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经历了初步形成、曲折发展和逐步完善三个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特定的民族纲领和政策。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为主线,考察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历史嬗变过程,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解决好中国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2.
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处理协调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方面的基本经验,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和谐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尊重差异、包容多元文化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途径,也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主关于民族问题的根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地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4.
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是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发展问题是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族问题的物质基础,而法治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创造,作为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获得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特别是经历了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后,更加感觉到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延边朝鲜自治州民族团结历史和经验的可贵,需要专家学者从理论上总结和提高蒙古族、朝鲜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历史进程中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实践经验,为解  相似文献   

6.
本就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作了探讨,认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长期稳定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灵活性,在政治上,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和自治机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权力。在经济上,进一步巩固现有的成果并因地制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7.
在解放战争中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作大发展的基础上 ,根据革命形势、任务的变化和民族地区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突破点 ,适时、灵活地更新或制定了一些切合当时政情、民情、国情实际的民族政策 ,初步形成了以民族平等团结、共同解放为核心的民族政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保障民族平等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又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我国,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保障民族平等权利。论述了民族平等的理论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对民族平等的保障作用。今后,为使少数民族全面享有平等权利,还必须充分行使国家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重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使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历史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只能走民族区域自治的道路,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赋予少数民族地方“变通补充权”,体现了国家充分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它与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和国家法制统一原则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简论我党民族理论初步形成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长征有1/3或更多的时间行程在民族地区,第一次频繁而广泛地接触我国少数民族。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把正确解决民族问题,争取少数民族看作是对于中国革命胜利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我党民族理论体系在这一时期初具规模。不仅在理论上、思想认识上重视民族区域自治,还在实际工作中扎扎实实地去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区域自治政权。同时为我党制定成熟的民族政策积累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1.
对于如何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先后提出了联邦制、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和民族区域自治三种主张.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及"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内涵的全新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建国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繁荣。60年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在理论上与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条经验:一是必须将集中统一与区域自治相结合;二是必须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三是必须将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四是必须将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五是必须将选派汉族干部与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內容和特点,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是以爱国主义为起点、共产主义为方向的,是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是爱国和爱民紧密结合的,具有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特色的原因,在于它深刻总结了我国以往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教训,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制度化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体现在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不照搬别国制度,坚持推进改革,汲取党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吸收和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5.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利益,拓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国家安全的新理念。胡锦涛的国家安全思想,探索了新形势下中国安全的规律,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它的特色体现在其发展历程和特殊优势上。在发展历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依托中国的特殊条件而建立;在特殊优势上,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能够很好地适应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统一的 ,在西部大开发中可以相互补充 ,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不是西部开发政策 ,西部开发政策代替不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在西部开发中要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正确运用自治权 ,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贺平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2):6-7,10
朝鲜战争爆发前新中国无意出兵朝鲜。当时新中国正力求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集中精力争取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况且对金日成的出兵计划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19.
五四精神是指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整个时期的时代精神,即民主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强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今天,我们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学习,坚持科学发展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开拓前进;牢固树立现代国家观念、民主法治观念、环境观念和道德观念,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