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解麦饭石拌种的田间实际效果,以甜菜为试材,开展了麦饭石不同剂量的排种试验,并与稀土、多元微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的麦饭石拌种效果最好,其次是2.5%的稀土拌种。因此,麦饭石拌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华麦饭石—健康宝石,能促进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其原因是含有人体健康所需的硒等十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用它研制成的高级系列饮料,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麦饭石对水溶液中铵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当铵浓度相同时,吸铵率随麦饭石粒度的减小而增大;在麦饭石粒度及用量一定时,则随铵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麦饭石对水体pH值有双向调节功能,使低pH值上升,使高pH值水体pH值下降,最终稳定8.0-8.5之间,测定了麦饭石对铵的饱和吸附量为0.243mmol/g。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天然麦饭石固体与海、淡水中锌进行离子交换时,百分交换量随pH的变化,及一定温度、pH值下的固液分配等温线。结果表明,淡水中等温线在广泛浓度范围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海水中锌在麦饭石上固液分配等温线可用“三常数”吸着方程描述。百分交换率随pH值的变化曲线呈“S”型,此外测定了麦饭石对海、淡水中锌的饱和交换量,并对锌在麦饭石上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山西麦饭石矿对一些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的饱和蒸汽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全面考察,给出了具体的吸附数据,总结了吸附规律。结果表明,麦饭石对各类蒸汽均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作为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净化材料。  相似文献   

6.
麦饭石发现及应用的历史悠久,涉及领域广泛。它可用于农牧渔业、医药卫生及食品、酿造业等,也可用于日用化学、环境保护等方面。一、麦饭石应用技术概况麦饭石(Medical Stone)颜色黄白,状如一团麦饭,大小不等,产于山溪之中。明代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一书中,最早记载了麦饭石。而作为药物正式记载的文献却是北宋的《图经本草》。尽管记载麦饭石应用的史料较多,可是古代中国麦饭石的应用却仍以医药为主。其中,作为外用的药物有:麦饭石膏,醋淬、水淬液等,且疗效显著。由于历史条件所限,麦饭石曾被埋没多年。自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日本首先开始了对麦饭石的研究。随后,美国、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也对麦饭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的课题主要有:麦饭石的作用及其机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如何使得麦饭石中微量元素溶出量达到最佳这一问题,采用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麦饭石溶出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麦饭石母岩经过风化作用后,原生的铝硅酸盐矿物变成白色细鳞片状绢云母。Na^+、Mg^2+、Ca^2+等离子从硅铝酸盐矿物中析出,K^+、CO3^2-等离子进入矿物内部,这就是麦饭石能溶出大量的常量元素的原因。随着矿物颗粒减小、溶出时间延长以及水溶液浓度的增加等,麦饭石矿物中元素的溶出能力将会得到提高。该研究对麦饭石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缙云县实验蜂场从《今日科技》杂志1990年第1期“让麦饭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一文上得知浙江省当地麦饭石资源评价课题通过评审,以及麦饭石具有水质净化矿化、治病健身和农牧养殖等多种应用价值后,在编辑部的帮助下,同浙江省地矿厅王雁宾高级工程师合作,将麦饭石应用于养蜂业。在南京长江大桥北堍进行了两年的对比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麦饭石对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麦饭石作为一各质净化剂对养鱼水体中的水化因子的调控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麦饭石对养鱼水体具有双向调节水体的酸碱度的作用,有效降低养鱼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麦饭石的一次施用量为50mg/L一次效用为8天左右,随着使用剂量的提高,水体中的NH^ -N和NO2^--N的浓度低效果更为明显,且效用时间延长,麦饭石能有效地改善养鱼水体的水质,尤其是在水质恶化时,其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麦饭石是一种天然药石,因其状如一团麦饭而得名。唐、宋、明代的医药学家在他们的医著中对麦饭石均有详细记载。后来经岩石分类学家们研究确定,麦饭石属于泛花岗岩类(Granite)岩石,即黑云母石英二长斑岩(Black mica quartz monzonite porp、hyry)。麦饭石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主要产地有中国(包括台湾)、日本、南朝鲜等地。经矿物元素分析,测得麦饭石含有约59种元素,包括18种人体营养所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质量以内蒙古平顶山的中华麦饭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研究麦秸(气爆处理后) 、玉米芯、刨花及纸质四种垫料含水量、吸水性、保温性、重金属和有机农 药残留等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微生物污染情况,为新型麦秸实验动物垫料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照北京 地方标准,对麦秸垫料与其他三种垫料的含水量、吸水性、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情况等进行测试与比较分析,通过升、 降温实验比较四种垫料的保温性。 结果 麦秸垫料含水量、吸水性、重金属及有机农药残留符合北京地方标准。 结论 麦秸垫料吸水性显著优于其他三种垫料,保温性能好,微生物含量少,具有来源广、价格低、易保存等优点, 并且可减少林木资源消耗,利于环境保护,可作为产业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垃圾填埋场防渗要求高的特点,在渗滤阻滞作用和吸附阻滞作用阻滞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选用粉质黏土、钠基膨润土、水泥和粉煤灰材料进行了SBCF浆材研究,通过大量正交实验研究和重复试验优选出SBCF浆材配方,其56d结石体的渗透系数1.48×10-8~1.71×10-8 cm/s,抗压强度为1.10~1.12MPa,弹性模量为97.7~99.7MPa。采用自有专利研制的柔壁渗透仪进行了浆材结石体对垃圾渗沥液中污染物阻滞规律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阻滞率均随试样高度增加而增大,且在开始渗滤的100mm内阻滞率增加较快,大于100mm后阻滞率增加减缓,当试样高度达到180mm时,对垃圾渗沥液中主要污染物的阻滞率均能达到95%以上,并可将此实验规律作为设计防渗墙墙体厚度的依据。该浆材具有渗透系数低、对污染物阻滞率高、塑性与耐久性好、无化学添加剂、无污染、原材料来源广和经济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新建或既有垃圾填埋场、建筑基坑工程和水利工程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13.
水体中有机质的类型与有机质沉积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水体中各类有机质特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成因和形态特征划分出生物有机质、溶解有机质、胶体有机质和聚合有机质四种基本形式,它们在有机质的聚集和沉积作用过程中的特征和差异性,必将影响沉积物中有机质保存的多样性.生物有机质既是有机质的保存者,也是其他有机质类型的物质提供者;溶解有机质和胶体有机质分布广、化学活性强,可以相互之间及与无机矿物间聚合,是有机质聚集和循环过程中重要的中间环节;聚合有机质的形成与生物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相关,类型多样,但它是携带有机质沉积和保存的重要载体.水体中不同类型有机质既可以形成有机颗粒,又可以相互转化,造成了有机质沉积过程和保存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类型和演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砂卵石地基具有承载力高,压缩性小等优点,是高层建筑箱形基础(以下筒称箱基)良好的天然地基。由于砂卵石地基反力系数在我国箱基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所以,我国砂卵石地基虽有广泛的分布,而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主要利用积累的部分砂卵石地基实测资料,加以分析对比,寻找到一些变化规律,供今后的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赵芬 《太原科技》2004,(5):52-53
在建筑的整体设计中,由窗墙保温系统、屋顶雨水收集贮存处理系统、分质排水系统、分质供水系统、太阳能供暖系统、自然降温通风系统、屋顶绿化系统等构成的完整生态化结构运营体系,如能实施,将会全面节能。  相似文献   

16.
石砌体结构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石结构是混合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中国的石文化,而致力于石结构研究,运用数学手段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机制砂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摆式摩擦法与表面回弹法,研究了水灰比、砂率、机制砂掺率、石粉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排列。研究表明,机制砂抗滑性能低于天然河砂,石粉会显著改变机制砂混凝土的表观构造,各影响因素之间灰色关联排序为砂率水灰比石粉含量机制砂掺率,根据以上结论设计了机制砂混凝土抗滑性能预测模型,经验证此模型与试验实测值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石材开采效果与爆破器材及方法密切相关,对自行研制的石材开采用SSM-1型弱性炸药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型炸药现场应用实验情况,事实证明该型炸药为石材开采中大规格荒料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钢渣作为我国存量较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国内对其利用率仅为30%左右,限制钢渣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原因在于钢渣所含的非稳定性物质在富水条件下易发生水化反应,造成钢渣体积膨胀。通过采用LVDT位移传感器测试法对掺钢渣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膨胀率进行测定,探究钢渣掺配比例、混合料油石比以及掺入钢渣粒径对混合料膨胀率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料中钢渣掺入不超过50%,混合料实际油石比在最佳油石比基础上提高1.5%,且使用大粒径钢渣,能更有效控制混合料膨胀率。此外,钢渣中的活性物质不断进行水化反应,将导致局部膨胀和集料剥落等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