伤组织的培养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草瑚珊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物与光、温度、pH不同的物理因子培养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暗培养的愈伤组织生长和代谢物含量较高,而蓝光在草珊瑚愈伤组织培养中,表现了蓝光效应,诱导出一个优良的愈伤组织系,其相对增长率和总黄酮月产率分别为759%,1.868g/L。最佳培养温度为26℃恒温,最适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基pH值为5.5;而最适愈伤组织代谢次级产物的生产培养基pH值为6.0。  相似文献   

6.
黑曲霉单宁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曲霉在五倍子单宁的诱导下产生单宁酶。通过(NH4)2SO4分形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从黑曲霉的发酵液和菌丝中纯化得到凝胶电泳均一的单宁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5.5,在温度10-30℃和pH4-6之间保持稳定,金属离子对单宁酶没有的激活作用,Fe^2+和Mn^2+则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松树脂溃疡病菌(Fusarium circinatum)在6种供试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以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最差。菌丝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18~27℃,最适温度为24℃。在全黑暗环境下生长最好,光暗交替下次之,全光照下较差。适宜菌丝生长pH范围为 5~9,最适宜pH为80。在基本培养基上,以半乳糖为其最佳碳源,硝酸钠为最佳氮源,维生素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病菌分生孢子在包括无菌水在内的各种机质中均可萌发,营养以 5%葡萄糖为最好。分生孢子在15~35℃、相对湿度85%~100%以及pH 3~12内均可萌发。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最适相对湿度为100%。黑暗、氧气充足环境有利于孢子萌发。菌丝、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分别为55 ℃和52℃.  相似文献   

8.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usLicheniformis)53号菌为出发菌株,在原生质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多次诱变处理,从大量突变株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高产、稳定、耐热的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53-G38-6,产酶活力由1104U/ml提高到22080U/ml.该诱变株最适产酶条件为:培养基由质量分数(w/%)为胰蛋白胨1,酵母膏0.5,玉米粉5,Na2HPO412H2O0.4,KH2PO40.03,Na2CO30.1组成,pH自然,培养温度42℃,培养时间44~48h,w/%为0.2的CaCO3可提高酶的产量.酶作用的最适条件:62℃,pH10.0,pH在9~10之间稳定  相似文献   

9.
绿色木霉A10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绿色木霉A_(10)纤维素酶A_2的C_1酶和Cx酶被分离纯化。C_1酶的分子量为54,49,44.5kd(三个亚基),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5.0;Cx酶的分子量为17.5kd,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4.5。两者均为糖蛋白,富含极性氨基酸,水溶性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砂仁叶斑病病原菌(Phyllosticta glycines Thum.)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菌丝生长的最适p H值为7;孢子萌发的最适p H值为6;病菌菌丝在含淀粉和硝酸钙的Czapek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佳碳源是乳糖;菌丝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但紫外光能促进分生孢子的形成;无碳、氮源时,菌丝生长不良,长势差;RH95%以下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分别为55℃和60℃。  相似文献   

11.
对绿色巴夫藻pavlavaviridis进行了生态条件试验,认为该藻能适应光强500-2500Lux;适温范围5-33℃,最适20-26℃;密度1.005-1.040g/cm3,最适1.005g/cm3;pH5-9都可以满足其正常生长,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表明:培养液的较佳配方是在天然海水中加入(NH2)2CO-N20mg/dm3,KH2PO4-p1mg/dm3,FeSO4-Fe0.2mg/dm3,维生素B11mg/dm3和维生素B120.005mg/dm3。  相似文献   

12.
对三种丝状蓝藻株系(PhormidiumLuridum,Phormidiumfaveolarum和Plectonemabo-ryamum)的研究结果表明:P,boryanum因无明显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活性可作为受体进一步研究,对其原生质球的释出和新细胞再生的最适条件分析表明:0.1%溶菌酶作用的最适时间为2h温度为35℃,pH为7.0~7.5(0.8mol/L的甘露醇为最适渗透稳定剂)。这些条件适合于在BG-11液体中释放原生质球及固体培养基上新细胞的再生。  相似文献   

13.
从15份土样中筛选出一株产碱性淀粉酶的耐碱性芽孢杆菌9-A2,经菌学鉴定为耐碱性巨大芽孢杆菌。9-A2菌株可在pH10以上的环境中生长,在pH9~10条件下产生较高的碱性淀粉酶。碱性淀粉酶在pH6~11范围内比较稳定,酶反应的最适pH为9,最适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14.
棒曲霉UA—2木聚糖酶的蔗渣固态发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棒曲霉(Aspergilusclavatus)UA-2固态发酵蔗渣产木聚酶的培养基为每克蔗渣加营养液5ml,初始pH8.5.营养液的适宜组成为每升含:NH4NO310g、K2HPO46g、MgSO4·7H2O0.75g、CaCl20.75g、FeSO4·7H2O11.25mg、MnSO4·H2O3.75mg、ZnSO43.0mg、CoCl24.5mg.在上述培养基中接入其湿重10%(W/W)的新鲜的UA-2种子曲,28℃培养108h,其木聚糖酶,滤纸降解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力分别为2695.6、28.5和42.7u/g蔗渣.酶反应的最适pH5.0,最适温度50℃;在pH4.0~11.0内酶活性十分稳定.50℃保温1h,酶活剩余55%,8℃下放置23d,活力几乎不变.磷酸盐,半胱氨酸对酶有激活作用,EDTA和对氯汞本甲酸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赤子爱胜蚓为材料制得蚯蚓纤溶酶,测得该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55℃和9。其分子量分布范围为1.8×104~4.2×104道尔顿。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该酶动力学参数km和V(max)以分别为0.5345g/L和18.0728unit/min,PSMF对该酶活性抑制率为70%。  相似文献   

16.
木聚糖降解菌的筛选和木聚糖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筛选两株生长快、产木聚糖酶活力高的菌种;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N01)、链霉菌(Streptomycessp.Str7B),酶活力分别达128mg/L·min和176mg/L·min;酶反应最适温度分别为60℃与50℃;最适pH值为5.0和6.0,并分别在pH2.2~5.0,5.8~6.4酶活性稳定;在60℃条件下保温1.5h,酶活力分别剩余20.5%,88.5%,其中AN01株原酶液在90℃保温10min,活力仍剩余14.5%.Cu2+对酶活表现出极强抑制,Fe2+,Mg2+,Ca2+等离子则有促进作用;用纸层析法探讨了不同培养时间各种产物产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分离灰葡萄最好采用被感染的植物材料为分离源,利用显微操作法挑取孢子划线分离。适宜的分离培养基是麦芽-马铃薯汁琼脂培养基,最佳培养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3.5。  相似文献   

18.
甲基营养酵母Cadida boidinii No.2201的生长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Cadida boidinii No.2201的生长特性: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的pH值为6.0左右,实验表明在pH2.5 ̄8.0范围内也能生长,细胞生长为好氧型;和在D-木糖、D-葡萄糖、木糖醇为糖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适合的氮源是(NH4)2SO4,NH4Cl和酵母膏。。  相似文献   

19.
大蒜细胞悬浮培养中细胞生长与产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大蒜细胞培养在MS液体培养基中,细胞生长迅速,脱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合成和积累SOD的能力.培养15天,大蒜细胞生长和SOD酶积累都达到高峰期,细胞合成量鲜重为120.8g/L,细胞单位酶活力为每克细胞5.22×10-7mol/s,细胞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5.8。植物生长调节物质(2,4—D、KT)对大蒜培养细胞生长和SOD酶积累都有显著的影响,其浓度有一个最佳值。适当地提高培养基中物质的浓度,有利于促进大蒜细胞的生长和胞内SOD酶的积累。培养基中添加一些刺激剂,可大大地提高大蒜细胞内SOD酶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水溶液中尼古丁电离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尼古丁-硅钨酸作活性物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作增塑剂,Ag/AgCl电极为内参比电极,构成PVC 膜尼古丁选择性电极。在20~55 ℃范围内,电极对1.0 m ol/L尼古丁溶液的响应电位随温度增加呈线性上升趋势,温度效应系数为1.05 m V/℃。当pH 为5~7 时,电极对8.0×10- 5~1.0×10- 1 m ol/L 的尼古丁标准溶液具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工作直线斜率为54 m V/pC。通过调节试液25 ℃时的pH 值在2.5~8.5 范围内变化,测量1.0×10- 3 m ol/L、1.0×10- 2 m ol/L、1.0×10- 1m ol/L 的尼古丁标准溶液的电位,绘制pH-m V 曲线并计算求得尼古丁在水溶液中的平均电离常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