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种野生豆科锦鸡儿属植物——柠条(C.korshinskii)、狭叶锦鸡儿(C.stenophylla)和黄刺条(C.frutex)的组织培养,从它们的上胚轴、下胚轴(或幼茎)上直接诱导出芽并获得了幼苗,从后两种植物的胚轴(或幼茎)的愈伤组织中也诱导出芽,并使其生根,获得再生小植株。本文着重研究了激素对这三种植物的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并对脱分化和已有器官分化的两个时期的愈伤组织的内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发现两个时期愈伤组织中内源激素系统有明显不同,推测这种变化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油菜、蚕豆、毛莨和三色堇等四种植物花蜜腺的外部形态、显微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解到油菜和蚕豆的花蜜腺是花托类型,蜜主要通过变态气孔分泌;毛莨是花被类型,蜜由表皮细胞分泌;三色堇是雄蕊类型,蜜由具乳头状突起的特化表皮细胞分泌。该四种植物花蜜腺中维管组织的分化有三种不同的情况。油菜同一朵花上四个蜜腺有不同的特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油菜、蚕豆、毛莨和三色堇等四种植物花蜜腺的外部形态、显微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解到油菜和蚕豆的花蜜腺是花托类型,蜜主要通过变态气孔分泌;毛莨是花被类型,蜜由表皮细胞分泌;三色堇是雄蕊类型,蜜由具乳头状突起的特化表皮细胞分泌。该四种植物花蜜腺中维管组织的分化有三种不同的情况。油菜同一朵花上四个蜜腺有不同的特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使用徒手切片法对采自新疆不同生境下的22种藓类植物茎和叶片进行横切,对横切面进行比较解剖学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旱生藓类植物叶片细胞壁加厚从而减小水分的丢失,中肋由厚壁细胞和大型主细胞组成,分别起着减小水分的蒸发和导水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不是绝对的,茎表皮1-2层细胞,皮部有内外分化,也有不分化。生长在荫湿环境下的藓类植物叶细胞壁厚,中肋很细,可能与长期生活在水分不足的环境有关,但毛尖金灰藓(Pylaisia steerei)没有中肋,中肋的退化可能与其生活在容易获取水分环境有关,茎表皮1层细胞,皮部具有内外分化。大部分水生藓类植物叶细胞壁薄,茎表皮1层细胞,皮部无内外分化,都是大型薄壁细胞,提高了细胞代谢。茎横切面形状很可能与叶片的着生和排列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5.
日本住友化学工业公司正在着手进行下一代农药的开发和研制工作。所谓下一代农药,即指在遗传学层次上弄清植物细胞的活动机制,找到增强其机能的物质,应用于农药。一般来说,植物本身就具有免疫机能,利用其免疫机能提高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如果能实现这一目的,用少量的农药即可收到效果,从而得到安全性能良好的高效农药。目前普通农药的产生过程是;先发现能够杀虫和杀菌的化学物质,然后再进行毒性实验,推断其作用机能。与此相比,住友化学的思路是首先搞清楚植物细胞内的信息传输机制,然后通过增强植物自身的免疫机能来达到防御…  相似文献   

6.
应用光镜、电镜和细胞计数对胚胎发育期虎斑颈槽蛇胸腺内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进行了研究,在胚胎发育11期,胸腺在内出现淋巴干细胞。从胚胎发育11期至出生前(16期),淋巴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小淋巴细胞细胞逐渐增多,而大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逐渐减少,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前淋巴细胞和淋巴母细胞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结构,这一点和B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相同,反映了细胞功能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8种柏科植物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柏科植物叶的微形态学特征和差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8种柏科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本实验所取8种柏科植物叶的气孔器均为椭圆形,副卫细胞5~7个,气孔器主要分布在叶的近轴面上,在刺形叶的远轴面上无气孔;8种柏科植物的叶表皮细胞上一般覆盖着较厚的角质层和蜡质层,不同种柏科植物的叶表皮具有不同的角质和蜡质纹饰;同种柏科植物同型叶的新叶和成熟叶、绿色叶和白色叶的微特征间也有区别,成熟叶的表皮细胞上角质和蜡质较新叶多;日本花柏白色鳞形叶的气孔分布和蜡质纹饰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种柏科植物叶的微特征有较大的差别,可以为柏科植物的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用常规组织学方法,组织化学AB-PAS反应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北京鸭胚胎期腔上囊上皮形态的分化;以胶体碳作为示踪物,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北京鸭腔上囊上皮的内吞机能。北京鸭16天胚腔上囊上皮开始出现突向腔内的上皮芽,此时上皮开始分化。26天胚上皮分化基本完成,表面上皮分化为滤泡间上皮(IFE)和连滤泡上皮(FAE);滤泡髓质区上皮分化为网状上皮,边缘层和芯细胞。18—19天胚腔上囊的芽周和芽间上皮的桂状细胞开始分泌粘液。19天胚FAE细胞开始具有内吞机能,在26天胚及1日龄雏鸭标本中观察到IFE的椭圆形细胞也有内吞机能。22天胚的部分接近成熟的滤泡髓质中有芯细胞出现。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初步探明,钾在成熟棉纤维(豫棉一号)的矿质成分中含量最高,且其分布是不均匀的。钾的积累在纤维迅速伸长期有一明显的高峰,对纤维细胞的形态分化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与细胞伸长生长所需的压力势有直接关系。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纤维细胞的刺激作用也与钾有关。钾对纤维细胞生长的另一作用,可能是作为酶系的活化剂或离子环境的主要维持者而影响代谢。  相似文献   

10.
木兰科叶结构的比较解剖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产6属11种木兰科植物叶片的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通过比较叶的表皮、皮皮、叶肉及中脉等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上、下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在种之间存在差异,(2)下皮存在于木莲属、木兰属、含笑属、合果木属的部分种中,连续或不连续:(3)叶肉中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程度以及细胞形态在种间存在差异:(4)中脉维组织具原始怀,维管束环状排列,具髓,外有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包围;维管束的数目在属间  相似文献   

11.
以小型植物为对象,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获取植物主干和枝条的空间信息,重建植物枝干骨架拓扑结构模型;然后以植物器官的三维网格模型为模板,结合不同器官在植物上的生长规律,实现植物形态结构的精细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不同类型小型植物不同生长时期植株形态结构的多分辨率三维重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三维模型的精细程度,从而为开展植物株型分析研究、植物品种展示及植物三维资源库开发等应用提供了简单、灵活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有植物缙云卫矛的生态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国特有植物缙云卫矛为研究对象,从形态多样性和等位酶多样性二个层次水平,对7个不同生境下的缙云卫矛个体的24项形态特征及五种等位酶(POD,CYT,SOD,ES和AMY)进行研究,并结合数量统计方法进行了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缙云卫矛在居群水平上没有明显可寻的形态分化规律,等位酶水平上的该植物居群间的分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定居群具有某些特定的带谱,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形态可塑性较小。  相似文献   

13.
石刁柏愈伤组织类型与形态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刁柏愈伤组织形成和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细胞启动期,细胞分裂期,细胞分化期,形态发生期和衰退老化期,根据愈伤组织中分生细胞的分布状况可将愈伤组织分为6种类型,每类愈伤组织均有不同的形态发生能力,第2类愈伤组织芽分化频率较高,第4类愈伤组织根分化频率较高,第6类愈伤组织胚状体分化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在植物染色体杂交中,一个受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外源的染色体在胞内发生染色体杂交,使得分化中的受体细胞具有杂交染色体,从而发育出杂交植物.这和植物有性杂交中精子和卵子两个细胞结合不同,也和植物体细胞杂交中两个脱壁体细胞融合也不同,因此植物染色体杂交拓展了植物杂交的概念,即从两个相异细胞的融合杂交到一个细胞内两种不同染色体的融合杂交.  相似文献   

15.
维管植物导管元素分化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遗传控制的细胞死亡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维管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由死亡的管导分子组成,本文着重讨论了维管植物的导分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deathPCD)的形态和化特性以及参与找在因,并介绍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PCD存在的时空广泛性。虽然植物发育生殖过程中的PCD与动物细胞通过遗控制的细胞死亡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维管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由天文馆的导管分子组成。本文着重讨论了维管植物的导管分子形成过程中的细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的形态和生化特征以及参与的基因,并介绍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PCD存在的时空广泛性。虽然植物发育和生殖过程中的PCD与动物细胞凋亡存在许多相似的形太必生化特征,但细胞通过自溶或自自我吞噬来死亡,而并不形成动物细胞凋亡中典型的凋亡小体。说明这些PCD类型本质上凋亡型PCD。导管分子的死亡是一种典型的植物PCD。近年来体外系统研究表明,导管元素分析中的细胞死亡程序与动物细胞凋亡不同。  相似文献   

16.
亚麻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过程中,细胞发育进程相差很大,增生能力有明显不同。从诱导分裂到小分生细胞团形成,增殖细胞形态特征变化显著,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下降,原生质体积密度和核质指数不断升高;核和核仁体积在诱导分裂期剧增,以后缓慢下降。小分生细胞团时期细胞形态特征相似,分裂生长快。愈伤组织形成中细胞向薄壁细胞发育。根据细胞增生能力和形态变化,得出亚麻下胚轴细胞脱分化阶段从诱导分裂开始,到小分生细胞团形成结束;愈伤组织形成时期细胞发生再分化。  相似文献   

17.
高等植物硅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旭  郑毅  汤利 《广西科学》2005,12(4):347-352
硅在地壳中含量为27.6%,大部分以二氧化硅(SiO2)的形态存在,能被植物吸收的有效硅只有50~250mg/kg,植物吸收硅后土壤溶液中硅的浓度仍能保持在一恒定水平.硅在植物内主要以二氧化硅胶(SiO2*nH2O)的形态存在于表皮细胞和细胞壁上,含量随物种不同而差异很大,同时还受植株部位、栽培方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植物吸收硅主要以单硅酸形式,不同植物吸收硅的能力不同,水稻具有主动吸收硅的能力,大多数植物被动吸收硅.硅素对植物的形态结构和体内其它元素产生影响,能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增强植物抗倒性和抗旱性,高浓度的硅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硅素能够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通常,盐碱地没法种庄稼,因为庄稼会“咸死”。但是有一类盐生植物却不怕盐,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陆地上的盐生植物有泌盐机能和结构,能把身体里过量的盐分排出去。它们有的是从根部把盐排出去,有的是通过茎、叶表面排出盐分,有的将含盐太多的老器官脱落掉。 例如,被称为柽柳(属于柽柳科)的植物在茎、叶上长有泌盐腺体,位于下陷的表皮上,由基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其体内过多的盐分通过基细胞收集  相似文献   

19.
分别用仙客来种苗的子叶和叶柄作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2,4-D,细胞分裂素和细胞激动素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的发生,研究了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过程中的组织细胞学变化,对两种不同外植体不定芽发生过程中的切片观察表明,两种外植体的组织脱分化始于维管束周围的维管束鞘细胞,然后开始分裂的是与其临近的薄壁细胞并能很快形成胚性分生细胞团。经30d左右的培养,进一步分化形成芽原基。子叶愈伤的芽原基通常出现在愈伤的边缘,叶柄脱分化比子叶快,不定芽可以起源于表层的分生细胞团,也可以由愈伤深处的人生组织分化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C3植物、C4植物和CAM植物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光合作用中碳同化途径的不同,把植物分为C3植物、C4植物和CAM植物,本从光合形态及生理特征上对这三种植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