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女,68岁,因右腹隐痛不适2月,右中腹可触及包块1月,来我院就诊。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无放射痛。查体:右腹部脐水平近腋前线处可触及一大小约6 cm肿块,质中,表面光滑,边界清,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1.82 ng/mL,癌胚抗原(CEA)2.87 ng/mL,CA19-9:84.13 u/mL,乙肝三对:(阴性),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12 u/L,门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区黄缘闭壳龟的形态生物学种群特征分析(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区黄缘闭壳龟自然种群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体形,其形态生物学特征为,腹甲中部凸起呈倒写的"V"形,背甲与腹甲完全闭合且十分紧密.可量性状研究表明:背甲长/背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的统计分析分别为1.37±0.04,1.09±0.02,1.32±0.05;体重与背甲长的回归方程为y=0.005 9x+11.315 0,背甲长与腹甲长的回归方程为y=0.982 8x-1.060 2,线性相关极其显著.年龄与体重、体重与背甲宽、背甲长与背甲宽、腹甲长与腹甲宽、背甲宽与腹甲宽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线性关系.而背甲长与体高(r=0.246 9,)、腹甲长与体高(r=0.3178)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腺肌瘤结节在临床上很少见,现报道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腺肌瘤结节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患者,女,55岁,因"双附件肿块5年,绝经3年,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天"于2011年5月4日入院.病史:患者5年前出现左下腹间断性疼痛,当时无异常阴道流血,无腹泻、腹胀等不适,我院B超示:双侧附件肿块,右侧附件肿块直径5cm,左侧为3 cm.建议手术但被患者拒绝,遂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随后症状消失,未返院复诊.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同以往月经,色鲜红,无明显血块,无下腹痛、腹泻等不适.孕4产2,足月产2次,人流2次,1984年曾行经腹双侧输卵管绝育术.绝经3年,绝经前月经规则,无痛经,绝经后无异常阴道出血.妇检:外阴已产式,阴道畅,见少量血迹,无臭味,宫颈常大、光滑、质软,无接触性出血,宫体前位、常大、质中、轻压痛,子宫左侧扪及一个直径约4cm大小的包快,实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子宫分离,可活动,无压痛,右附件未及明显肿块.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M99)等肿瘤标志物正常范围,血雌二醇(E2)<10 pg/mL(正常绝经后<28 pg/mL).  相似文献   

4.
胆囊腹壁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患者:女,72岁.因右上腹隐痛8年余,加重3月余,发现右上腹包块50多d,以"右上腹包块,胆囊恶变可能"收住院.查: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部有一约7cm×8cm×10cm包块,表面皮肤红肿有橘皮样改变,有压痛、质中等.CT报告:①胆囊多发结石并胆囊癌可能;②结肠癌待排.B超:胆囊区13cm×6.6cm,实质不均包块性质待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剖腹壁下动脉全长,观察其走行及与腹直肌的位置关系,并利用超声检查了解腹壁下动脉的相关解剖学参数,探讨超声学检查在临床乳房再造中的辅助意义,为开展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提供基础资料.方法:5例经体积分数为10%甲醛溶液固定的中国成年女性尸体标本,自腹壁下动脉起点处灌注医用红色乳胶后解剖其全长,观察并记录动脉走行、分支及供应范围;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健康成年女性腹壁下动脉,观察其分支数目,测量起始处外径及血流参数,并对以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尸体标本中腹壁下动脉主干平均全长(8.28±0.27)cm,自髂外动脉起点处外径均值(2.35±0.14)mm,该处距腹股沟深环均值(1.13±0.22)cm,浅环均值(3.75±0.41)cm,供应组织面积为均值(153.40±23.25)cm2;沿途发出数目不等的穿支(7-18),平均(12.3±2.83)支,腹壁下动脉皮下穿支外径为均值(1.56±0.12)mm.结论:腹壁下动脉管径及分支数目较为恒定,血流丰富,其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信息,临床应用腹直肌肌皮瓣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是安全可行的,需注意术中仔细操作.  相似文献   

6.
显突雄性成虫腹部斑纹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突 (Coenagrion barbatum Needham)雄性成虫腹部的斑纹存在很大变异。第 2腹节背面的斑纹可归为 2种类型包括 9种形式。第 8腹节背面 90 %左右的个体具黑色斑纹 ,这些斑纹可分为 3种类型包括 7种形式 ,约 10%的个体第 8腹节背面呈蓝色无黑斑纹。第 10腹节背面的黑色斑纹可归为 1类 ,但个体间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某患者,女性,65岁.因发热、腹泻十余天,再发加重一天入院.病期体重减轻15千克.查:体温37.5℃,消瘦,贫血貌,口腔上腭有三粒白色斑点,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少许细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腹平软,肝于剑下3cm,右肋下2cm可触及,边缘锐利,质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肝区轻叩痛.脾于左肋下3cm可及.  相似文献   

8.
某患者1:女,61岁.2002年2月16日以"慢性胆囊炎并结石"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胆囊区有压痛无反跳痛,胆囊未扪及,肝脾未扪及Murphy's(+),未触及包块,血常规及肝功大致正常.B超报告:①胆囊炎并胆囊结石;②胆管炎.于2月19日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与周围粘连致密,分离粘连,胆囊大小8cm×4cm,张力高,壁纤维增厚,内有白色脓汁和2.5cm×2cm结石2枚.逆行切除胆囊.诊断为化脓性胆囊炎并结石.  相似文献   

9.
显突Chong(Coenagrion barbatum Needham)雄性成虫腹部的斑纹存在很大差异。第2腹节背面的斑纹可归为2种类型包括9种形式。第8腹节背面90%左右的个体具黑色斑纹,这些 斑纹可分为3种类型包括7种形式,约10%的具体第8腹节背面呈蓝色无黑斑纹。第10腹节背面的黑色斑纹可归类为1类,但个体间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1病例 患儿,男,4岁.因家属发现左侧阴囊肿物一个多月来就诊.体查:左侧阴囊明显肿大,左阴囊内可扪及一大小为2 cm×2 cm×3 cm肿块,质地硬,与附睾粘连,与阴囊皮肤不相连,无明显触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侧阴囊内见等回声(与睾丸实质)团块,大小约2.4 cm×2.0 cm×1.7 cm,边清,其内(图1、2)血流较丰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20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7 cm/s,阻力指数0.63.  相似文献   

11.
患者杨某某,男,54岁,大理市银桥乡农民.因发现右口角肿块1a余就诊.1a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口角有一小溃疡,后逐渐增大,曾到外院就诊.病检报告:右口角低分化鳞癌,于2001年12月4日收住我科.查: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右口角及下唇肿胀膨隆,表面溃烂坏死,范围自口角向内侧粘膜延伸约1.5cm,下唇达唇中线,右颏下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 患者,男,3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疼痛3个月,行走劳累后明显加重,于当地医院以"类风湿"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且疼痛逐渐加重,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下降.体查:右髋关节局部稍压痛,无肿胀,不伴下肢放射痛,右髋关节活动正常.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浅感觉及肢端血运正常.右侧"4"字试验( ),左侧正常;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巴氏征(-).实验室检查:潜血(ERY)50RBC/μL,尿白细胞(LEU)25 WBC/μL,尿蛋白(PRO)0.3 g/L,血红蛋白(HGB)171.0 g/L.影像诊断为骨巨细胞瘤(图1~5).病理检查(图6~7):大体见组织一块,约5 cm×5 cm,切面灰红色,均质.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大小一致,圆或卵圆形,核偏位,胞浆丰富,红染,细胞分化成熟,间质少,瘤细胞之间为少量薄壁血管及纤维组织.免疫组化:Kappa( ),Lambda(-),CD68(-),L20(-),ucHL1少量细胞阳性.病理诊断:右股骨粗隆浆细胞瘤.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6岁.因"发现左颈前肿块22年,迅速增大3个月"入院.患者于22年前发现左颈前有一个2 cm×2 cm的肿块,质韧、无压痛、可推动,局部皮肤无异常.随着肿块逐渐增大,肿块局部皮下出现曲张的毛细m管并向颈胸部扩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比较分析药物治疗、保留输卵管的腹式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输卵管的再通情况.方法:选择输卵管妊娠的49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药物治疗组(11例)、保留输卵管的腹式手术组(14例)、保留输卵管的腹腔镜手术组(24例),3个月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比较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输卵管通畅情况:药物组6/11例(54.55%),腹式手术组5/14例(35.71%),腹腔镜手术组10/24例(41.67%).采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x2分析,3组输卵管造影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19,P=0.632).结论:3种治疗方法治疗后部分患者管腔可再通,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管腔再通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钢纤维混凝土(SFRC)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是结构设计时的关键指标,准确预测其受剪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大量SFRC无腹筋梁受剪性能试验发现由于钢纤维的加入,其破坏模式由脆性的剪切破坏转变为延性剪切破坏.基于SFRC无腹筋梁延性剪切破坏模式及其抗剪机理,提出一种新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其中包括骨料咬合力、纵筋销栓作用、斜裂...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2岁,农民。住院号103559,因反酸、暖气,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4年,排气、排便停止3日,突发性中上腹刀割样疼痛34小时入院。既往3年前在县医院麹诊为肺结核。入院查体:神清、语明、屈曲位,血压14.7/9。33KPa,脉搏:90次/分,体温:37.6℃舟状腹,腹式呼吸受限,垒腹压痛( ),以中上腹及右下腹为重。反跳痛( ),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消失。腹透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及肠腔气液平面;血WBC:18×10~9/L,Sg:86%。  相似文献   

17.
在厦门沿海的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体内发现了自然感染的鹭无领平睾吸虫(Pittacium egrettus)的幼虫.成熟尾蚴在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体表结囊.本文描述了鹭无领平睾吸虫末代雷蚴、成熟尾蚴和囊蚴的形态结构特点.鹭无领平睾吸虫尾蚴无头领或头棘、腹吸盘明显大于口吸盘、食道长度为口吸盘到腹吸盘间距的1/3~1/2、排泄管回折处靠近口吸盘后缘、排泄管前后支汇合于腹吸盘的两侧、生殖腺原基位于腹吸盘到体部末端的1/2水平之后、在脊尾白虾体表结囊、囊壁2层、外壁的外廓呈蝴蝶形、内囊呈椭圆形.这些特征与嗜眼属(Philophthalmus)、泄殖腔属(Cloacitrema)、平睾属(Parorchis)、棘冠属(Echinostephilla)的尾蚴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坛紫菜耐低氮磷品系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含氮量仅为海区的1/100、含磷量仅为海区的1/15的低氮、磷环境下,对人工选育和建立纯系的坛紫菜褐绿色、红棕色品系3代叶状体(F1、F2、F3)的耐受力情况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发现2个品系的藻体均具有极强的耐低氮、磷能力:1)褐绿色藻体在低氮、磷环境下培养21 d才停止生长,叶片无成熟现象,仅轻微的腐烂和萎缩.3~4 cm长的藻体培养7~9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是对照组的4.73倍,鲜重日增重率是对照组的5.29倍;培养18~21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为(0.86±0.27)cm,鲜重日增重率为(5.32±0.21)%.褐绿色品系F3代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长28.7 cm.2)红棕色藻体在相同条件下培养15 d后停止生长,叶片无成熟、腐烂和萎缩,3代叶状体在低氮、磷甚至无氮、磷环境下的耐受力和生长状况均比较稳定且有所提高,遗传性状比较稳定.3~4 cm长的红棕色藻体在低氮、磷环境下培养7~9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是对照组的4 95倍,鲜重日增重率是对照组的3.58倍;培养13~15 d时藻体的长度日生长量为(1.92±0.53)cm,鲜重日增重率为(13.61±0.46)%.F3代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长23.16 cm.3)通过选育可以看出褐绿色品系比较耐低氮、磷,该品系可以较好地解决养殖过程中低氮、磷环境对于紫菜养殖所造成的危害,缓解由于养殖密度过大而造成的病害发生和减产、减收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无GPS情况下的3维定位精度,提出基于惯性导航与UWB(超宽带技术)的联合定位算法.该算法将线性最小二乘法的航迹计算与定位点拟合进行融合,使用加权平均对信赖度因子进行权衡.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1套UWB与9轴惯性导航模块结合的软硬件平台.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将3维定位误差控制在20cm以内.  相似文献   

20.
以南方常见种之一黑腹绒鼠(Eothenomeys melanogaster)为对象,经过(5±1)℃冷驯化0,7,14,21,28 d后,测定其体质量、能量收支、基础代谢率(BMR)和非颤抖性产热(NST)等代谢产热指标及褐色脂肪组织(BAT)的产热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体质量随冷驯化时间的延长缓慢下降;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BMR和NST呈现增加的趋势,21 d达到最高水平或趋于稳定;随着冷驯化时间的逐渐增加,BAT的相对质量、线粒体蛋白含量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均明显提高,21 d达到最大值.说明在寒冷胁迫下,黑腹绒鼠采用增加能量摄入和提高产热能力等对策维持能量的收支平衡.而黑腹绒鼠代谢和产热模式的特点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及生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