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刊有黄润华的《漫话“喀斯特”一词》的文章。该文对“喀斯特”一词来自什么语言作了一些探源,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当谈到汉语中的“喀斯特”这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该文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喀斯特一词被世界地学界广泛使用,中国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也早已将其音译为喀斯特。”看来,“喀斯特”一词在汉语中的出现是比较早的,但是早到什么时候,文章没有说。  相似文献   

2.
为了统一科技术语 ,做好术语规范化 ,全国名词委正在进行大量的科技新名词审定工作 ,其中多媒体所涉及的“光盘”(“光碟”)与“磁盘”的统一命名成为了信息科学中争论的焦点之一 ,我们也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光载体称为光盘 ,而磁载体称为磁盘 ,用“光”和“磁”来区分两种不同的载体已经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这两个词的意义和概念 ,无须再进行简化。而将光的载体称为“碟” ,将磁的载体称为“盘”是不妥的 ,理由如下 :1 目前 ,我国的科学技术文献 ,都以光盘作为正式的光载体命名 ,就一些计算机类的文献和教科书而言 ,几乎没有一本书将CD R…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说话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告诉别人.让别人了解你的意图和目的或者是做进一步的解释。如果别人听不懂你说的话,那就达不到说话和写文章的交际目的.等于是白费力气。  相似文献   

4.
笔者读到《中国科技术语》2015年第1期赵中平的《mechanical properties中文译名演变过程及定义》一文,很受启发,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该文斩钉截铁地说,"力学性能"并不存在,只有"机械性能",恐怕事实并不那么简单。问题的起源大概是对英文中mechanical和mechanics的理解。我们查找一本英文辞典(比如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便可以知  相似文献   

5.
摘要 “碳”与“炭”及其组合词中的用法怎样区分,除了习惯用法外,人们对“碳”与“炭”两字的原意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甚至还有误解,还受外文不同表述和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译名的影响。本文通过讨论“碳”“炭”用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用所表述的物质是可燃烧和非燃烧物质来区分用“碳”还是“炭”;同时,也提出了首先应规范工具书用语等解决规范化的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一、“碳”、“炭”的概念及使用中的问题用“炭”还是“碳”来组词,用不用“碳质(炭质)”一词,尚存有很多分歧[1~3]。根据《辞海》(1999)的解释:碳是化学元素(周期系第Ⅳ族(类)主族元素),符号C,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以及C60、C70等富勒烯(因为“烯”是一类由碳和氢组成,含有C=C基团的化合物,所以,称为富勒碳更适宜[4])。在地球上,碳以游离态(如金刚石、石墨)和化合态(如石油、碳酸盐等)存在[5]。无论是《辞海》(1999),还是某些文章[1~3]中,若试图用所谓通用的定义来精确区分“碳”“炭”的用法,几乎是不可能的。“碳”字的出现是与人们揭示物质的构成和成分,不断发现存在于自然界的元素,编制元素周期表等因素有关。虽然,我国目前尚未见有报道最早出现“碳”字的时间,但是,“碳”字的出现肯定是在元素周期表出现以后,且应是舶来品。这是因为,据报道,现今所知,“碳”字在1930年《王云五大字典》中已被收入[4],更早的字典中是否有此字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这表明,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里,祖先们一直运用的是“炭”,而没有出现“碳”字。“碳”字显然是在元素概念出现以后才诞生的。若我们按一些作者所定义,碳是化学元素C的中文名称[1,3]。碳化硅,俗称“金刚砂”,是石英和焦炭混和,并加入少量木屑和食盐,在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而制得的化合态。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泥炭的碳含量为50~60%,褐煤为60~77%,无烟煤为90~98%。要用精确的定义来区分在高级无烟煤与石墨的最后过渡区间,由煤“炭”过渡到石墨“碳”,几乎是不可能的。显然,其组合词,如煤炭、焦炭、泥炭和碳(炭)质页(泥)岩、碳化硅、碳酸岩等等,并不能从元素C的含量来区分,而是由于老祖宗创造煤炭等词时还没有元素的概念出现而已。与“碳”还是“炭”组合成词组,与其说是用元素碳还是别的什么来进行区分,倒不如说是约定俗成更合理;“碳”字的出现及在我国的流行是与外来词的引入有关。既然与外文翻译有关,那么,也就不能简单地对能或不能用“碳”与“炭”来组词作硬性规定,可以音译,或以意译,还可用优先译名权来论处。譬如,一度曾在各种媒体上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安龙与安然(公司),拉登与拉丹。这让人们搞不清是两个还是一个公司,是一个还是两个大恐怖分子。对这类音译词,似乎应该以翻译的先后来定夺。由此说来,确又很有必要规范译名与用词。下面,我们试图通过一些行业的“碳”与“炭”运用情况的分析,来讨论如何区分“碳”与“炭”的用法。二、“碳”与“炭”在一些行业中的应用炭,用于木材等焚烧后的产物,如木炭;也用于煤层自燃后的产物,如煨炭[6];在漫长的一段时期,也曾等同于炭和石炭,也即现今所称的煤[7]。外语语种及译者不同,即使相同的外文字,对炭与碳的用法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两者并没有统一的用法。但是,与煤炭行业关系更近的学者大体上遵循与煤及木材等燃烧有关的就用炭,而非煤炭系统的学者更偏向于用碳。如在煤炭系统的专著及术语规范书籍中,将在泥炭化阶段,高等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等,在比较干燥的氧化条件下腐朽,或因森林起火转变而成的显微组分(fusain)译为丝炭,或丝煤。同样,在《中国煤岩学》[8]这样的著作中,多处出现炭质页岩一词。在《英汉综合地质学词汇》和《岩石学词典》中,也有因外文中含有“煤的”意思,所以也用炭,如,炭质黏土页岩(coaly-clay shale),也有外语词的不同而译作炭,如,炭质页岩(battie);也有与煤有关,但译时却用碳,如碳沥青(anthraxolite),这是一种类似煤的光亮沥青。煤炭行业也有例外的译名,如《煤炭科技术语》中将干基灰分等于、大于50%,到小于80%的含碳物构成的煤岩称作碳质岩(carbonaceous rock),将从测定煤样的挥发分产率所得残渣中减去灰分后的残留物称作固定碳(fixed carbon)。也有同一外文词语译名不一的,如碳泥灰岩(alm,《英汉综合地质学词汇》),炭质泥灰岩(alm,《岩石学词典》)。也有因外文词不同而译名不同的,如在《英汉综合地质学词汇》中有:炭质页岩(battie)、碳质页岩(blacks,carbonaceous shale,culm)。在地质行业,“碳质”作为构词前缀应用比较广泛,如碳质板岩、碳质放射虫岩、碳质岩、碳质球粒陨石、碳质滑石岩、碳质灰岩、碳质石英岩、碳质岩浆岩等等。下面以碳质放射虫岩和碳质球粒陨石为例,来说明碳质的含义。碳质放射虫岩(carbonaceous radiolarite),一种灰色至黑色放射虫燧石,它含有碳质色素、微粒状石英、黏土和磷酸盐。碳质球粒陨石(carbonaceous chondrite)是一集合名词,用来表示易破碎的暗淡黑色球粒石陨石。其特征是:存在黏土型水合硅酸盐矿物,常为细粒的蛇纹石或绿泥石;含有相当数量的各种各样的有机化合物,如碳氢化合物、脂肪酸、芳香酸、卟啉。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三类:类型Ⅰ含有大量水及有机物质(3~5%化合碳,24~30%烧失量);类型Ⅱ的成分介于Ⅰ、Ⅲ之间(12~24%烧失量);类型Ⅲ含有高温矿物及一些金属成分(2~12%烧失量)。由此可以看出,碳质作为组合词的前缀,不仅广泛应用,而且含义不一。碳的含量可以是一个很大范围的变值:可以仅仅含有碳质色素,如碳质放射虫岩;也可以有不同的碳含量,如三种类型的碳质球粒陨石。三、规范使用“碳”“炭”二词的措施综观“碳”“炭”两词及其组合,我们不难看出,总的说来,煤炭、木炭、焦炭和炭质页岩等,大凡用“炭”或以“炭”字来组合的词组,其表达的基本上是可燃烧的物质。碳砖、碳素钢、碳酸盐等,基本是非燃烧物质。因此,以可燃烧和非燃烧物来区分用“炭”还是用“碳”,这既继承了传统,遵从了约定俗成,又基本符合目前的运用“炭”“碳”的实际。在实践中,遵从习惯的用法还是不可避免的。譬如,像碳素钢,亦称“碳钢”。含碳量低于2%的铁碳合金的总称。按含碳量分为:低碳钢(含碳0.10%~0.25%);中碳钢(含碳0.25%~0.50%);高碳钢(含碳0.60%以上)[5];泥岩:有机碳含量百分之零点几到百分之十几的都有,对一般湖相泥岩来说,有机碳大于0.4%就是生油岩,小于此值者为非生油岩;有机碳大于1.0%者可称为好生油岩[9]。我们没有必要教条地将含有机碳者必称为碳什么的名称。石油、有机岩这种名称司空见惯,早已习惯,是无人质疑的用语,不必再给与碳有关的什么定义或规范。综上所述,碳字的混乱应用与外语语种和不同译者等因素相关,还有约定俗成、权威效应等多种影响因素。我们提出,用“炭”或以“碳”字来组合词组,以其表述的物质能否燃烧来衡量,能燃烧者用炭字来组合,不能燃烧的用碳字来拼接,含有机碳的也未必非用碳字来表述,如石油和有机岩等。由于长期以来“碳”、“炭”的用法缺乏规范和统一,加之各行业制定的行业规范用语间也存有差异,所以,碳与炭的规范用法可能因行业的不同而应有不同的规范措施,用碳还是用炭,用碳(炭)质还是取消,不可能以一个简单的定义来囊括,并使之实施,譬如,碳质作为构词的词素,显然在地矿系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确定外来词的译名规则,是意译还是音译,是遵从先译者为准,还是别的?我们若能做到申报专利式的方式,对于新的外来词,只有未申报译名的才能再有新译名,就能统一外来词的译名。但是,这恐怕一时难以做到。那么,我们目前是否可以在名词审定委员会确定译名后,让各大出版社,尤其是词(辞)典出版时用统一的术语。因为,大多数人往往需借助(双语)词(辞)典翻译,这种工具书的规范是保证最后全体用词规范的最好途径。用词的规范任重而道远,如岩心和岩芯,规范了多少年,有的书上还出现岩芯两字。不能认为有个名词审定委员会,有过几次讨论就能实行规范了,我们应做更多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6.
也谈“碳”与“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与“炭”及其组合词中的用法怎样区分 ,除了习惯用法外 ,人们对“碳”与“炭”两字的原意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 ,甚至还有误解 ,还受外文不同表述和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译名的影响。本文通过讨论“碳”“炭”用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用所表述的物质是可燃烧和非燃烧物质来区分用“碳”还是“炭” ;同时 ,也提出了首先应规范工具书用语等解决规范化的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再谈“三个面向”同样适合术语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外来术语的方式是我国学术界长期研讨、探索的老问题。目前主要意见有意译、音译、音义混译、直接引用等。其中 ,采取意译的方式在我国一直居主导地位。当前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新事物、新术语层出不穷 ,加之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新形势 ,科技名词术语和社会语言生活呈现出新的特点 ,这对科技术语和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进工作 ,更快更好地引进新术语 ,需要认真地加以研讨。为此 ,本刊组织书面讨论 ,通过百家争鸣 ,比较和分析 ,提取出较好的意见 ,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本期先刊登几篇文章 ,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以后还将陆续发表有关意见。欢迎有更多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界的学者踊跃参加研讨  相似文献   

8.
名词随笔(五) 也谈碳和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科技术语研究》1 999年第 4期载魏寿昆《关于“碳”“炭”二词的用法》和蒋文忠、蒋颖《“炭”和“碳”的区别问题》 ,遂有本文。我理解的“炭”字的用法如下 :①炭是普通词 ,不是化学术语。②炭是黑色燃料。这是炭字的主要词义。用作复合词词素的如木炭、煤炭、焦炭。古代的石炭现今称煤 ,而“煤炭”则是煤的双音节同义词 ,是现代汉语喜欢用双音节词才出现的 ,并非煤与其他炭的总称 ,“煤炭工业部”显然只管煤不管其他黑色燃料。单音节词“炭”通常只是木炭的简称 ,如烧炭、卖炭翁、炭窑、炭火、麸炭、炭盆、黑炭等中的词素“炭”都是…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为权倾一时的晚清重臣 ,当其七十大寿时 ,贺者如云。一时不能亲往者 ,也纷纷呈寄寿文 ,以表贺意。其中 ,以曾经师事张之洞 ,累官陕西、江宁布政史 ,护理两江总督的樊增祥所撰骈文最长 ,达二千余言 ,且由电报局分日拍发。如此长的寿文自然通篇“歌功颂德” ,细述张氏德政 ,获张激赏。其时“新学”方兴 ,各类新词不断由日本传入 ,张之洞虽提倡新学却喜欢旧文 ,因此对“日本新词”反感非常 ,力禁学界用“日本新词”。樊氏寿文亦将此叙入 ,极表赞佩 ,有句云 :“如有佳语 ,不含鸡舌而亦香 ;尽去新词 ,不食马肝为知味。”(《清稗类钞·文学…  相似文献   

10.
也谈robustness的中文定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1期上有文章对robustness的译名提出建议,该文提到:“robustness在信号处理和声学领域中经常出现,国内专家有按音译为‘鲁棒性’的,在国标中也定为鲁棒性;robust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或算法,它对模型的失配不敏感,所以robustness恰当的翻译应当是‘宽容性’。”[1]笔者完全赞同上述文章的建议。今结合土建结构工程专业领域,提出一些看法供讨论。robust的含义一般有“稳固”、“结实”、“强壮”、“有活力”或汉语方言中“皮实”的意思。英文往往一词多义,用在不同的场合常有不同含义或延伸出差异,需按具体情况和情景译成相应的汉语。在信号处理领域将robustness翻译成“宽容性”甚为贴切。近年来,robustness一词在英文的结构工程专业中牵涉到结构的安全性时经常出现。国内结构工程领域的不少人士就套用了其他专业中已有的译名,于是在中文的专业书刊和论文报告中出现了新奇的术语“结构鲁棒性”,即英文中的structural robustness。从事结构工程专业的人士习惯于与杆件、板、壳之类打交道,如今怎么又来了一个棒,不知底细的人搞不清楚。其实,structural robustness的意思比较清楚,就是“结构整体性”,或者叫“结构整体牢固性”。1968年,伦敦Ronan Point地区有一幢22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公寓因一户厨房发生煤气爆炸,爆炸压力推出房间的一整块外墙板,于是上层房间的外墙板和楼板就失去了支撑而下坠,坠落的楼板依次撞击下层的楼板,使得公寓楼房的一角发生连续倒塌,一直塌到了底层的现浇混凝土结构。这起事件引起了国际结构工程界的极大关注,开展了相关研究,并相继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增加了要加强结构整体牢固性的具体技术要求(但我国至今尚无细致的规定和要求),robustness一词在结构工程领域的频繁出现也始于那个时候。所谓structural robustness,就是结构出现局部破坏后不致引发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我国唐山地震的直接死亡人数有24万,而9年后同样大小的7.8级地震袭击智利百万人口的瓦尔帕莱索城死亡人数仅150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唐山当地房屋的整体牢固性太差。2003年湖南衡阳发生震惊全国的火灾,当时着火的面积相当有限,但却有16名消防战士牺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太差而引发连续倒塌,最终酿成惨剧。这几年由于恐怖袭击盛行,对structural robustness的研究更成热门。要避免因为恐怖爆炸而造成建筑物的损伤,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可以设法避免爆炸造成的建筑物局部损伤引发大范围连续倒塌的灾难性后果,这就要靠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在1988年的国际标准ISO2394《结构可靠性一般原则》中有一段定义:“structural integrity(structural robustness)是结构的一种能力,能在火灾、爆炸、撞击等类似事件或发生人为错误的情况下,其破坏程度不会扩大到与开始遭受局部损坏不相称的地步”,这里将robustness与integrity即整体性作为同义语。欧洲EN规范《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中,对robustness的定义也相同,在提到robustness时,专门写成“robustness,or integrity”。在英国规范BS81101-1:1997《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专门有一小节解释robustness,译文如下:“结构的设计应使结构不敏感于偶然作用。尤其是,当结构出现局部的损坏或有个别构件失效时,不会引发大范围的结构倒塌。”在不少的英文结构工程论著中,讲到robustness时往往再加上or integrity,大概与robustness这个词汇在不同场合可有不同理解有关。前面已提到,“robust”有“皮实”之意,即身体结实,不易得病,或经久耐用,不宜损坏,意为适应性强,对非常情况也不敏感。在信号处理中对模型的失配不敏感,这时的robust用中文表示意为“宽容”。在结构工程中对爆炸、地震等偶然作用不敏感,坏了局部也不会扩大,这时的robust用中文表示意为“整体牢固”。可是现在,这些都变成了“鲁棒”,而此鲁棒(宽容)又非彼鲁棒(整体牢固)。本来在中文中比较清楚的含义都成了稀里糊涂的“棒”。笔者以为,在传统的老学科如土木工程中引入“鲁棒”这样一个词,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如“整体牢固”通俗确切,也有可能“鲁棒”一词能会显出更大新奇的学问,但除此以外,似乎很难看出有什么别的好处。维护中文的纯洁性不排斥中文中有外文的音译词,但如果已经有了确切的中文词汇时,就不建议再用外文音译,在国标中也应慎重。  相似文献   

11.
版权声明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外来的科学技术名词总要有一个对应的中文名词,这就遇到了怎么翻译的问题。翻译的方式包括意译和音译等。意译最主要的是要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名词本身的科学内涵。音译则是径直地按普通话发音的汉字标明外来名词的音节。一个名词究竟应该音译还是意译,难免会有争议。比如,“激光”和“镭射”就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个例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如果英文的全称是术语,其缩略语(abbreviation)也是术语。这里的缩略语即通常讲的“外文字母词”。缩略语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今举两例说明如下:1.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for repaired items)此术语出自ISO IEC—271的1.4节。在国家标准GB 3187—82中译成“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家标准GB 3187—82是1974年发布的,1990年12月发布的国际标准IS IEC 50(191)将此术语修订为:mean operating time between failures和MTBF(abbreviation),并提出了补充定义The expectation of the operating time between failures。其全称和缩略语同时列入该标准的索引中。实际上,在工程系统可靠性估算(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Systems)技术有关文献中,看到的是MTBF,而不是其全称。2.CAMAC—Computer Aid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计算机辅助测量和控制(《英汉计算机技术缩略词典》,电子工业出版社,1985)此术语的缩略语已纳入国家标准GB 7521—87(多个控制器在一CAMAC机箱中),又如GB 7523—87 CAMAC子程序。在上述两个标准中,看不见它的全称。为什么国家标准采用CAMAC这个缩略词,而且不翻译成中文呢?“计算机辅助测量和控制”10个汉字,简化困难,全称在书面和口头使用中都不便。CAMAC的别称是Janus,指古意大利之门神(司管门户,开始与结束,有两个面孔,一在前,一在脑后),俗称“双面神”,这是个褒称。而汉语中的两面(派)是个贬称。不能据此翻译。CAMAC是一个十分形象化的“外文字母词”,M是英文26个字母排序中的第13位,N是第14位,两者均处于26个字母的中间位置,不过在字形上,M是左右对称结构,而N不是。CAMAC的左边是C和A,右边是A和C,左右对称。左边的C代表计算机,右边的C代表被测控对象。这种奇妙的安排,汉语无法翻译,只好保留其原文。CAMAC是双音节,读作“卡马克”,音调也不俗。  相似文献   

13.
在新出版的《地理学名词》(第二版)中,对喀斯特一词作如下注释:“又称‘岩溶’。可溶岩在天然水中经受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地貌和水系特征的自然景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怎样处理外国人名不仅是科技工作者、出版工作者令人头痛的问题,也是每一翻译工作者都会遇到的棘手的问题。尽管在这一问题上至今还“齐说不一、各行其事”,但大家都在出主意,以期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这种努力在本刊1985年第2期上就有所反映,在刊载的十二篇文章中有一篇就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此外至少还有四篇文章涉及了这个问题。在该期杂志中出现的对外国人名的实际处理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下列三类:一、只写汉译名,如:牛顿、欧几里得、爱因斯坦;二、在汉译名之后加注原文(若原文不属拉丁字母系统则转写成拉丁字母),如:E.沃斯特(Eugen Wüster)、霍夫曼(L.Hoffmann)、费尔伯(Felber)、维诺库尔(Vinokur);三、直书原文,如:Newton、Leibniz、Fermat。在行文时对外国人名不同的处理方法,实际上也反映了文章作者在这一问题上所持的观点。只写外国人名的汉译名是一种简洁的办法,采用这一办法的著译者大多希望有一册完善的《译音表》作依据,大家都按《译音表》行事,于是就可以做到“译成汉文后,往往可以破译回去,实在方便”。可惜,这种完善的《译音表》一时尚难找到。其实,即使有,并严格地按译音表来译,有时也会译出很不得体的译名来的。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展览厅里,在大幅的白求恩和柯棣华的照片下方陈列着一张第二批国际援华医疗队全体队员的名单,这批医疗队员多数来自东欧国家,其中有一位捷克斯洛伐克国籍的医生叫Fredrik Kisch,在这个名字后面附有一个汉译名“弗兰德利克·基斯赫”。看来译者在译这个名字时是查过辛华《译音表》的,因为想当然的译法是不可能把“ch”译成“赫”的。但恰恰是这一严格按译音表译出的人名却貌似“人”离了。原因是这位译者并不知道在捷克斯洛伐克人的人名中并不是所有人名都是用捷克文或斯洛伐克文写成的。由于长期与德国人杂居,不少家庭借用了德语词作姓,而德意志族的居民则连名字也是用德语的。上述那位捷克斯洛伐克医生恰巧是德意志族的,Fredrik是德语名Freidrich的英语对译〔1〕,所以此人的原名应为Freidrich Kisch。而这一德语名的通常译法应是“弗里德利希·基希”。把弗里德利希·基希(大名鼎鼎的报告文学家E.E.基希的兄弟)译成“弗兰德利克·基斯赫”,并不是译者没有尊重《译音表》,而是《译音表》没有提供人名学(Anthroponymy)方面的信息。看来,即使有完善的《译音表》,不具人名学的知识也是译不好外国人名的。先把外国人名译成汉字,然后在括号中注上原文,这是目前处理外国人名中较为通行的办法,这种办法比较周到,颇为读者着想。但占“地”面积太大,著译者费心也多:既要查考名字的读法,又要核对名字的写法,有时还要做点转写工作。稍一疏忽,就会出错。如在《术语学概论》(1985,北京)一书中,布拉挌学派的B.Havranek和R. Kocourek这两人的姓名在译写上都出了错,前者名的第一字母B.被错写成了D.,后者姓中应读作〔ts〕的字母-c-被误认为读〔k〕,因而把Kocourek译成了科库莱克。此外,在外文的注写方法上也应有一个统一的规格。不能对一些人加注外文全名(名和姓),对另一些人只注姓,不注名;也不能一会儿用全称注出名字,一会儿只用其第一个字母;更不能对一些人加注外文,对另一些人不注外文。直书原文是一种正在推广的办法,不仅某些学术性刊物已采用这一办法,报上也在试用这一办法。下面这段文字就是从《光明日报》(1986年8月5日)上摘录下来的:这个学术讨论会是“开放型”的,讲演者只有十二人,听讲者有五百人。讨论会的主持人是:东京外国语大学桥本万太郎,庆应大学铃木孝夫,东京大学山田尚勇。三浦朱门、姜桥本、Ngnyen Tan can等也在讨论会上进行了演讲。不过直书原文也应该有一定的规格。比如说,同一人的人名在文章中第一次出现时用全名,以后只书姓不写名;也要“名从主人”,即用其本民族文字来书写姓名。假如上述两条可以作为行得通的标准的话,那么《妖婆曲线》一文中,人名Agnesi在第一次出现时还要把她的姓列出来(Agnesi通常只作名用),而给于Agnesi特别奖励的女王的名字应该用德语来写:Maria Theresia〔2〕,而不宜写作Maria Theresa,因为这位女性是奥地利人,她的最高身份是奥地利女皇。怎样处理好外国人名确是一个涉及一切学科的问题,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来负责。这个组织可以设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之下,也可设在全国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或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之下,因为出版物上涉及到的外国人名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家的姓名。这一组织可做的事是很多的,如:研究各国人名的特征与常规的书写方法,欧美各国人名的对应关系、历史人名和当代人名、专名的人名与通名化的人名、冠以人名的名词术语的读写规则、人名的书写方式与语域、各类人名书写方式的试行标准、由人名演化而成的名词术语的译写原则等等。[注释][1]详《世界人名》一书(正在印刷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奥]埃里希·策尔纳:《奥地利史》,第八章,商务印书馆,1981。  相似文献   

15.
什么样的考量能成为信念理由?证据主义与实用主义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了论辩僵局。新证据主义者试图从信念理由的本质出发打破这一僵局,但它的问题在于,过于强调信念和理由的能动性,忽视了其功能性。通过给审议性约束理由概念(DCR)增加一个胜任力或德性条件,审议-胜任力约束理由概念(DCCR)不仅修正了新证据主义,而且能更好地阻击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16.
[提要]本文对世纪和年代的起始问题进行了调查和讨论。目前的情况是,国际上多数有代表性的词书仍主张世纪从1年起始,也有主张从0年起始的;对于年代则普遍主张从0年起始。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世纪从0年起始与天文纪年法是一致的,我们支持世纪和年代均从0年起始的主张。希望加强宣传,使各方取得一致的意见。I 问题的提出关于世纪应从0年还是从1年起始,历来是有争议的问题。1989年底至1990年初我国有些报刊曾发表过一些讨论的文章,同时还涉及到年代的起始问题。1989年底,国家技术监督局曾就这些问题发文征求各地方和各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所得结论是:普遍认为应从0年起始,但个别地区和学者持有异议。据我们分析,可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但各自都有其不够令人满意之处:(一)主张世纪与年代均从0年起始;但第一世纪没有0年,是个矛盾。(二)主张世纪从1年起始,年代从0年起始;由于世纪不能被年代所整分,将可能出现“跨世纪的年代”或“难以归属任何年代的年份”等问题。(三)主张世纪与年代均从1年起始;这与目前对年代的用法不一致(参见下文)。Ⅱ 有关的背景材料1.公历纪年公历纪年是在相当于公元525年期间提出的,即所谓基督纪年,但在公元八世纪后才被广泛采用。它的起点是公元1年(简写为AD1),然后依次类推。对于公元前的年号有两种不同的记法:历史学家向前依次记为公元前1年,2年,3年(简写为1BC,2BC,3BC),天文学家则记为0年,-1年,-2年。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2.世纪“世纪(century)”一词源出于拉丁文centuria,原意为“百”,转义为“以百为单位的人或物”。据《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33))介绍,在英语中用此词表达“百年”,始于1626年。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国外各种有代表性的词书中,关于世纪从0年或从1年起始的说明,有以下三种情况:(一)只说明从1年起始的占多数,主要有:[1]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Language(1972),(美)*;[2]Longm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1984),(英);[3]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1982),(英);[4]Grand Dictionnaire Encyclop6dique Larousse(1985),(法);[5]Meyers Neues Lexikon(1973),(德);[6]Болъш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опeдия(1974),(苏);[7]Encyclopedia Japonica(大日本百科事典)(1980);[8]平凡社大百科事典(1985),(日)。(二)只说明从0年起始的极少,例如:[9]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出版社1985香港版,或商务、牛津合版1988)(三)说明有两种不同看法的较少,主要是:[10]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the Ephemeris(英、美合版1974);[11]简明天文学词典(1986)(上海辞书版);[12]Collier's Encyclopedia(1979)(美)。我们将在下节中重点介绍和分析后两种词书所阐述的理由。3.年代“年代”一词除汉语与日语相同外,在其它语种中未见有相应的词。根据《牛津英语词源》[The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 Historical Principle(1973)]介绍,在英语中大约在1850年前后开始,用twenties,thirties,fourties,…ninties等词分别表示一个世纪中或一个人生命中的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九十年代。在我们所查阅的词书中几乎全部都只说明年代是从0年开始。唯一例外的是我国出版的《辞海》(上海辞书版1979),它指出:“习惯上以出现‘70’为七十年代之始,亦有主张1971-1980年者”。Ⅲ 关于主张世纪从0年起始的理由1.文献[9]是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1974)的汉译本。经查对原书,发现文献[9]把原书对“century”一词的注释,从“20th~,AD1901-2000”更改为“20th~,AD1900-1999”。由于绝大部分英语词典,包括其它版本的牛津英语词典都说明世纪从1年起始,此处更改显然只能代表汉译者的意见,其根据未明。2.文献[10]是由英美两国的历书编算局合编的《天文年历说明补编》,它在天文历书领域有较高声誉。此书初版于1961年,1974年又再版重印,至今仍是一本重要参考书。它的第411页有如下一段说明:“公历纪年的第一世纪在AD100的12月31日结束,即从AD1至AD100的第一个百年已经完结。照样,十九世纪在1900年12月31日结束;二十世纪在1901年1月1日开始,而这个世纪的上半叶在1950年12月31日结束。伴随着这些时节的到来,经常引起普遍的争论。”本书在1974年再版时,作者在正文下方增加了一个脚注,原文是:“The new century is popularly considered to begin one year earlier。”这里指出,上面所说的争论就是关于世纪的起始问题,有不少人认为新的世纪是从较早一年(即0年)开始。有趣的是这里并没有明确地指明谁是行为的执行者,即谁主张世纪从0年起始。一位英语老师指出,对这句话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这是一般人的意见,不包括专家在内”,另一种是“这是多数人普遍的看法,也包括作者的看法”。从英语上下文的语气来分析,他本人倾向于第一种理解。这仅是一家之言,孰是孰非,请读者自行判断。这里顺便提供一个在近150年以前关于这方面争论的记载,它被193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摘录在对century一词的注释中。原文是:“The learned had settled,after a vast deal of popular controvesy,that the century had its beginning on the lst of January,1801,and not on the 1st of January,1800。”(1846,Knight Pass,Working Life I.§1.18)。意即,经过了大量的普遍争论,专家们决定,世纪的开始是1801年1月1日,不是1800年1月1日。3.文献[11]中关于“世纪”的注释如下:“通常从0年开始计算,因不存在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第一世纪是公元1~99年,公元第二世纪是公元100~199年,……公元第二十世纪是公元1900~1999年。亦有主张从1年开始计算的,但国际上多数主张从0年开始计算。0作为首位数字(即0、1、2、……9)也符合现今科技发展的需要。”这里举出了世纪从0年起始的三点理由:(一)规定公元第一世纪只有99年,可以解决没有公元0年的矛盾;(但这违背了“世纪”的原文,是个缺陷)。(二)这是国际上多数人的主张(可能是依据文献[10])。(三)从0开始计算符合科技发展的需要。4.文献[12]指出,天文学家认为有公元0年,历史学家认为没有0年,由此引起无休止的争论;究竟1800和1900是老世纪的最后一年还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一般天文学家认为以00年(即世纪年)作为新世纪的开始为好。这里指出了世纪从0年起始是天文学家的意见。那么天文学家为什么要偏爱“公元0年”呢?Encyclopedia Americana(1983)(美)对此问题有一段说明:“应予指出,历史学家在公历纪年中没有0年,把公元前一年称为1BC,这样公元前的闰年将出现在1BC,5BC,9BC等,而‘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的规律对于公元前将不能适用。为了避免计算错误,天文学家指定了一个0年,前述公元前5,9,13年分别记为-4,-8,-12年,这样闰年的规律就仍可应用了”。5.据我们理解,采用天文纪年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便于计算公元前后年份之间的年数。例如公元前12年(12BC或-11)与公元12年(AD12)之间是相隔23年不是24年,这由天文纪年一看便知。这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忽视,例如1986年10月16日苏州举行建城2500周年纪念,《文汇报》1986年2月12日第一版曾载文说明。据考证苏州城是公元前514年(即-513年)筑成的,因此到1986年应是2499周年不是2500周年。又如1989年10月7日中外学者在北京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参见《人民日报》1989年10月8日一版),我国邮票公司还在1989年9月28日发行了《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在同时发行的首日封上注明了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即-550),由此推算实际上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应是1990年而不是1989年。Ⅳ 世纪和年代应用实例1.关于世纪从1年起始的实例(一)胡耀邦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共十二大报告(《人民日报》1982年9月8日):“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这里明显指出,2000年底是二十世纪末。(二)1987年11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在十三大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开拓前进”:“从现在到本世纪末的13年间,我们将要迈出第二步,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里的“现在”是指1987年底,再加13年到本世纪末也是2000年底。2.关于世纪从0年开始的实例(一)“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记联合国169号决议(《自然杂志》1990年3期,169页):“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第169号决议,该决议确定从1990年至2000年也即本世纪最后的十年,全世界将开展一个‘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从1990年开始推算十年本世纪末应是1999年底。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联合国的决议,是否代表联合国对世纪起始的约定用法?有待调查。(二)《解放日报》1990年1月6日社论“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历史正处于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的开端……。”这里也表明二十世纪将于1999年底结束。3.关于年代的实例关于年代从0年起始的实例,在我国报刊和《参考消息》转载的外国报刊的文章中都有。其中最有代表性是《人民日报》1990年1月1日社论“满怀信心迎接九十年代”:“伴随着1990年第一记钟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到了。”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年代从1年起始的实例。V 结论1.根据调查,世纪和年代都是计量年数的单位,它们的起始是习惯用法。目前国际上多数词书说明世纪从1年起始,少数主张世纪从0年起始;几乎全部都说明年代从0年起始。2.据不完全调查,我国报刊中世纪从1年和0年起始的实例目前同时存在。所有实例都说明年代从0年起始。3.如果采用世纪从1年起始,年代从0年起始的主张,则由于世纪不能被年代所整分,会出现“跨世纪的年代”或“难以归属任何年代的年份”等问题。这是相当重要的缺陷。4.从天文学的角度考虑,采用天文纪年法便于计算公元前的闰年和计算公元前后年份之间的年数。这对于研究古代历史事件也十分方便。如果各方都能同意统一采用天文纪年法,则同样可以采用世纪与年代均从0年起始的主张。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宣传,使大家都能了解各种主张的优缺点,并能得到一致的看法。注释 *据1988年版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Third College Edition)的第二个义项称:“a period of 100 years reckoned from a certain time. esp.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Christain Era : in common usage, a century begins with a year ending in 00 and runs through 99. as 1800-1899, 1900-1999 etc, [AD. 1801 through AD. 1900 is the 19th century AD. ; 400 BC. through 301 BC. is the 4th century BC.]  相似文献   

17.
知识生产形态初探--兼论科学史论与科学认识论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史是科学分识生产的历史,它离不开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影咱。同物质生产相对应,科学知识生产可分为采集型、模仿型和制造型三种形态。科学史(含学科史)由此表现采集、模仿和制造三个不同阶段的依次更替及其相互渗透和包容的过程。从这一视角研究科学史,突破了纯粹经验描述式或单一逻辑演绎式的科学史观,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科学史与科学认识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关注"手性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各种用于临床的合成药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临床所用的合成药物多为低于50个原子组成的有机小分子.其中大部分都是手性化合物,它们的药理作用多是通过与生物体内大分子之间的严格手性匹配和分子识别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0年8月4日在北京组织全国名委,国家语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天文台,北京理工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新华社新闻所,国家技术监督局,科学出版社有关专家,召开了一次关于“世纪”与“年代”订名的座谈会。目的是从历史、天文、计量、语言、社会等方面对“世纪”与“年代”的概念内涵进行研究。特别是20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就要开始的今天,明确“世纪”和“年代”的实际内涵,有着深远的社会与历史意义。一、关于“世纪”“世纪”一词的基本内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指“世纪”的时间间隔为100年。一般来说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广为人们所接受的。第二部分是特指公元纪年的第几个100年,从而存在一个起始年与结束年的问题。“世纪”概念的分歧就出现在这个起始年和结束年的计算上。如21世纪是从2000年开始还是从2001年开始,社会上流传着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认真调查研究。1.认为21世纪是从2001年开始执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世纪”的起始点应该追其根源。公元纪年法是从公元1年开始,即公元第1世纪——公元1世纪是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因此可以推出21世纪是从公元2001年开始至2100年结束。2.认为21世纪从2000年开始坚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现在社会上广泛采用以00年结尾的年做为新一个世纪的起始点。在习惯上应把1900年至1999年理解为20世纪;把2000年至2099年理解为21世纪。二、关于“年代”“年代”与“世纪”一样,也存在着类似的矛盾。“年代”的时间间隔为10年,起始年一般大多数人认为是从0年开始。如本世纪20年代是1920年至1929年。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从1年开始,如本世纪20年代是1921年到1930年。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1990年元旦,人民日报上登载了题为“九十年代第一春”的社论,可见新闻媒介已经习惯于把0年做为年代的起始年。三、“世纪”与“年代”的溯源1.“世纪”“世纪”这个概念源引自欧美国家。在我国古代没有“世纪”这个概念。“世纪”是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方法之后而产生出来的一种一般计时的概念。首先它不是计量单位,因为它不具备计量单位的基本性质。与“世纪”对应的英文词是“century”。英语字典中一般认为公元1世纪就是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20世纪是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但也有少数欧美国家的字典认为20世纪是1900年到1999年。由于我国历史上采用帝王年号加阴历的纪年方法,在历史上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辛亥革命之后,虽然采用公历,但还没有遇到今天这样处在世纪之交的时代,因此追其根源,仍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来解决这一问题。2.“年代”“年代”一词如何产生,说清楚这个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一般人认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翻译英语或其它外语文章的时候,当译者遇到1920s、1950s时,一般都译成了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因此,就认为中国人在把诸如1920s、1950s表达的概念用中文表示时,就在汉语中增加了这个名词。另一种看法是有人认为“年代”应对应英语单词“decade”。英语中“decade”的意思是十年。同样在特指第几个10年时,有个起始年的问题。四、各种观点讨论由于对“世纪”与“年代”看法上的分歧,与会专家对这两个概念开展了充分地讨论,并且对每一种观点做了详细的论证。观点1:认为世纪的起始年和年代的起始年都是从1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①目前西方国家的一些主要字典,大部分认为世纪是从1年开始。而年代是世纪中的十个10年,如果年代不是从1年算起会产生不相符合的矛盾。②公元纪年法是以耶稣诞生为一个新的纪元,这个新的纪元是有其社会和历史含义的,应该从1年开始世纪和年代。观点2:认为世纪的起始年从1年开始,而年代的起始年从0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世纪是以公元纪年开始,公元纪年是1年开始。而年代是为了表示一个十年的概念,按照一般习惯上的理解,从0到9就可以,并且没有将世纪与年代统一考虑的必要。观点3:认为世纪和年代都从0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①采用这种方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②使用起来比较方便。③对于公元1世纪则是从公元1年到公元99年,就认为公元1世纪共99年而不是100年。上述这些观点所讨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语言学家希望注意这两个概念的习惯性和语言的应用性。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专家希望注意这两个概念的社会学和历史学含义。天文学家则希望更具有科学性。计量学专家则认为希望这两个概念符合国际习惯。新闻界的专家希望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两个概念。术语学专家则希望对这两个概念给出统一的结果。总之都希望能够在2000年到来之前,给出这两个概念的准确内涵。五、下一步的工作:通过这次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先不要以国家的名义过早地公布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原则。再与国际有关组织联系,了解国际上的习惯用法,最后做出与国际习惯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由“淤”“瘀”为语素构成的词的使用情况,对其中七组词进行了调查,并对照了常用语文辞书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发现这些词在医学期刊和书籍中使用十分混乱。分析了这七组词使用不规范的原因,提出了如何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