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嫦娥抱玉兔,逐梦广寒宫",承载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嚣,去年12月2日1时30分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航天由此开启了一段崭新征程。一、嫦娥三号是什么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二、嫦娥三号的使命嫦娥三号携带着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月球车,在成功突破月球软着陆后开展月面巡视勘察、月面生存、深空测控通信与遥控操作  相似文献   

2.
关键词     
正"嫦娥奔月"北京时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嫦娥""玉兔"互拍12月22日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在地面的控制下,进行了第五次互拍,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两器互拍任务圆满结束。随后,"玉兔"告别"嫦娥",开始月面测试工作,前往更远的区域巡视勘察。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奔月飞行约需112小时,期间视情况进行轨道修正。2013年12月6日,"嫦娥三号"飞行至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千米的环月轨道;2013年12月10日,"嫦娥三号"按照既定控制策略自主完成环月降轨控制,顺利降至100千米×15千米环月轨道,进入软着陆准备  相似文献   

4.
科技热词     
《科技潮》2010,(12):59-59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二号是中国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它是建基于探月工程一期的嫦娥一号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且命名为嫦娥二号。嫦娥二号主要是用作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往后工程的风险,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科技》2007,(3):22-22
作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是全球华人和海内外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日前,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介绍了“嫦娥一号”月球卫星的相关情况。这也是该领域权威专家首次向媒体公布“嫦娥一号”发射时间和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6.
望舒 《科学世界》2014,(2):8-11
<正>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搭载着"玉兔"号在月球虹湾着陆区成功着陆,开展科学考察和探测。"玉兔"号,我国的第一辆月球车,它是如何诞生的,又有着哪些独特之处?完美着陆2013年12月14日晚9时许,正是月球上虹湾地区的白昼,嫦娥三号探测器开始了月面着陆之旅。这15公里高度,是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地月之间38万公里征程的最后一段,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段。嫦娥三号已经对着陆点进行过勘察测量,确认着陆点没有月坑或大的石头。  相似文献   

7.
庞之浩 《科学世界》2007,(11):10-27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登月梦想。如今,梦想真的实现了。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探月的序曲,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自主深空探测活动的开始。中国自主打造的这位“婀娜仙女”——嫦娥一号究竟有什么“神功”?那就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她的娇美容颜和飞天舞姿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142014-12-11至20142014-12-20)1预定寿命期内工作全完成嫦娥三号着陆器开始超期服役[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圆满完成第13个月昼的全部预定工作,顺利进入月夜休眠。截至14日21:14,嫦娥三号登陆月球已满1周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也实现了精心护航嫦娥三号着陆器月面安全工作1年的预定工程目标。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0,(20):4-5
已经发射的嫦娥二号新开辟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这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缩短至不到5天。在举国上下关注嫦娥二号卫星发射之际,我国探月工程高级顾问、  相似文献   

10.
正(新闻时段2013-12-20至2013-12-31;为热度指数)1嫦娥三号两器互拍结束已进入休眠期[热度指数:]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下,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巡视器)进行了第5次互拍,并首次传回了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自12月15日第1次互拍开始,月球车以60°为间隔绕着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04年起,中国的航天工程师们相继送了四位"嫦娥姐姐"升天,今天,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肩负重大科技使命、为我们探访月球的"嫦娥姐姐"们。嫦娥一号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中国首位"月球使者"——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2008年11月12日,依据嫦娥一号卫星拍摄数据制作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公布,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清晰、完整的月球影  相似文献   

12.
正发射于2018年12月8日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经过26天的飞行,于2019年1月3日顺利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成为人类首颗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嫦娥四号将利用月球背面得天独厚的环境,开展一系列地质考察和天文观测。嫦娥工程是我国首个月球探测项目,也是首个深空探测项目。嫦娥四号原本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计划中的第二期—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备份任务,如嫦娥三号没有成功,则将再次挑战相同的探测。由于嫦娥三号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技》2004,(5):5-5
人类的太空跬步 1969年7月20日下午10时56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身背救生背包走下登月舱的扶梯,在月球土壤上印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 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整个飞行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搜新吧     
嫦娥二号将于2011年前发射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句号。据介绍,探月二期工程中的嫦娥二号将于2011年前发射,嫦娥三号的发射时间将在2013年左右。  相似文献   

15.
针对嫦娥三号探月卫星运行过程,主要探究嫦娥三号软着陆过程中着陆目标区域的选取。根据不同地域所拍摄照片像素点数值大小不同的特性,通过构造、计算平坦系数并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从而找出相对平坦区域,根据路径最小原则,选取嫦娥三号的最佳着陆地点,并给出相应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6.
<正>嫦娥三号肩负三类科学探测任务,开启探月新征程。"嫦娥"和"玉兔"携带了哪些科学探测设备?它们是如何完成这些任务的?2013年12月14日2l时11分18.695秒,嫦娥三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虹湾区。这是我国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成为继美国与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它包括月球软着陆器(简称着陆器)和月面巡视器(简称  相似文献   

17.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6):1-1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而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2月14日夜,"嫦娥"携带着"玉兔"安全平稳着落月面,中国成功实现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中国人千百年来期盼登月的梦想,终于通过"嫦娥"变成现实。嫦娥三号探测器随之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等一系列科学探测。可以预见,肩负着探月使命的"嫦娥",在未来承担更多中国深空探测重任的同时,还  相似文献   

19.
《前沿科学》2013,(4):F0002-F0002
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在落月后的12天月昼期间,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圆满完成了两器互拍、月面行走、对地成像  相似文献   

20.
嫦娥三号的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是根据嫦娥三号软着陆过程六个阶段的运动状态及其月面的数字高程图,建立动力学模型,依据能量守恒原理与各阶段状态要求,通过控制推力方向缩短发动机工作时间来节省燃料,利用Matlab软件,最终得出嫦娥三号的软着陆最优控制策略以及各阶段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