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绿穗病、青粉病,当地群众俗称“火焰包”。近年来,由于水稻品种更新步伐加快,品种多、乱、杂,稻曲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一般减产10—30%,不但影响产量,降低品质,而且病粒及米糠对人畜有害。因此,抓好水稻稻曲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汉中当地农民俗称“龙泡泡”、“火焰苞”,是发生在水稻谷粒上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几年来,随着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大穗品种的推广、水稻种植粳稻化及病原量的积累,水稻稻曲病的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均呈扩大趋势,已上升为汉中水稻的主要病害。令大家记忆深刻的是2005年的水稻稻曲病大发生,全市80%以上的水稻感染,减产达到5%~15%,不仅影响产量、降低品质,同时,带病大米及米糠对人、畜有一定毒性,因此,该病的防治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稻曲病不仅影响水稻产量、降低品质,同时带菌米粒及米糠对人、畜都有毒性,因此应重视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稻曲病的分布与危害、发病症状、病原和侵染途径和发病因素,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即穗期多雨阴湿天气增多),给稻曲病发生提供了环境条件;加之品种抗性的多样化、栽培技术的改进,施肥水平的提高以及在收获时对病穗、病残体的处理不及时,病原菌大量积累,致使稻曲病为害逐年加重,2005年达到普遍发生的程度,已成为山区水稻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5.
经大田试验筛选,可杀得、仙耙稻丰收两种药剂对水稻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防效可达63.22%、61.59%,曲残败和井冈霉素防效一般,防效可达43.26%,41.22%。建议使用可杀得、仙耙稻丰收防治水稻稻曲病。  相似文献   

6.
论述和介绍了汉中地区水稻主要病虫害以别和防治措施,包括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水稻二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7种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和防治措施,对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新型农药——30%稻瘟灵己唑醇乳油,通过喷雾不同用量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及稻曲病这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30%稻瘟灵己唑醇乳油一亩用量60~80毫升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及稻曲病比其它用量效果更佳,同时,其能增加水稻结实率,增产增收功效最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特别杂交稻、优质稻和超级稻的推广,水稻病虫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搞好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对于培育壮秧、确保水稻丰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安徽科技》2011,(Z1):23-24
一、课题主要研究成果1 水稻稻曲病流行规律和控灾技术研究通过2007-2008年两年稻曲病田间分生孢子捕捉结果和2007-2009三年三地的稻曲病防治剂分期防治结果得出,稻曲病的最佳防治时间在箭叶耳始见期或箭叶展开期,比以前有些研究者提出的“孕穗前3~5天”还早一周左右,提前或推迟防治效果明显下降,提出的形态指标也比以前好掌握.  相似文献   

10.
稻曲病是当前造成稻谷产量损失和降低稻米经济价值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国内外对稻曲病侵染规律研究有较多的报道。在侵染时期方面,大都认为在水稻孕穗期:I. Kegarmi(1960)在孕穗期采用向叶鞘内注射厚垣孢子悬浮液的方法接种成功;R. A. Singh(1985)认为菌核在六七月份的雨季萌发,子囊孢子成熟后与早播水稻扬花期一致,子囊孢子落到花器上侵染。广东黎毓千(1986)报道孕穗后期为此病的侵染时期。江苏黄正兴(1984)认为病菌的侵染时期在水稻破口至齐穗阶段。本研究自1987—1989年连续三年人工接种,对冀东滨海稻区稻曲的侵染时期进行试验,现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年农作物病虫发生演变规律、冬前病虫残存基数、农作物品种布局及当前苗情,结合历史资料和气象部门对2007年气候预评估,综合分析预计:2007年我市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稻飞虱大发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曲病中等至偏重发生,稻瘟病将局部流行。小麦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其中赤霉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小麦纹枯病中等发生,穗蚜将偏重发生。油菜菌核病将中等偏重发生。棉花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棉盲蝽在部分棉区中等偏重发生,棉花枯萎病发生面积有所扩大。预计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为2140万亩次,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为70万亩次,油菜病虫害发生面积为230万亩次,棉花病虫害发生面积为620万亩次。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从颜色空间进行稻曲病图像的稻曲球分割算法,通过研究稻曲病图像颜色空间的各颜色分量对应坐标值的比值,分析颜色分量的色差模型,找到稻曲球、稻穗和叶片之间颜色信息的不同分布区域,采用动态阈值法有效分割稻曲球。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为后续进一步研究稻曲病的图像特征提取与图像识别等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垦优2000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一垦优2000的选育经过。垦优2000与对照品种相比,具有高产,优质,抗稻瘟病、稻曲病的特点,产量可达9750~10500 kg/hm^2。提出了针对垦优2000的保优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我县自1976年种植杂交水稻以来,早、晚季生长都良好,比常规种增产2成以上,显示了杂交水稻的强大生命力。在第二年的种植过程中,发现其病虫害的发生有其一些新的特点,早季的纹枯病、卷叶虫和大螟的发生较常规种重,晚季的普通矮缩病、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的发生较常规种多,在云和、缙云等县还发现新的病害——急性型枯萎性白叶病。现将我  相似文献   

15.
稻曲病,又名青粉病,浙江全省已经连续三年大发生,一九八二年早中晚稻均有发病,晚稻发病更重。此病不仅影响产量,稻曲多时还会污染稻谷,影响米质。据有关资料记载,稻曲含有一些类似麦角精的多种生物碱。一般情况下可能对人的影响不大,因为经过碾米,淘米和烧煮过程,稻曲含量已很低了。但稻曲影响米质,而且还有一些在  相似文献   

16.
杀菌剂三唑酮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三唑酮在我国小麦、水稻、玉米、水果、蔬菜、草坪、花卉、树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三唑酮可用于防治小麦的纹枯病、全蚀病、白粉病、根腐病和水稻的稻瘟病、稻叶尖枯病、稻曲病、黑粉病等多种病害。另外,三唑酮还是一种甾醇抑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与一些农药混配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世界水稻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各稻区自70年代以来发病呈上升趋势。据统计,目前全国发病面积达2亿亩以上(占总面积的2/5),与稻瘟病、白叶枯病构成水稻的三大病害。沧源县2000年以前呈零星发生,近几年随着杂交稻等矮秆品种的推广、密植度提高、大水大肥的管理水平,纹枯病的危害在全县稻区呈上升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稻曲病一般年份是很少见的,但近年来却反常地大发生,这就令人关注。应该说,我们对本病在很多方面尚未认识,为此,笔者收集了一些国内外的情况作一简略的综述,供各地参考。对稻曲病,各地农民叫法各有不同。有  相似文献   

19.
三十烷基磷酸酯钾(TPK)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促进剂,可促进水稻生长,增加有效穗粒数,提高粒重,可提早成熟4~5d,增产19.8%,还可减轻穗颈瘟病和稻曲病。  相似文献   

20.
张军 《遵义科技》2005,33(3):50-51
水稻旱育中、大苗从苗床直接取苗,带肥泥抛栽,是我县根据当地稻油两熟区的实际,为了解决稻油两熟区茬口矛盾突出特点,同时克服塑料软盘育苗抛栽,只能抛栽冬闲田的局限,经系统改进和完善而提出的一套新型水稻栽培技术,为了进一步深化该荐技术,探索其合理施肥时期,施肥量,更加完善该技术,特作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