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后,许多人认为,“战略防御计划”(SDI)的实现将会因而推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可能提前实现 SDI 的目标的一项方案,所谓“有限战略防御计划”更加受到人们关注。美国乔治·马歌尔学会去年发表的一份报告透露,美国政府目前正在考虑这项“有限战略防御计划”。它主要采用名为“灵巧子弹”的导弹截击技术。所谓“灵巧子弹”实际上是一种小型非核截击导弹,它由运载火箭和导弹两部分组成,导弹本身仅重10磅,弹体周围附有若干微型助推火箭。这种导弹的“灵巧”之处在于它装有非常先进的微电子控制与制导系统,可在不到一分钟内完成对目标的侦测、跟踪和攻击,而且摧毁概率极高,可达90%,接近 SDI 要求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导弹弹头爆炸时会发出声音和闪光,各监测点利用声光监测装置记录时间,得到各监测点到导弹落点的距离,快速计算出导弹落点的精确位置,将结果反馈到发射阵地,科学、准确地评估发射效果。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我国从仿制、改进“东风—1”导弹,到独立研制成功“东风—2”和“东风—3”导弹,从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炸成功,到“导弹、核弹”结合发射试验成功,最后规划向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进行研发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李立煌  梁杰  王文廉 《科技信息》2013,(23):136-137
本文针对导弹爆炸场瞬态高温度测试系统的特定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K型热电偶的单电源传感器调理电路。该电路以单电源仪表放大器INA155、模拟开关MAX4638、二阶有源压控低通滤波器为核心,实现了对热电偶输出信号的可控放大,以及滤波去噪。经过验证,该调理电路配合采集电路,可记录完整的爆炸场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5.
导弹特种装备与模拟训练系统综合运用多学科先进技术,建立了数十个数学、物理和网络模型,研制出上百台仪器设备,实现了导弹全武器系统与发射全过程的模拟。简要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功用和简要技术方案。对大型高可靠液压系统设计、自动调平与起竖的实现、导弹高精度定位、大型复杂电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等主要技术问题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导弹红外探测系统设计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Matlab 的导弹尾焰图形数据提取的技术方案.完成了导弹尾焰光谱数据的提取,并通过插值和拟合的方法平滑数据曲线以减小误差.通过分析比较,该技术方案获取的数据可靠,方便简明,可以满足导弹红外探测系统的尾焰特性计算,同时也可以实现任何带有坐标系的图形曲线的数据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冯玉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5):9713-9717
利用Creator和Vega软件来完成实体模型的建立和虚拟场景的渲染。利用航迹规划、碰撞检测和目标信息反馈技术,实现导弹对多目标智能选择攻击。利用多通道、多视角技术和文字显示技术让操作人员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导弹的飞行姿态、飞行轨迹,并得到多项导弹飞行参数。结果表明,该仿真人机交互功能和导弹飞行参数实时显示功能正常,导弹可以准确击中多个运动目标。所做研究对其他武器攻击的可视化仿真提供有效参考,并对导弹精确制导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正拟向国防部提出研制一种能够钻入地下再爆炸的新型核弹头。如此项申请获得批准,所需经费便可列入1989财年预算。由于苏联近年来不断加紧改建和加固其导弹发射井,并将作战指挥机构迁入地下深处,使美国导弹很难一举摧毁这些军事目标。为了确保自己的核威慑能力,美国提出了上述研制计划。美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十多年历史。据称,弹头钻入地下几英尺再爆炸,由于地层的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HLA和Vega Prime导弹作战虚拟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导弹作战虚拟仿真系统的需求,采用分布交互仿真高层体系结构(HLA)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导弹作战系统特点,设计基于HLA和Vega Prime的某型导弹武器仿真系统,描述其系统功能特点.在介绍HLA/RTI并分析导弹作战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导弹作战虚拟仿真系统的解决方案,介绍系统的三维虚拟场景建模、联邦成员模型、仿真对象模型以及成员接口的设计与实现,最后实现导弹武器系统的整个仿真过程.研究结果表明;HLA是建模和仿真的通用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是现代仿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解决了虚拟现实问题并使仿真的可视化程度大大提高;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扩展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会引起巨大的财产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将危险遏制在灾害发生或者进一步扩大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煤矿瓦斯爆炸以及传播的原理和煤矿采用的抑爆隔爆技术进行了综和概述。  相似文献   

11.
胡凯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6):4047-4049,4055
基于三维扫描重构技术,根据导弹外形特征采用三维扫描全局统一测量技术建立非接触式的导弹外形误差测量系统,实现复杂弹体外形快速准确的测量。并通过系统接口使用CAD软件完成结构特性计算及分析,具有传统测量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滚转弹体制下寻的制导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将寻的制导应用于自旋的反坦克导弹。方法 进行可行性分析、导引头回路分析、自动驾驶仪优化设计等工作,提出一种新的目标函数选取方法,并研究对滚转导弹进行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结果 把以上分析和设计应用于某型滚转反坦克导弹上,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满足预期的技术要求。结论 寻的制导可以应用在滚转反坦克导弹上。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获取导弹动态毁伤效应数据,利用嵌入式数据采集技术,使用CPU和FPGA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种可重构的数据存储压力仪. 该仪器通过内置压电压力传感器,采用双路模拟放大电路和数字控制与存储电路,实现系统两种压力量程的测量,可提高测量精度;应用差动输入、输出方式实现内/外触发,提高触发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确保全系统触发的可靠性. 在战斗部打靶实验中,由该数据存储压力仪组成的测量系统成功测量了动态爆炸冲击波压力场,证明了该仪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将专家系统技术应用于反坦克导弹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一个实验型反坦克导弹总体计算机辅助设计专家系统,并在微机上得以实现.该系统用Turbo Prolog,Turbo C,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以菜单方式进行人机对话,它可以完成反坦克导弹总体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反辐射导弹的特定背景,在传统的被动雷达制导方式基础上,研究了导弹多模复合数据融合技术及实现方法.结合导弹运动和导引方式研究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igh-level architecture,HLA)的多模复合制导仿真系统总体结构,论述了仿真开发过程及整体的实现等关键技术,仿真平台对复合制导系统仿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功能模块分解,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以虚拟可视化形式表现了反辐射导弹复合制导攻击过程,同时满足了系统对于仿真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918年8月3日,江苏省吴江盛泽镇一个商人家庭,迎来一个非同寻常的小生命。这个小生命就是后来成为核武器技术专家、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程开甲。是他,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是他,创建了核武器试验所,成功地设计并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等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防空反导弹药和反轻型装甲目标弹药的毁伤效能,提出了一种新型周向多线性爆炸成型弹丸(MLEFP)战斗部结构。在应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MLEFP战斗部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药型罩壁厚对周向MLEFP成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爆炸载荷作用下,新型周向MLEFP战斗部结构能够在4个方向上形成具有一定速度和长度的线性爆炸成型弹丸(LEFP),具有命中精度高、毁伤概率大、后效显著的特点,可以实现从四周进行近距离拦截和引爆来袭导弹、毁伤轻型装甲目标的目的,当药型罩壁厚与装药直径比取为0.05≤δ/D≤0.062时,形成的LEFP速度高、密实度好、毁伤效能好。  相似文献   

18.
正"核鼹鼠"——核钻地弹,能钻入地下一定深度后爆炸,利用核弹头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它能毁坏敌方导弹发射井、地下指挥中心等硬点目标。2015年,美国在内华达州空投下第一枚B61-12型"精确制导核弹"。据披露,该型核弹体积较小,配有电脑和可控弹翼,能钻入敌方深埋的地下隧道或武器库内再爆炸。这是美国核钻地弹的又一进步。核钻地弹又称"核鼹鼠",是一种能钻入地下一定深度后爆炸的核  相似文献   

19.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了煤矿瓦斯爆炸、燃烧、烟雾形成和煤层顶板岩石垮落等过程,并以MultiGen、Vega软件和C 作为主要的开发工具,实现了瓦斯爆炸、燃烧、烟雾效果模拟,瓦斯爆炸现场的虚拟漫游,岩石垮落的控制,三维场景构造等关键技术和算法。  相似文献   

20.
导弹测发控系统故障诊断模糊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导弹测发控系统故障诊断模糊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给出一个具体的故障诊断实例; 方法 首先对导弹测发控系统的故障机理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基于模糊Petri网模型的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本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结果 建立了基于模糊Petri网模型的导弹测发控系统故障诊断模糊专家系统,该系统能对故障的模糊性和精确性知识进行统一描述和推理,并具有可修改性和可扩充性等优点; 结论 通过对某型导弹测发控系统配电分系统的故障诊断实例,说明了系统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