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在新的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党要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胜利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面向新世纪,我们要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认识坚持"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按"三个代表"的要求来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总结党的80年历程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跨越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进步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个根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指引我们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伟大思想武器。可谓是“卓越的理论创新,伟大的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行动纲领。要以“讲话”深刻阐述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深化对办好高等学校的重要性的认识,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新发展,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加强党的建设,首要问题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联系当前党的思想建设的实际,应强调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党的先进性的教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要从党的领导干部抓起。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论述是我党近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坚持“三个代表”,党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八大”对新形势下坚持“三个代表”进行了新的探索,曾经提出正确的路线,但并未坚持上来,“反右”和“化大革命”从反面说明,如果我们不同程度地违背了“三个代表”,党就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是很严重的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了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形成了邓小平理论。2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有力证明,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护,是坚持了“三个代表”。新世纪到来,党要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胸有全局,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的本质是执政为民。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共产党人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奋斗目标的根本保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能忽视党内和于部队伍中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危险。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求共产党人要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作斗争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在认真改造世界观的基础上,练就加强与群众联系的八个方面的基本功;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塑造真善美的人格,养成民主作风。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有识人之眼、用人之胆、容人之量;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廉洁奉公、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推进教育创新 ,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推动教育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推动教育创新是坚持与时俱进精神的具体体现、以与时俱进精神推动教育创新是做好高校工作的根本保证三方面 ,理论联系实际论证了用“三个代表”统领高校工作 ,以与时俱进精神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坚持标准 把好大学生组织发展的政治质量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党和国家事业的振兴,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党员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根据党的组织发展方针,把好政治质量关。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党在新世纪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必须领会“三个代表”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把这一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1.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首要的是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要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等学校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 ,扎扎实实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全面推进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要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始终把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作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任务 ;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作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使命 ;始终把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新党员作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大计 ;始终把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吸收社会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适应新世纪党的历史任务和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变化的必然要求,它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对党的治国方略的完善与创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是“三个代表”的可靠保障,标志着我党的治国之道更加科学、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过去八十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成功实践“三个代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新世纪,党要领导中华民族跻身世界民族之强林,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全党,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全面推进改革大业。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以德治国,这是对党的治国方略的完善与创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是“三个代表”的可靠保障,标志着我党的治国之道更加科学、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新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后,我们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要以宽广的眼界去把握世界动态和国内形势,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依法执政;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和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侧重"三个代表"的重大现实意义:其一就是要我们在当前国内国外形势下,如何利用这一重要思想所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全面正确而又有创造性地贯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其二是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思想在执政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问题上的一些创新思想和科学论断,同时它也是我们要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和更加有力的促进科学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一项主要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