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Oracle和Arcsde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针对当前以传统件形式管理、存储大数据量空间数据的不足.设计出空间数据库建设的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使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存储在面向对象的关系型数据库(Oracle8i)中,以实现统一、高效的数据管理。方法 应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COM编程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设。结果 建立了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示范库,现已试运行。结论 所设计的空间数据库总体框架结构合理,技术路线正确,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2.
陈瑞 《科技信息》2009,(13):54-55
研究了GIS数据,比较分析了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方式。并建立了基于Oracle Spatial的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实现了对WebGIS的数据的存储、管理及共享。测试结果表明,该数据库运行准确可靠,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GIS数据,比较分析了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方式。并建立了基于Oracle Spatial的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实现了对WebGIS的数据的存储、管理及共享。测试结果表明,该数据库运行准确可靠,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UML在关系型GIS空间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空间数据库是GIS系统的核心 ,如何将面向对象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空间数据库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 ,实现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从问题域到设计域的无缝转换 ,是相关应用领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UML (UnifiedModelingLanguage)是一种标准的、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 文章结合实例研究UML应用于GIS空间数据库的面向对象设计中的理论和技术 ,解决了系统从对象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和空间矢量数据的关系化的面向对象描述和实现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系统对象的设计来不断完善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煤田地质勘探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地质数据,以常规文件方式存储管理难以满足煤田勘探、开发、科研的需求.按照空间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思路设计煤田地质勘探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以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服务器方式存储、管理煤田勘探地质数据,以数据库角色用户方式进行远程传输、更新、维护属性数据表,以共享文件夹传输、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文件传输、网页客户端平台方式维护数据文件,通过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方式实现异地客户端地质数据空间复杂查询、下载等,实现信息共享,高级用户可通过数据库客户端直接访问数据表.煤田地质勘探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从根本上实现了复杂地质数据的科学化管理,提高了数据存储、访问、维护的便捷性、高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为煤田勘探地质数据的标准化存储、查询、维护、应用提出了新的方案,可以在煤田地质勘探中深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针对目前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向非关系型数据库迁移的低效率问题,提出利用多叉树模型对历史数据存储模式进行重构.基于4种模式迁移规则对各表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推导算法完成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模式和历史数据的自动化迁移.该算法不受源数据库存储模式的限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数据迁移实验表明:在查询性能上,基于多叉树的迁移算法比官方迁移工具Sqoop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UML在关纱型GIS空间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数据库是GIS系统的核心,如何将面向对象的理论和方法诮地空间数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实现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从问题域到设计域的无缝转换,是相关应用领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标准的,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文章结合实例研究UML应用于GIS空间数据库的的面向对象设计中的理论和技术,解决了系统从对象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和空间矢量数据的关系化的面向对象描述和实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对象的设计来不断完善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普遍使用的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是以表的形式存储的,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业务逻辑是以对象模型表示的,因此要获取关系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需要将其转换为对象模型表示的数据;另外,对于以对象模型表示的业务数据要持久化存储,必须要转换为关系模型,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而其中的关键在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型的相互转化。本文对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对象模型与关系模型相互映射的一般规则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效率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关系型(NoSQL: Not only SQL)数据库的地学大数据高效存储方法。同时以MongoDB为代表, 通过C#语言编写测试程序, 与SQL Server在地学大数据的存储、 查询等方面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 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相比, NoSQL数据库的增、 删和查询耗时明显降低, 尤其是针对海量的非结构化、 半结构化数据, 其性能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乌鲁木齐市城市远景规划修编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有效地整合现有的规划图纸资料和街道统计数据,建立基于GIS的面向对象人口空间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口规模、密度和分布变化规律的空间分析和研究,为未来乌鲁木齐市城市远景规划和发展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系型数据库支持从外部数据文件批量导入数据到内部数据表,但数据文件须满足关系型数据库的格式化要求,以.DOC或者.DOCX存储的数据无法直接导入到关系型数据库。本文以萍乡学院文廷式数据库信息采集为例,通过VBA和COM组件技术,实现将DOC类格式的文本数据和图像转换为纯文本形式存储表格数据的.CSV文件,使得包括MSSQL Server在内的关系型数据库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大批量外部数据,为字处理数据格式转换为格式化数据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云数据库高并发、高可扩展和高可用性的需求,在分析各种关系型和NOSQL数据库的基础上,借鉴关系型数据的便捷性与NOSQL的可扩展性,提出了一种可扩展性的关系型云数据库方案.该方案提出了全新的系统架构、数据库读写流程、数据合并流程、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与存储,并对其系统架构理论存在瓶颈进行分析.最后对数据一致性、可用性和线上运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地理数据存储普遍采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的模式,属性数据一般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中,空间数据则以文件方式存储。OracleSpatial推出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可实现一体化存储。介绍了如何使用OracleSpatial建立空间数据库,并给出了具体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数据的剖析,多媒体数据具有类型多、数据量大、关系复杂等特点,利用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存储管理多媒体数据已不适应,促使人们研究新一代多媒体数据库技术以适应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需要。目前,多媒体数据库的主要类型有扩充关系型数据库、面向对象型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新一代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及其数据库的结构体系结构和数据组织方式,实现了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设计,并通过对通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增加ArcSDE中间件来实现空间数据的访问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关系型数据库中大多数属性取值只有两种(例如0,1或者ture,false)的数据表,提出了一种无损压缩方法,根据标识列进行聚合,将多行数据的二进制属性合并成一个多位二进制数存储,极大地压缩了数据存储占用的物理空间。并在这种存储方式下,实现了与原存储方式功能完全相同的查改增删等数据库操作,利用实例验证了这种存储方式下,数据库操作的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利用MAPX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挂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据库是GIS的基础,而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挂接则是GIS的要点。本以渤海区域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为例,阐述了基于GIS的海洋地学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的组成方法,包括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数据分类、分层方案,命名及编码规则。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在Visual Basic环境下运用MAPX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挂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空间数据是GIS的核心内容,是GIS的操作对象,采集空间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是GIS建设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在研究数字校园建设中空间数据库基础上,提出其设计和建设的程序和方法,并选择SUPERMAPDESKPRO作为基础平台,建立了湖北民族学院空间数据库,为学院数字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已经不能够使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NoSQL应运而生,它针对关系型数据库不能解决的问题,有效地管理大数据,该文对NoSQL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它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