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热天平测定FA401新型低温氨合成催化剂的还原度,结果表明,FA401具有易还原、还原速度平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提出以热重法测定工业粒度氨合成催化剂还原度,设计并安装了一台适合于进行工业粒 度氨合成催化剂还原度与还原温度、空速、时间、催化剂粒度之间关系的设备,所得结果准确度 高、精密度好,克服了目前商品热天平无法测定大颗粒氨合成催化剂还原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士杰 《应用科技》2001,28(7):53-55
将DQ球形催化剂的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上的工业应用试验与其它高效催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Q球形催化剂操作性能好,生产效率好,对丙烯原料适应性强,产品质量好,后加工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4.
载氧型氧化还原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催化反应的机理与动力学模型、循环流化床反应工艺及载氧型催化剂的制备、成型、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烃类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工艺已有较大的改进,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对催化剂的晶格氧在烃类选择氧化反应中的作用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但对载氧型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性能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研究与开发高效载氧型催化剂是实现正丁烷选择氧化循环流化床工艺的  相似文献   

5.
对含锆的氨合成熔铁型催化剂的还原行为进行了研究。以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考察了不同锆含量对催化剂还原速度、起始还原温度的影响。用不同的还原动力学模型处理实验结果,得出不同含锆量催化剂对两种模型的温度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6.
扫描俄歇微探针(SAM)对掺镧氨合成催化剂表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拴  王文祥 《河南科学》1992,10(3):256-263
本文利用PHI595型扫描俄歇微探针(SAM)详细研究了新近研制的一种高活性掺镧氨合成催化剂的表面特征,由二次电子分布(SED)图,俄歇电子像,剖面线扫描以及深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催化剂是由大小不同的卵石形晶体和晶粒碎块堆积而成,表面形态凸凹不平,元素镧主要分布在催化剂球内部晶粒的表层,其厚度约800—1000A,镧和铁的分布相互制约,在镧分布浓度大的区域,无铁或浓度较小:反之铁浓度大的区域镧较少或无。在球表面还有少量钾,几乎未发现有铁和钙的存在.在晶粒的断裂处仅有铁和氧,说明助剂元素钾、钙和镧没有进入Fe_3O_4晶体内部.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将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为化学品再利用,这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铜基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电还原为高附加值的多碳产物,但仍需研究其催化机理来提高催化产物的选择性和催化效率.根据铜的状态可将铜基催化剂分为单原子铜基催化剂、定向晶面铜基催化剂、氧化态铜基催化剂和铜合金/复合催化剂.本文简要介绍了以上4类铜基催化剂的常见制备方法、结构特点、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效果和可能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烟气直接还原脱硫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考察了Cr2O3、MoO3、WO3三种单组分氧化物催化剂,以及四种不同催化载体对SO2直接催化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的活性相差很大,WO3的活性最差,MoO3的活性最高;具有酸碱双功能的γ-Al2O3载体是催化脱硫的最佳载体.此外,制备了三种双组分金属氧化物负载催化剂,其催化脱硫活性顺序是:Mo—Co/γ-Al2O3>Mo—Fe/γ-Al2O3>Mo—No/γ-Al2O3;Mo—Co双组分催化比单组分MoO3具有优越性,在250—400℃范围内,SO2脱除率达90%以上,不仅催化脱硫活性比较高,而且催化剂不易失活.  相似文献   

9.
1 催化剂的还原 在催化剂装填完毕后,对催化剂进行升温还原,为缩短开车时间,采用热N2循环升温法与合格碱洗气两种介质共同升温还原.结合催化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升温还原方案:  相似文献   

10.
氨合成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uCl3·3H2 O作为钌活性前驱体 ,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Ru C催化剂 ,利用CO化学吸附等表征手段 ,考察钌负载量和预还原处理条件对钌催化剂活性金属分散状况的影响 ,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氨合成活性评价 .结果表明 ,当钌负载量较低时 ,金属粒子晶粒度较小 ,分散均匀 ,钌利用率较高 ,当负载量质量分数为 4%时 ,炭载体对钌的分散基本已达饱和 ,随着钌负载量进一步增大 ,钌粒子呈明显聚集状态 ,分散度明显下降 ;预还原处理的条件直接影响Ru C催化剂的性能 .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动态法,在单颗粒线反应器中对A301氨合成催化剂的曲折因子进行了测定。由自行开发的计算机采样系统自动分析脉冲-应答曲线,通过参数估值得到颗粒内的有效扩散系数,从而得出催化剂的曲折因子经测定A301催化剂的曲折因子为3.28。  相似文献   

12.
稀土金属氧化物氨合成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是探索稀土金属氧化物的氨合成铁系傒化剂的催化活性。稀土氧化物和氧化钾促进的催化剂比氧化铝和氧化钾二促进催化剂的氨合成活性高。这种行为不仅在常压而且在高压下都已经观察到。氨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随稀土金属原子序数而改变。可以预期,稀土金属氧化物作为氨合成铁系催化剂的一种促进剂,在工业上是很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钙钛矿以及其他复合氧化物对催化还原SO2为元素S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各种催化剂在氢气、一氧化碳做还原剂时的催化作用及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4.
15.
以高软化点石油沥青原料制备的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锡、铈氧化物制备SnOx-CeOx/PSAC系列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在低温下的脱硝性能,并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eOx/PSAC催化剂中添加SnOx后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显著增加,但随着金属担载量(质量分数)增加,脱硝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n、Ce担载量分别为5%和13%的SnOx-CeOx/PSAC(以Sn(5%)Ce(13%)/PSAC表示)催化剂具有最高的脱硝活性,在该催化剂条件下,100~300℃时可得到最高的NO转化率(98%)。添加SnOx后,CeO2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得到提高,由于Sn4+替代Ce4+掺杂于立方相CeO2晶格中形成固溶体,因而催化剂的脱...  相似文献   

16.
应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行射(XRD)和热分析技术,对共沉淀铁锰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及不同还原阶段催化剂的体相组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锰对铁的还原性能有促进作用,铁锰在还原过程中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尖晶石结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载体(SiO2、Al2O3、TiO2)负载的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的还原行为.采用原位X-射线衍射(in-situ 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技术对催化剂的还原过程进行原位表征,考察了催化剂中活性相Co3O4在还原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和不同载体对Co3O4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载体负载的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还原均分为2步进行,2步还原过程为:Co3O4 H2→3CoO H2O和3CoO 3H2→3Co0 3H2O.不同载体负载的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的还原性大小顺序为:Co/SiO2>Co/TiO2>Co/Al2O3.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FA401型氨合成催化剂的主要性能及工业应用情况.实验结果和工厂使用情况表明:FA401型氨合成催化剂与A110-3相比,具有低温高活性、较强的耐热稳定性和抗毒性,增产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剖析了新型氨合成催化剂的主要性能,结果表明:A202、A301具有低温高活性,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外ICI74─1型氨合成催化剂的水平,尤其A202具有较小的晶粒度和较大的比表面,有根强的耐热性和抗毒性,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的T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uO-ZnO-Al_2O_3-V_2O_5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进行了TPR(程序升温还原)研究。结果表明还原过程经历了慢速到快速再到慢速的三个阶段,此过程属于成核机理并有诱导期。还原时采用低H_2浓度、高空速、低升温速度对取得高活性、高选择性有利。对TPR谱图作数学解析,得到了催化剂的还原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中发现催化剂还原前予经煅烧会降低其选择性。催化剂中各组分间存在有强相互作用。本文还初步探讨丁V_2O_5对催化剂结构及还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